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
作者:九龄不重名 | 分类:历史 | 字数:125.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划
但乌岩的这些做法,并没有获得乌家大部分人的认同,尤其是那些被剥夺了某些特权的乌家成员,更是跑到乌鼎将和长老那边去哭诉,但是这个小丫头却依旧我行我素,对这些人的反应根本不予理睬,这也正是王靖对她侧目相看的重要一点,识大局能放下,不会为外力所干扰自己的决策。
乌岩心中很清楚,就算她现在不做这些事情,将来大局稳定以后,宋朝也会迫使乌家去做这些事情,宋真宗赵恒对这些氏族下手除了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宋境内,任何一个州县,只能够出现汴京城一个声音,他要加强中央集权,让汴京城随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这些权利中,官员任命权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如果乌家不识实务仍然霸占这些重要岗位,一旦汴京城腾出手来,恐怕最后倒霉的仍然是乌家。
主动退出示好与被别人拿下,很明显是有区别的。
提前规避风险,提前将乌家的资产转移出来,将乌家所有名下财产全部漂白,这就是当其他氏族联合起来抵制汴京城时,乌岩率领乌家所做的事情,在十年后,乌家几乎成为宋朝皇族之下第一大望族时,声望和财力再次达到了一个顶点,很多乌家人想起当初乌岩为乌家所做的,都唏嘘不已,但是在现在的乌家,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乌岩的行为,换句话说,他们的智商还达不到可以理解乌岩的那个地步。
“王大人,你来应州已经二年有余,有一件事老夫一直很奇怪,一直想问你,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说呢?”
“乌兄但说无妨。”酒过三巡,王靖已经和乌鼎将开始称兄道弟起来,只不过他每次这样称呼乌鼎将的时候,一旁的乌岩都会皱一下秀眉。
“我看你在府衙这二年,既没有携带家眷,又没见有女眷出入,不知道王大人是否成家了呢?”乌鼎将问道这里的时候,乌岩虽然假装着扒拉碗里的饭,但是耳朵一直竖着,神情显得很紧张。
“啊,你说这个啊,实在是因为公务太忙了,没有闲暇时候去顾及。”王靖解释着,
“大人,不是吧,我昨天还和你一起在街上遛鸟来着,你怎么会没有时间。”裴定方好奇的问着。
“事实上,是我身边没有什么合适的,你不知道,我自幼无父无母,家境条件不是很好。”
“噗”
一旁刚刚端起茶杯的乌岩听到王靖说道他自己家境条件不是很好这句话,顿时将口中的茶叶喷了出去,如果说拥有每天纯盈利达到几十万银子的王记酒铺也算家境不好的话,那整个天下敢说家境殷实的还真没有几个。
对于王靖的情况,乌岩早就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她注意到王靖一是因为当初她算计王靖反被他算计了一次,那次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让她在心中记住了王靖,再有就是以乌岩这样清高,智商极高的女孩,她想嫁的男人一定要比她还优秀,而王靖无论是成长经历,还是那种给人高深莫测的行为,都远远比其他男孩要优秀得多,最重要的,王靖在言谈举止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那种似坏非坏,大大咧咧的样子,总是让她在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悸动。
王靖对乌鼎将说的这个理由很明显就是托词。
“王大人,如果您是……那方面有问题的话,我们乌家有治疗这方面的『药』,你千万不要和我客气。”
“乌兄,其实我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王大人不必多说了,”乌鼎将看了一眼他旁边带着面纱的叶朝云,然后悄悄的拉着王靖,小声的说道“你不要不好意思,放心吧,送『药』的时候我会派人悄悄的给你送过去,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好吧,那就谢谢乌兄的美意了。”王靖已经不想再继续解释下去了,再解释下去在对方看来只能是掩饰。
但在其他人眼中,已经二十多岁的他身边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在十二三岁就可以娶妻的年代,确实极为不正常。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王大人还没有意中人的话,我到是可以像你推荐一下,你看我的这个女儿怎么样,岩儿现在也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
乌鼎将自豪的看了一眼一旁的乌岩,她以十六岁的年龄就能够独挡一面,而且身材样貌这些都非常出众,她的追求者甚至手拉手可以围着应州转一圈。
这也是他这次找王靖来的真实目的,如果乌家能傍上王靖这棵大树,那今后就更稳定了,虽然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事,但凭他这么多年的眼光来讲,他感觉对方今后一定会前途无量,甚至封王拜将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呃,这个……”王靖有些难为情的看了一眼乌岩,后者正佯装着没有听到,低着头用手帕轻轻擦着嘴角。
“乌兄你误会了,“他终于鼓足勇气,看了一眼正低着头的乌岩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把她当侄女看待的。”
“王大人,你这么想那就错了,我家岩儿实际上……”
“爹爹,我看你今天是有点喝多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一直没有出声的乌岩突然打断了乌鼎将的话。
刚才她从王靖话中的意思中,已经听到了王靖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想法,既然这样,如果再让乌鼎将继续说下去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刚才她注意到一个细节,王靖对他身边那个叶朝云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对一旁的裴定方和狄青态度倒是非常的热情,这样看来,传闻中这个王靖总督喜欢男人的传说可能真的是事实。
乌鼎将看了乌岩一眼,有些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他用手扶住头,摇摇晃晃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大人,今天老夫可能是多喝了一些酒,话有些多了,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你不要放在心上。”
“哪里,乌兄字字珠玑,说的话确实在发自肺腑,请放心……府衙今后和乌家永远站在一起,绝对不会做落井下石的事。”
王靖并没注意到刚才乌鼎将和乌岩之间的眼神交流,他认为乌鼎将此举仅仅是为了增加和府衙的好感而已。
……
待乌鼎将和乌岩离开以后,裴定方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刚才他耐于情面有些话一直没有说出口。
“大人,刚才乌鼎将的意思连我都听出来了,那个乌岩人漂亮,又有本事,您为什么装糊涂呢。”
“裴定方,现在塞北形势这么紧张,这么严峻,战『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我身为应州知府事,身系几十万民众的生命,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王靖又怎能因为一点儿女私情,放民族大义于不顾。”
在裴定方眼中,王靖显然说的有些心亏。
“大人,话是这么说,可是你今天说出来的话好像和你的人品和往日的行为完全不搭啊。”
“有些人,表面上放『荡』不羁,但是内心却侠之大者,有些人,虽然表面上无所事事,但是却一直忧国忧民……很明显,我就是这种人。”王靖解释着。
狄青在一旁无奈的摇了摇头,如果说每天调戏身边侍女算侠之大者,每天糟蹋诗歌算忧国忧民的话,那么以这个逻辑,每天在街上遛鸟确实也可以算做侠之大者,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确实可以算做忧国忧民。
以王靖爱睡懒觉的作息习『性』,他没有去冬眠已经可以算成是勤奋的楷模了。
现如今,在狄青手下的一万一千名府衙士兵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拉到战场上,在这半年多的休整期中,王靖并没有像外人看到的那样,对整个塞北局势不管不问,面对来自刘家和张家带来的压力和挑衅行为,府衙和乌家军队一直保持克制状态,但在背地里,王靖不但从关内悄悄的为这些府衙士兵购买了成都府制造的盾牌和战刀,并且还根据新州籍士兵格斗的习惯,每个人都配置了几柄可以用来投掷的标枪,以及手腕中专门用来阴人的袖箭,平时的训练也丝毫没有放松,同时,原来简陋的训练校场,被他配置了各种用来训练的设备设施,只要士兵们提出的训练要求,他全部都满足。
对于应州乌家所占据的地区,以他的要求,每隔三十里,建立一个简单的烽火台,每座主城都在积极储备物资,加强城防,以防备其他氏族联盟的进攻。
在他眼中,虽然应州并不会是以后战役的中心战场,但是做了这些事情之后,至少心里能够安稳一些。
以王靖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他将塞北划分为二个战区,其中,他将应州、云州和寰州、朔州划成一个战区,将新州、蔚州、武州、琢州、莫州和瀛州划为一个战区,,而且这其中武州的陈家立场是否已经暗中倾向了汴京城都未尝可知,那么双方两个战区的实力对比第一个战区处于优势,而另外一个战区劣势明显。
不过有一点,新州的意外拿下让王靖心中安稳许多,虽然不得不承认,新州地区因为连年的战『乱』,所能拿出来的军队加起来不一定超过八万,但是从战略角度上看,云州在北、应州在西、新州在东,实际上这些联盟集团已然被大宋的府军切割开,并隐隐形成了一个包围区域。
只要在接下来的战略中不走昏招,那么胜利便是显而易见的。
王靖此时已经幻想着自己在大殿上接受大帝赵恒表扬的场景,到了那个时候,如果自己在趁着宋真宗赵恒高兴,提提自己升官的事,王靖脸上顿时『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他甚至连自己的战功奏表都已经拟好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之战,大扬我大宋威仪,听闻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微臣王靖不才,数次因激动哭晕在床榻之上,早晨听闻此消息,自醒来之时发现以至深夜,匆忙秉烛夜书,一是向汴京城送上我的真心祝福,愿我大宋在您的带领下,越来越繁荣强大,希望整个大宋到处都充满着爱,二是臣这里还有一件小事,我应州地处虽偏远,但在此与那些心怀不臣之心的家族对抗中,顽强的抵挡住了来自比内亚行省方面大大小小的数百次进攻,当然,最后仍然被我顽强的大宋将士拒之门外,未有寸功,在其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作为应州的知府事,我能够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那里,哪里危机就会出现臣的身影,在心中牢记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大宋官员,起了一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他将这份战功奏表小心翼翼的压在了案头文件的最下面,然后把另一份应州的简报呈送给下属,心中顿时一片的光明。
能不能飞黄腾达就靠这份奏表了。
汴京城赵恒书房
曹彬、李泰、李继隆三位将军正站在宋真宗赵恒面前,而赵恒一边翻阅着案子上的奏章一边听着他们三个的讲话。
如今正值严寒,外边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屋内的壁炉内木炭却烧得通红,曹彬三人原本穿着厚厚的大衣,额头上已经冒出缜密的汗珠。
“如今太原府路和河间府路的军队已经准备就绪,附近所有大户人家的家丁,包括十六岁以上的男丁、还有囚犯已暂时全部征召进远征军,目前兵力集结为三十万。”李泰说道,如今他在武将中地位较高,是宋朝当朝武将的领军人物之一。
另外还有田仁朗,李继隆,和远在边关的杨业。
而宋朝军中威望最高的曹彬虽然顶着国公和大元帅的头衔,但麾下并没一兵一卒可以调遣。
“太原府路刚刚传来消息,那边征兵一切顺利,预计开春之后,兵力可以增加至二十万人。”李继隆说道,在他的神情中颇有一些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