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作者:陆河山的安千君 | 分类: | 字数:117.5万

第455章 林豪封侯!洪武朝堂处于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书名: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作者:陆河山的安千君 字数:3056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5:32

参与献俘巡游的林豪,

心里只顾思考着后续如何应对官员们不怀好意的捧杀,

忘记了表情管理,

他一路眉头微蹙,神色严肃地骑在圣上正后,

骑在他两侧的恩克与额勒伯克,也因为百姓们的鄙夷和仇视目光心情不悦,绷着一张脸,

于是,

随着巡游的持续,

后面接驾的百姓,

看到满脸慈祥和愉悦的洪武皇帝,

身后跟着三位坏气氛的“扫把星”,

顿觉怪异,

但他们又不敢,也没机会提出,

这也为这场献俘巡游仪式,在茶余饭后增添了一个讨论点。

······

献俘仪式结束,

皇宫,

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举行胜利朝会,

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

端坐御椅之上的朱元璋直入主题,开始大封功勋,

“此次出征北元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全赖我军将士用命,”

“咱的恩赏也不能落下。”

朱元璋抬抬手,

随侍的太监们,捧着数道圣旨来到陛前,

翰林学士韩克忠、王恕、焦胜等人奉命轮流宣读。

按惯例,先是给兵部的圣旨,要求他们依规奖赏立下大功的普通军士,

而后是奖赏参战的指挥们,

随驾回京的周兴、乃儿不花、丘福等功臣一一出列受赏,他们皆被升了数级官阶。

一道道圣旨很快就被宣读完毕,

翰林学士也回到了班列之中,

众人正困惑于圣上竟然忘记加赏他的大宠臣之时,

朱元璋扫视一眼大殿远端的绿色身影,大声说道,

“永康伯林豪听封!”

话音刚落,小福子捧着圣旨,小贵子捧着盖着黄布的托盘,二人躬着身子,一齐来到陛前的太孙身旁。

林豪听诏立刻出列行大礼,

他不怀疑圣上会忘记赏赐自己,

只是刚才读完那批圣旨之后,以为圣上要另选时机私下加赏,

可事实是朱元璋要太孙亲自宣读圣旨以示恩宠。

太孙接过圣旨,轻咳一声,开始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国家之盛,赖有忠勇之士,安内攘外,以固我大明基业...”

“永康伯林豪,英姿卓绝,勇冠三军,功勋卓着,威震海疆与草原,”

“自洪武二十六年岁末,林豪以钦差之身犒赏水师,后督军远航剿平倭奴海匪余孽,澄清东海。”

“到洪武二十七年夏秋,以监军之身再率殿后之师深入草原,犹如猛虎出笼,锐不可当。面对北元主力围困之绝境,身先士卒,以寡击众,反破敌军,斩首数万,”

“不仅亲身感化北元大汗恩克归附,迎回传国玉玺;还临阵重伤北元贼首额勒伯克,致其被俘...”

“此役,扬我大明之威,摧毁北元汗廷根基,使其部众远遁,不敢南向...”

“林豪实乃朕之股肱,大明之诸葛武侯!”

“为彰功勋,特晋封永康伯林豪为永康侯,中奉大夫,护军;增赐丹书铁券一块,子孙世袭,”

“另赏锦缎五十匹,银百锭,米一千石,御用千里驹一匹。”

“望林豪不忘初心,勤勉不懈,为大明之安定繁荣,再立奇勋。钦此!”

太孙语气昂扬地将圣旨宣读完毕,

林豪愕愣在原地,思绪飞转,

他知道圣上会厚赏自己,但没想过会给自己直接晋封侯爵,

在他看来,自己之前是无功封伯爵和功臣封号,

这次功劳虽大,但抵平伯爵的封赏足矣。

可这次不仅封侯,还把散阶和勋官都配齐了,

而且这配置却是混搭的,

中奉大夫是文官的散阶,

护军是武将勋官,

但都是从二品的,

这是参照了当年刘伯温封诚意伯时,文武搭配的封赏,

不过相较于刘伯温的资善大夫、上护军,品阶还是低了一些,

这被林豪理解为圣上还给他留了进步的空间,

但他不仅不想要这种“空间”,

甚至连已有的赏格都不想要,

大明的“诸葛武侯”?

那是不存在的,

在洪武皇帝的手底下,被扣上司马宣王帽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然后全家消消乐,

一如韩国公李善长,

当然他比韩国公的优势,在于孑然一身,没有其他亲人,

圣上收拾起来更加便利。

一想到可能存在的“下场”,林豪顿觉脊背发凉,

以至于忘记了按例领旨谢恩。

但所有人都将林豪的迟钝,理解成受宠若惊,

太孙面带笑容,在场官员羡慕的眼神中,走到林豪跟前,

“林御史封侯,可喜可贺啊!”

说着,太孙一把将林豪扶正,并将手中的圣旨递到他的手里,

“臣领旨谢恩!”林豪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大声拜谢,

小贵子手捧托盘上前,

太孙揭开上面的黄布,

增赐的丹书铁券出现在林豪眼前,

“获赐两块丹书铁券在我朝,仅有两例,孤再贺林御史。”太孙将丹书铁券奉到林豪手里,脸上的喜悦更盛,他发自心内地为林豪感到高兴,这位大明的诸葛武侯是皇爷爷留给他的,

而且方孝孺等东宫署官已经向他表态,绝对不会再和林豪作对,会做到精诚团结,

早前在码头广场,文官们带头为林豪欢呼就是东宫内部大和解的明证。

此刻的太孙,认为只要消弭了林豪与李景隆的矛盾,

那么人才济济的东宫,

将无惧任何藩地的威胁。

林豪的手碰到丹书铁券的瞬间,只觉浑身一麻,宛如触电一般,

老朱的丹书铁券,根本就是催命符,

现在我得了两道催命符,

将获得双倍的遭殃几率,

另一个获赐两块丹书铁券的人,是颖国公傅友德,

虽然不像原本历史时空里那般直接被赐死,

但也上交了全部财产,还因为举债缴纳罚俸,欠了一堆债,

只能靠着仅剩的俸银养着一大家子人,

饶是如此,还要处于锦衣卫的监视之中。

高坐御上的朱元璋,将林豪的“诚惶诚恐”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满意,

打趣地说道,

“林卿,好好干啊!”

“以卿之功,他日得一个‘文正’谥号,也未尝不可啊!”

“啊哈哈哈!”

林豪闻言,嘴角微抽,心中一阵恶寒,

文正是一个谥号,

属于文官逝世之后能获得的最高等级的荣誉,

老朱都算好我挂了之后的事了么?!

听着圣上爽利地笑声,

林豪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呆呆地站着,

朝堂上的官员,尤其是文官们,被圣上对林豪的打趣给酸到了,

要是确保能得到“文正”的谥号,

他们愿意现在立刻马上就死,

队列中的方孝孺强压下鼻头的酸楚,

转身面向林豪,大声拜贺道,

“林侯威武!”

李景隆见状,嘴角弯起一抹弧度,

这是要再接再厉,将捧杀进行到底,

他也立刻转向林豪施礼道,

“永康侯威武!”

李、方二人的心腹下属们立刻会意,跟进施礼大喊道,

“林侯威武!”

“永康侯威武!”

林豪缩了缩脖子,脸上凝固着惊诧,

这帮不怀好意的家伙,是嫌弃我死得不够快啊。

李、方二人的带节奏效果立竿见影,

连晋王、燕王,还有齐泰、韩克忠、徐增寿等与林豪交好的官员,也一脸高兴地加入欢呼的行列,

“林御史威武!林侯爷威武!”

听到百官这般为林豪欢呼,

朱元璋也只是抚着胡须笑看着,并没有指令御史们去控制纪律,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林豪凭借战功已获得百官们的真正认可,

他的洪武朝堂,

处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片刻之后,

百官为林豪的“自发”欢呼声渐歇,

林豪也躬身谢恩,

揣着圣旨和“催命铁券”,忐忑地飞溜回大殿的远角位置,继续化身成“雕像”,朝会也得以继续。

朱元璋目光慈爱地扫视了一下晋、燕、宁三王,开口说道,

“藩地身为拱卫大明中央的屏障,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此次征伐北元,晋王、燕王、宁王三藩贡献尤为卓越,”

“咱已经赏了功勋将士,也不能落下自己的儿子们,”

“依咱之意,得提高宗室的待遇!”

“亲王、郡王等各级宗室岁禄都得相应提升,”

“为了保证新的宗室待遇能得到后世帝王的认可,咱准备将这些新制度与《祖训录》相结合,”

“为此,咱决议重订《祖训录》,并将之更名为《皇明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