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作者:有所 | 分类: | 字数:80.9万

第119章 家被偷了

书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作者:有所 字数:2189 更新时间:2025-02-05 01:46:50

这场交流并没有持续多久,也就三五日时间,剩余的这些时间大多都是国子监的学子和书院学子私下交流。

更多的是去蹭书院的课程,毕竟所有的课程先圣殿门口都有张贴。

时间、讲堂、夫子都很详尽,所有学子都可以按照兴趣自选。

不过奇怪的是这几天却是没有一节算学课。

张仓知道这肯定是故意的。

此时他的内心也在进一步的动摇。

虽说《缀术》对他吸引力够大,但是新算学他也心向往之。

王清晨这几日也多是按部就班继续上课,并没有再去撩拨张仓。

毕竟身为大儒真不是那么轻易妥协的,欲速则不达。

只要其完全考虑清楚,不用他出手,张仓大儒也会归附。

随着返程的时间临近,再过几日便是立冬,国子监众人也开始规划返程,赶早不赶晚。

如果一场大雪将他们留下,说不得一整个冬天就要留在这里为质了。

“什么,你要退出国子监?”国子监众人休息的客舍,响起了张启震惊的声音。

“逸之兄稍安勿躁,我在国子监授课已有年余,书院其他夫子现在也多有提升,我之离开并无大碍”

张仓缓缓解释。

“那岂能一样?”张启不知其为何突然会有辞教之意。

“可是嵩阳书院出人拉拢?”张启反应过来。

“人家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同的是他们成功了,我们失败了”

张仓说道,他明白他的内心,从未像此时一样坚定。

“我们拉拢的是一稚童,他们挖的是我书院大儒,这岂能一样?”张启不敢置信。

这代价太大了,他承受不起,国子监也承受不起。

“吾意已决,烦请将此书信交由山长,张某先行谢过”张仓内心坚定。

“你……”看出好友恐怕规劝不动,张启此时竟有些迷茫,这嵩阳书院竟有如此魅力?

“能告诉我,你为何想要留在此处吗?”张启心境平稳下来随即问道。

“这几日你可看出嵩阳书院和国子监有何不同?”张仓不紧不慢问道。

新算学只是其留下来的目的之一。

“有何不同?”张启喃喃,这几日他都在细细观察嵩阳书院,此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见张启不解其意,他也并不生气,毕竟这几日他被愤怒蒙蔽了眼睛。

“嵩阳书院学子大多行色匆匆,书院各处都是诵读之声,藏书楼直至晚上仍有人秉烛夜读,

夫子授课回应着踊跃,国子监又是何种模样?想必逸之兄比我清楚”张仓反问道。

“书院不像书院,夫子不像夫子,吾意已决,还望逸之兄见谅,此次却是不能与你同撵而归了”张仓躬身施礼。

这一刻,张启知道他肯定劝不回眼前人了。

这两年书院的乌烟瘴气,他自然清楚,细想他便后背发凉,他何时又尽到了夫子的责任?

“既然如此,我尊重储良兄决定,回去我也闭关研学,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再与我无关”

毕竟身为大儒,念头通达以后,心中再无挂碍。

翌日,国子监师生便踏上归程,只是张仓大儒却选择留了下来。

两人来而一人归,人生之事多无常。

本来气势汹汹前来立威扬名,不仅被打脸,家竟然还被偷了。

这是芝麻没捡着西瓜还丢了。

这找谁说理去?

随着张仓的正式留院任教,嵩阳书院再次沸腾,谁也没想到王清晨竟然真的拐来一尊大儒,还是算学大儒。

要知道张仓的地位,在算学界即便不是师祖,也是一座大山,大朔有名的算学大家有一半都受过其点拨。

这意义非比寻常。

而张仓也终于见识到了新算学和书院藏着掖着的粉笔黑板等教具。

这才是嵩阳书院这次乡试笑到最后的关键。

他这才明白王清晨口中新算学的厉害之处,这要是推广开来,利国利民,于国家大有裨益。

前世数学就被称为百科之母、宇宙的语言等。

即便放在古代其作用和意义也是非同凡响的,

比如其在商业贸易、工程建筑、天文历法、农业技术、教育体制、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难以磨灭的贡献。

“这还需要张师发声”司马广说道。

毕竟张仓算是算学的扛鼎人物,以其号召力才能将新算学更快推广,更快发展,更快开拓。

“你小子将我诓来就是为了现在吧?”张仓甚至看到了算学繁荣的未来,他高兴都来不及。

“张师可是自愿的,我可没有诓骗”王清晨说道。

“哈哈哈,我确实是自愿的,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马上就是寒冬,书信传递不便,

待明年开春吾再邀请好友前来,想必那几个老家伙会有兴趣的”张仓此时很欣慰。

看着王清晨他就好像看到了算学的未来。

而他也终于知道其小夫子的称号是哪来的?

莫非严寿真是隐世大儒?

此刻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算学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发展到这个地步,他竟全然不知。

严寿:咱也不知道啊!

随后,张仓就和蓬林等人便陷入了对新算学的深入研究之中,甚至比备考会试的阎乾几人还要用功。

王清晨也得到了来自书院的奖励——一份为期一百年的聘用合约。

也就是说他即便没有考中举人也可以领取一百年的侍讲薪水。

而如果其中举就会自动转为书院夫子,领取满额薪水。

这一招是真的妙,完全将王清晨绑在了书院的马车之上,这以后其他书院想要挖人也要考虑清楚再说。

王清晨自然开心,书院算是将铁饭碗焊死在了他的手上。

不过他就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强硬。

真香。

而景阳三人则只有羡慕的份。

最终国子监的神童计划却是成就了王清晨。

至少在国子监和嵩阳书院,他算是彻底扬名,而且是大名。

尤其是其诗文在众学子之间广泛流传。

现在书院众人都不叫其小王夫子,而是直接叫其小夫子了。

毕竟敢于正面硬刚大儒,这称号都显得有点弱了。

王清晨则是颇感无奈,这个称号总让其想起那个方方的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