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作者:九七七 | 分类: | 字数:158.1万

第259章 钱不钱的不重要

书名: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作者:九七七 字数:2271 更新时间:2025-02-06 01:49:21

怀疑我知不知兵?

孔融这个老匹夫竟然怀疑我不知兵!

叔可忍,大爷都忍不了!

作为卢植的弟子,刘备的能力还是有的,只不过是缺少一些实战经验罢了。

但是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再加上经常带几百几千人出去浪,小规模战争刘备的实力绝对不弱。

“孔北海,刘某不才,也曾为卢子干之徒,手中双股剑,在平原也是被好事者称为平原剑仙。”

刘备掂了掂双股剑,严肃至极的说道。

“没想到刘国相竟有如此威名,失敬,失敬!”

不知情况的太史慈神色一震,赶忙拱了拱手。

“...”

孔融憋得很难受,毕竟刘备有什么本事,孔融也能够猜到七七八八。

当初面对华雄的时候,两个结义兄弟都被华雄斩了,而他身为平原剑仙,竟然不敢去为两个兄弟报仇。

有心想要说些直白又伤人的话,却想到刘备不远千里的前来救援北海,他孔融实在是不好意思埋汰他。

孔融保证,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忍过,唯独忍了这一次。

“孔北海,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刘备看向孔融,出言问道。

“差不多七千吧。”

孔融摆弄了一会手指,旋即一本正经的答道。

“这么少?”

刘备皱了皱眉,有些不敢置信。

“这还是算了你带来的一千多人。”

孔融笑了笑,越看刘备越是顺眼。

“...”

“我开始的时候是三千人。”

刘备一脸的生无可恋,又想起了那一千多死得比赵四他爹都惨的士兵。

那可是他努力了那么久才募集地士兵,讨董的时候他都没舍得带过去。

为了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刘哥一直以来都是和他们吃住一样,几乎每个人都睡过。

“只要等此关渡过,我会赠予玄德一些钱粮,以供玄德募兵。”

孔融感激的点了点头,开口许诺道。

刘备死了那么多人,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自己,这一点,孔融不会不表示一下的。

“钱不钱的不重要,我这个人就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孔北海还是朝廷命官,如今遇此难关,刘备虽不才,也仍愿出手相助。”

刘备摆了摆手,满不在意的说道。

“玄德仁义!”

“刚好北海蒙此大难,府库空虚,如今玄德不接受老夫相赠,实在是帮了老夫大忙啊。”

孔融敬佩的看着刘备,毫不犹豫地说道。

“...”

刘备脸色一垮,一时有些语塞。

话是他说的,他又不好意思再要,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主要是,刘备也没想到堂堂北海国相,竟然真的这么脸大,顺坡就下驴,毫不犹豫!

一旁的太史慈强忍着笑意,同时也对孔融的感观差了一些。

人家刘备不远千里前来相助,你怎么也得客气一下。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常年受孔融接济,他是断然不会前来救孔融的。

甚至,他隐隐听说,孔融帮助他母亲,就是为了他。

呃,不要乱传,我可没说太史慈姓孔,主要是孔融为了招募太史慈。

“诸位,黄巾贼战力低下,且毫无组织性,在下决定引军出城,擒杀贼首,届时黄巾军必败。”

刘备看一下孔融,出言提议道。

“这...玄德有几分把握?”

孔融略有迟疑,担忧的问道。

他北海可就剩这点兵马了,若是被刘备败光,那北海都不用黄巾贼攻打,自己就破了。

“在下有绝对的把握。”

“数年之前,在下随恩师卢子干讨伐黄巾,屡有战功,也算是对黄巾贼寇有些了解。”

“孔北海只需将兵马交由在下,在下有信心解北海之危。”

刘备拱了拱手,胸有成竹的说道。

闻言,孔融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刘备的事迹他也是有一些耳闻,确实在讨伐黄巾贼时立下功劳,因此获封安熹县令,后来又在平定幽州叛乱之时立下功劳,被封为北海县令。

诶,奇怪,为什么立下功劳后,仍旧是县令呢?

孔融想着想着,就有些疑惑起来。

如今刘备的平原国相,其实是捡来的,前国相突然暴毙,于是深得民心的刘备就自领了国相之位。

“在下觉得刘平原言之有理,可以一试。”

太史慈见到孔融迟迟没有开口,于是在一旁附和道。

“既然二位都如此说了,那这兵马就暂交由玄德统领。”

“为民啊,眼下你就率兵马听从玄德调遣,他比我擅长统兵。”

孔融微微颔首,旋即对着身旁的武安国说道。

“诺!”

武安国心中一喜,连忙拱了拱手。

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孔融的打仗水平简直不忍直视,偏偏又是个又菜又爱玩的性格。

原本北海郡虽然略显混乱,但北海军还是有两万来人的。

结果孔融听到黄巾来犯,非要领军出战,一连两场大败下来,只剩下五千余人。

这五千人还是因为守城,所以幸免遇难,否则整个北海怕是连一个士兵都找不出来。

“早就听闻北海上将武安国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刘备目光看向武安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多谢夸奖,在下不过空有一身勇力罢了。”

武安国对着刘备拱了拱手,谦虚的说道。

“刘平原,你打算如何?”

一旁的太史慈看向刘备,出言问道。

“先随我上城墙一探究竟。”

刘备摇了摇头,旋即迈步朝着城墙上走去。

孔融并没有跟着,他北海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再不济也要给刘备他们的后勤安置妥当。

三人上了城墙后,刘备目光在城外的黄巾军扫过。

仔细打量了一番后,刘备发现这些黄巾贼犹如一盘散沙,根本没有任何所谓的军阵可言。

甚至他们累了,还会席地而坐,根本一点纪律性没有。

“刘平原有何想法?”

太史慈偏头看向刘备。

“太史贤弟,别平原平原的叫了,怪怪的,在下虚长你几岁,你叫我一声刘兄吧。”

刘备转头看着太史慈,开始拉起了近乎。

“我又没告诉你我多大,你怎么知道你长我几岁?”

太史慈微微皱眉,没好气的问道。

“我看起来比你老。”

刘备眼角微微抽搐,解释了一句。

“好吧,刘兄。”

太史慈觉得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