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恋:爱上机器人
作者:胡宇伦3 | 分类: | 字数:47.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6章 拉肚子就吃诺氟沙星?
拉肚子就吃诺氟沙星?你吃对了吗?未成年人禁用!
夏天悄然而至,气温逐渐升高
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变得活跃起来
常备一些抗菌药物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
诺氟沙星,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菌药物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诺氟沙星,也被称为氟哌酸,是一种早期使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诺氟沙星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无效的。所以当出现腹泻症状时,一定要查明病因后再用药,切勿胡乱服药。需要注意的是,诺氟沙星可阻碍骨骼的成长与发育,因此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诺氟沙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诺氟沙星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诺氟沙星胶囊可以用来治疗哪些疾病?
尿路感染:诺氟沙星胶囊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这些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诺氟沙星能够有效抑制感染细菌的生长,缓解患者的症状。
淋病: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诺氟沙星胶囊对淋病奈瑟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淋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诺氟沙星胶囊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前列腺炎也有治疗作用。
肠道感染: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诺氟沙星胶囊同样适用。它能够有效杀灭肠道内的致病菌,减轻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诺氟沙星胶囊对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诺氟沙星胶囊的具体用法是什么?
1. 服用方式:
口服。
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进水以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2. 不同适应症的用量:
3. 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用量调整:
对于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泌尿道感染患者,剂量为400mg(4粒),每日一次即可。
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结合病情、人群、疾病阶段而异,切不可私自用药。
来源:网络
诺氟沙星胶囊有哪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等。这些胃肠道不适症状在部分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空腹或过量服用时可能加剧。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幻觉、震颤等更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皮疹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性水肿。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光敏反应。
二、其他不良反应
肝胆系统异常:
诺氟沙星胶囊的药物有效成分需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引起急性肝坏死、肝衰竭等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不适:
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等情况。
特殊人群风险:
18岁以下儿童禁用,因为可能影响骨骺线的正常发育,导致骨骺线提前钙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需减量应用。
部分人群甚至可能出现肌腱病和肌腱断裂、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诺氟沙星胶囊与哪些药物会有相互作用?
尿碱化剂:
尿碱化剂(如碳酸氢钠)可减少诺氟沙星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茶碱类药物:
诺氟沙星对茶碱的清除影响明显,降低茶碱的清除,可能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引起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茶碱中毒症状。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环孢素:
环孢素与诺氟沙星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抗凝药华法林:
诺氟沙星与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丙磺舒:
丙磺舒可减少诺氟沙星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诺氟沙星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呋喃妥因:
诺氟沙星与呋喃妥因存在拮抗作用,合用可能会相互降低药效,不推荐联合应用。
多种维生素及含铁、锌离子的制剂:
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诺氟沙星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应在诺氟沙星服药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
去羟肌苷(DDI):
去羟肌苷可减少诺氟沙星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
咖啡因:
诺氟沙星可减少咖啡因自肝脏清除,使后者的清除半衰期延长,故两者需避免合用。
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
这些药物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服药期间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诺氟沙星后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定期随访:在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病情变化。
诺氟沙星作为一种比较早期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曾经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抗菌治疗作用。然而,临床医生发现该药副作用比较严重,如肌腱断裂和结晶尿等,所以使用逐渐减少。新出现的喹诺酮类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副作用更小,抗菌作用更强,故逐渐取代了诺氟沙星的临床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急诊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中国急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