国家能源
作者:汹涌的小火苗 | 分类: | 字数:41.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思考角度的变化
半夜三点,汪小川迷迷糊糊的起来上厕所。
看到冯和平,张岩等小队干部的门都开着,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几句对话。
汪小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没多理会,上了个厕所后回来继续睡了。
第二天早上在食堂吃饭,看到队长,书记,技术员等人一个个都无精打采,顶着个黑眼圈。
“孙凯,一会你们吃完饭抓紧时间上井,这几天气温低,产量不是很稳定,看看井上有没有什么突发情况。我们几个一会要去矿里开会,年底了,各种总结,汇报特别多,昨天晚上我们熬了一宿。”冯和平说话都没什么力气了。看的出来,特别的疲劳。
汪小川这才明白,昨天看到他们的房间开着门,原来都在忙着写工作总结。
“冯哥,我去给你买瓶咖啡吧,你这状态不太好啊。”思考说道。
冯和平打了个哈欠。
“没事,你不用管我。保证产量,安全生产才是你该管的。”冯和平几口就吃了一个馒头,拿着个鸡蛋就走了。
“凯哥,他们这么着急干嘛?不就是凯哥会吗?”小胖问道。
思考照着小胖的头就敲了一下。
“你个小笨蛋!等你当上队长就知道了,这可不是开个会那么简单!赶快吃,没听冯队说嘛,吃完了抓紧时间上井。”
小胖撇撇嘴,低着头开始吃饭,不敢再问了。
汪小川笑笑。
“小胖,詹姆斯去年打了多少场比赛?每场得分多少?篮板多少?平均每场出场多少分钟?处理关键球的能力怎么样?”
汪小川一连串问了一堆的问题。
“这,这,我哪记得了这么多啊。”
汪小川拍了拍小胖的肩膀。
“你可以做个统计啊,这样你不就有数据了吗。”
孙凯,老谢都听明白汪小川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小胖还不懂。
“行了,你俩就别一天天掐了,抓紧时间,我和老谢先去做准备了。”孙凯说完,和老谢出了食堂。
孙凯开着皮卡车,并没有选择直接到井上,而是开到了计量间门前。
“凯哥,冯队不是说上井看看吗?咱咋来这了呢?”小胖不解的问道。
“大家穿戴好劳保用品,带好帽子。咱们车辆是后驱车,雪天特别的滑,主路上还行,像这种乡间小路没人清雪,特别的危险。一会咱们四个全都单独行动,一人负责一片井,拿好工具,谁巡完井后就回到这,咱比比看,谁先回来啊?”
“自己走啊?”小胖惊讶道。
“那你以为呢?我可背不动你。”老谢笑着说道。
汪小川听明白了孙凯的意思,开车的话还没四个人分散开速度快,效率高。
“凯哥,那我就从北面开始了。”汪小川说完,戴好帽子,拿着工具就出发了。
“嚯!小川今天可以啊,大伙都抓紧啊!那我就去南面了!”孙凯说完,也出发了。
就剩下老谢和小胖了。
“兄弟,你去哪面?你先挑,剩下的归我!”老谢说道。
小胖想了想,好像距离都差不多,随便吧!
“谢哥,我哪都行!”
老谢下了车,拿好工具向着太阳的方向出发了。
小胖磨磨蹭蹭,看到大家都走了,向着西面的油井出发了。
白白的雪地,四个红色的身影一步步的丈量着每一口油井。
汪小川第一个出发的,走了一段路,回头已经看不到其他的三个人了。
因为是在乡村小路,这里的积雪不像城市那样有人清理。积雪的厚度大概有7、8厘米 。在一切背风的地方,积雪厚度能达到20厘米以上。
早上的空气很清新,风不算大,太阳还没升到天空。气温很低,每一口呼吸都感觉肺里凉凉的。
汪小川搀着厚重的棉服,手里还拿着工具,没多久就出汗了。贴身的内衣一会就湿了,但外面还是特别的寒冷。这种感觉又让汪小川想起了那天晚上的情况。
如果这样一直出汗,再加上微微的冷风,会不会感冒?汪小川心里想着,还是将衣服的拉链拉开一点,便于透气比较好吧。
说干就干,汪小川将拉链拉开了一点,虽然风不是很大,但吹到脖子处还是让汪小川打了一个寒颤。
但没多久,体内的热气就都散出,特别的舒服。可走了没多久,又感觉有些冷了。只好再将拉链拉上一些。
就这样反反复复,始终保持体温不高不低,寻求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厚厚的积雪,每一脚下去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有的雪不是特别的厚,踩着比较安心,有的地方比较厚,一脚下去掌控不好力度,就好像要掉下去一样。
在上海生活的汪小川,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了十多分钟,就累的不行了。
最近的一口井就在眼前,汪小川原地休息了两分钟之后,向着眼前的油井进发。
抽油机在正常的运转,走到井场边上的时候,能听到电机和声音,还有皮带运转所发出的声音。
汪小川检查了抽油机的配电箱,运转部位,又来到井口处。
井口位置干净整洁,地面平整,无油污。又用手摸了摸光杆,凉凉的。
进行完巡检后,没发现什么异常问题,汪小川坐到了抽油机的水泥基础上。雪地里前行实在是太累了,特消耗体力。
看着眼前白茫茫的积雪,汪小川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在上海的雪,大部分时候都是下了就化的,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将照片发送给了远在上海的父母,多希望父母也能来看看雪。想到这,汪小川有了个想法,过年的时候可以让父母到这边来过年啊,那个时候自己的房子应该能装修完了吧。
想到这里汪小川就有些兴奋。休息片刻,继续向下一口井走去。
两口井的距离不是很远,但在雪地里行走异常艰难。
还没走到井口,汪小川就发现抽油井停止运转了。走到井场的时候,汪小川已经在大口喘着气了。
站在原地,看了看眼前的油井,皮带没断,那就是电的问题了。
汪小川打开配电箱,里面的电器亮着灯,说明抽油机有电。马上走到了井口处,检查了下井口的流程,没什么问题,可以正常启机。
汪小川拍了张照片发给了孙凯。
“挺有速度啊!”
孙凯还给汪小川回了个大拇指的表情。
汪小川微微一笑。
再次来到配电箱,看了看井场上没有其他人和动物,按下了启动按钮。抽油机顺利的运转起来了。
看来每天的按时巡检很有必要啊。如果偷懒不来的话,这口井的问题就不会发现,一整天不运转,会严重的影响全队的产量的。
汪小川不知从何时开始,脑子里想的全是产量,开始学会了冯和平式的思考模式。
搞定了这口井,汪小川没做休息,向着下一口井走去,抽油机每多转一分钟,就会给国家多产一分钟的石油。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采油工,但自己的每一次决定,都影响着产量的高低。雪地里,这个红色的身影加快了速度,不仅仅是为了和其他三人比拼,还有心里惦记着的产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