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作者:MR卡文 | 分类:历史 | 字数:85.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56章 丞相
孟获既斩都伯一干人等,朵思又道:“若长安真的已无粮草,岂不是我们攻下长安,建立不世功业的大好机会?”
孟获道:“我先让人修书一封,言明今日之事,然后听凭主公差遣。”
朵思道:“都伯半夜出逃,如果我们现在发兵,还可以打曹丕一个措手不及,若是拖延时日,只怕曹丕早已做足了防备。岂不闻兵贵神速?”
孟获大笑:“哈哈……你特么什么时候也开始看汉人的书了?你这么聪明,怎么没有当上无当飞军的统领?”
朵思道:“还不是你跟主公的时间更长一点,他更信赖你。再说了,某一时糊涂,在南中造过反,主公哪能随随便便给我兵权?我理解的。”
孟获一巴掌拍到长案上,道:“你理解个屁!”
朵思大惊:“孟获,主公说过,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我哪一点理解得不对了?”
孟获道:“你慌什么?我的意思是,我除了上阵杀敌比你勇猛之外,还有一个优点是你不具备的,这才是我能够当上无当飞军统领的根本原因。”
朵思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问道:“你还有别的优点?”
尼麻简直闻所未闻好吧!
孟获道:“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聪明的知道自己不够聪明,而你却老是愚蠢的以为自己不够愚蠢。”
朵思:“……”
孟获接着说道:“就长安城里,那都是曹操手下顶尖的人物,人家曹丕比你傻吗?夏侯渊比你读的书少吗?”
朵思无奈道:“好吧,我不管了,你说了算。”
孟获:“这儿可不就是我说了算么。”
……
长安城,曹丕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只等李奇手下的人来攻城,便可用密集而高频率的弩矢以及两翼的伏军将其击溃。
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捉他两三个将领用来交换夏侯惇。
最不济,也能杀杀李奇军的士气。
可是他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不禁问道:“莫非都伯之计已经被识破了?”
司马懿也很纳闷儿,道:“我听说现在南面大营的主将乃一南蛮,有勇无谋,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识破都伯吧?”
其实司马懿说的也没错,孟获的确有勇无谋。
问题在于,孟获也知道自己有勇无谋,所以干脆就不谋了。
不得不说孟获从南中出来后,跟着李奇南征北战,早已褪去了年少时的猖狂。
他见得越多,就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
就好比当年夜郎的国君要是见过大汉的疆土,也不会提出那种被人嘲笑了两千多年的问题来……
第二天,李奇才收到孟获的书信,说斩了一批疑似诈降的曹兵,问要不要趁着长安缺粮攻之。
李奇回复道:“疑似诈降等于疑似缺粮,既然不确定对方是否真的缺粮,为什么要打?如果对方真的缺粮,那再拖他几天,他岂不是更缺?”
回复完孟获,李奇对庞统说道:“如果长安城真的缺粮了,可能会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可以用粮草诱之。”
庞统道:“经过这段时间与曹丕的对峙,统发现曹丕是一个相当谨慎的人,他有他的原则,不符合这个原则的绝不出兵,所以想要引诱他们中计,恐怕不是太容易。”
李奇笑了,庞统描述的可不是曹丕,而是曹丕麾下的司马懿。
司马懿的谨慎,对曹丕这次挂帅有相当大的影响,与其说曹丕过于谨慎,不如说司马懿过于谨慎,并影响到了曹丕的决策。
话又说回来,这次曹丕为什么会主动挂帅,肩负起长安的防御重任?
说白了还是想在曹操的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统御能力,更进一步的落实自己的世子之位。
可是曹丕这一趟出征,打得并不漂亮。
进不能赢,输也输得不够洒脱。
所以,曹丕的内心是很急切的,不求扭转全局,但求打一个漂亮的局部胜仗。
李奇道:“这次我来运筹帷幄,士元先生瞧好了。”
李奇令人将书信捎给孟获的同时,又写了一则军令,让孟获按计行事。
孟获得见李奇书信,对朵思道:“看见没,这才是文化人那弯弯绕绕的肠子。你呀,还是再多读一些书,或者干脆像我这样,读不懂书,就干脆不要读了。”
朵思感觉自己被侮辱到了,最尴尬的是,孟获说的好像是事实。
孟获来到存放粮仓的位置,先视察了一下存粮,然后令手下军士搬出几袋稻谷。
出征在外,为了能够保证稻谷长期不变质,通常都是没有脱壳的。
孟获现在就让人脱了一些谷壳,将谷壳装车,连带着另外几车泥土和薪草,让忙牙长一起运往霸陵。
那装有谷壳的袋子里,特意在途中划了一道口子,使谷壳沿途洒落。
曹军斥侯发现“粮草”踪迹之后,第一时间跑回长安汇报:“长安南营押了十车粮食正往霸陵而去,不过……”
听说有粮车在外面溜达,曹丕第一反应是能不能劫粮,第二反应是,李奇为什么要把粮食押送到霸陵去?会不会有诈?
第256章 丞相
夏侯渊道:“可能是因为魏公将至,他们打算将粮食和兵力都部署到霸陵去抵抗魏公。”
司马懿道:“的确有这种可能。”
“不过什么?”曹丕问那斥侯道。
斥侯摊开手掌,掌上是一把拾来的谷壳,道:“不过他们其中一辆粮车沿途有所遗漏,我拾起来看了一下,都是没有稻米的空壳。”
曹丕疑惑的接过斥侯手上的那些谷壳,然后笑道:“看来他们还是相信了都伯,知道我军缺粮,故而用粮草引诱我们,必然早已设伏,等着我们劫粮了。”
司马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道:“可是对方也不会如此大意,沿途泄漏而不知道吧?”
曹丕道:“仲达之意,是李奇的粮队有意泄漏谷壳,让我们以为是计,不敢去追他?”
司马懿道:“如果我是李奇,也会将粮草和兵力移至霸陵。否则霸陵一旦被魏公攻破之后,他们围了这么久的长安就前功尽弃了。”
曹丕道:“谁敢率领一支骑兵,前往劫粮?”
虽然这是一个问句,但曹丕在问的时候,眼睛是看着夏侯渊的。
夏侯渊尚自有些犹豫。
老实说,打一次败一次,夏侯渊已经有些怀疑人生了。这次又是司马懿赞同前去劫粮的,不知道会不会有坑。
夏侯渊未出,帐下却闪出一员将领,自愿前往领兵劫粮。
曹丕视之,乃护军将军王图。
当时劝曹操晋爵魏公的,就有他。
曹丕让王图领五千骑兵,前去追击忙牙长的粮队,又问诸将道:“李奇多诈,为了以防万一,尚需一员大将在后接应。”
夏侯渊这才出列,接下了接应王图的任务。
曹丕稍稍松了口气,如果能够顺利劫下忙牙长的粮队,不仅可以打击李奇军的士气,还能缓解城中即将粮尽的局面。
此时,孟获、兀突骨已经率一队步兵在枳道亭设下了伏兵。
兀突骨一边拉着绊马索,一边问孟获道:“为什么这次伏击要用绊马索?你料定敌军会派骑兵来追吗?”
孟获一边搓着腋下的泥丸,一边说道:“主公在下伏击命令的信函上有这么一道题:霸陵相距长安一百一十四里路,甲、乙两队先后从长安相向而行,甲队早走大约三个时辰,平均速度大约为每个时辰二十里路,问,乙队要在甲队抵达霸陵之前赶上甲队,平均速度最低为多少?”
兀突骨:“%……&%*#¥”
什么乱七八糟的?
想了半天,兀突骨还在理解甲队、乙队是什么玩意儿呢。
算了,不想了。
兀突骨问孟获道:“你算出来了?”
孟获摇了摇头:“我直接翻了后面的答案,乙队最低平均速度要达到每个时辰四十余里。”
兀突骨道:“步行绝不可能,所以一定会派骑兵来追赶。”
话音刚落,远处已经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声音由远而近,由小变大,继而如雷霆万均。
正是因为考虑到曹军这次可能会派出骑兵,孟获才不得不在距离长安较近的枳道亭设伏。因为设伏地点离得太远,只怕埋伏的人还没到,人家骑兵就已经从后方追上来反超了。
孟获朝兀突骨挥了挥手,各自回到伏击地点。
待王图骑兵到时,蛮兵拉起绊马索,一阵人仰马翻,呼拉拉的倒了一片,后面的来不及刹马,也跟着被前面的绊倒。
紧接着,两旁又站起弩兵,连弩如斜雨般的穿刺骑队,视线可及之处,全是士兵的哀嚎和战马的嘶鸣,王图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整顿军马,便死于乱箭之下。
对于曹兵来讲,这不能称之为一场战斗。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场收割与被收割。
枳道亭距离长安不过十多里路,夏侯渊很快从后面赶了上来。
这个时候,无当飞军的连弩已经所剩不多了,得留着进行精准打击才行。
孟获让旗兵挥动黄旗,率令队伍纷纷朝身后的山地隐去。
无当飞军最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又有射术高超的弩兵拿连弩当暗器使,只要夏侯渊刚进入山地,那无异于羊入虎口。
当然,与李奇手下的兵马交战多次的夏侯渊也算是摸清了对方的一些战略战术,故而不敢轻易追入山地。
仅凭步骑混和的队伍是追不上粮车了,而且从对方设伏的事情来看,估计粮车也是假的。
夏侯渊收兵回城,俱实禀报曹丕。
曹丕无语的叹了口气,这尼麻闭城一个月,终究还是被李奇诱惑出去了。
如果现在守的不是长安,曹丕早就打算弃城与李奇来一场决战了。
可是长安啊,难道就这么轻易的放弃?
不多时,又有斥侯来报:“报中郎将,李奇南营又有十车粮食朝霸陵运去。”
曹丕:“……”
夏侯渊道:“他们以为我们中了一次伏击便不敢出击了,这次很有可能是真的粮草。”
曹丕道:“的确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我们还能经得住这样的折腾吗?要把骑兵都祸祸完了,接下来的仗还要怎么打?”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有书信送到。
曹丕拆阅后,沉默不语。
夏侯渊问道:“魏公怎么说?”
曹丕将书信递给夏侯渊,让他自己看。
夏侯渊看完后,忍不住一跺脚:“唉!”
原来曹操已经兵临郑县,距离霸陵不远了。曹操让曹丕即刻挥师霸陵,与曹军主力夹攻霸陵,活捉李奇。
能不能活捉李奇不知道,但是曹丕一旦率大军离开长安,则长安肯定是保不住了,西面的诸葛亮和北面的马超都死死的盯着呢。
纵然能够活捉李奇,但是曹丕这一次的长安保卫战也算是宣告失败了。
司马懿得知后,告诉曹丕道:“公子当以大局为重。我军坚守长安数月,虽然丢了郿坞,但若能配合魏公擒拿或斩杀李奇,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我们同样可以请兵收复凉、益二州,则魏公可以亲自南下,收取荆州。”
曹丕点了点头,虽然对于就这样放弃长安不太服气,但是配合曹操拿下霸陵,才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尽管曹军连夜出城,但是凭着李奇对长安的严密监视,第一时间就有斥侯探到消息,便将消息分别送至西营诸葛亮处,南营孟获处和长陵马超处。
夜很黑,一点光亮都会让人觉得“耀眼”。
已经走远的曹丕忍不住回望长安的方向,却见那里闪烁着耀眼的光斑。
那可不是什么万家灯火。
那是战火。
距离长安最近的诸葛亮已经开始攻城了。
不用细想,用不了多久,孟获和马超部也会相继抵达长安。
城破,似乎并没有丝毫的悬念。
翌日清晨,诸葛亮、魏延、张嶷等将登顶长安城楼,举目眺望。
初升的朝阳越过中原大地,将光辉洒在了长安的城郭之上,给诸将的身影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
“我们也算是还于旧都了吧,丞相。”
“是啊……等会儿,你叫我什么?”
“我没有说话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