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那年盛夏
作者:贪杯的饺子 | 分类:都市 | 字数:199.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7章 四两拨千斤
老王,名叫王水生,他可不是什么隔壁老王,而是义乌当地的一名黑车司机。
凭借着敏锐的眼光,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自己总结的一套黑车经济学,他的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不仅每天出车的时间比同行少,而且收入远比一般的黑车司机要多。
有时候一天下来,收入甚至是其它黑车司机的好几倍。
就因为他很了解来往义乌做生意的客流规律,而且还有一双洞察的眼睛。
每次他都能从人群中,拉到豪爽的客人。
今天,他又从火车站,接到了三位奇怪的客人。
上车前也不问价,直接就让往义乌小商品市场而去。
一个壮年男人,两个半大小子。
这种奇怪的组合,他载客多年也是第一次见。
最奇怪的是,他从谈话中发现,一行人居然不是那个壮年男人说了算,反倒隐隐是一个高中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做主。
老王虽然是个开黑车的,但一向收费合理、诚信经营,从不乱宰客。
到了小商品市场,把客人放下,还耐心地给客人做了一些指引。
客人对他的服务,很是感谢。
等客人走入小商品市场后,老王并没有离开。
凭他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几个客人,应该是第一次来义乌。
他隐约觉得,可以等上一等,说不定今天可以做单大生意。
这一等,就等了好几个小时,等的老王心焦不已。
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终于又看到了那三个客人的身影,他连忙下车迎了上去。
然后,老王就被包了。
别误会,是包车的包。
他的车,被陆泽他们包了三天。
因为,接下来他们要马不停蹄的跑工厂,去实地考察对方的虚实。
陆泽三人之前逛完后一对比,终于筛选了出了十几个小厂子。
然后又返回去这些提供厂子信息的档口确认联系,和工厂确定好前去考察的时间地点。
这一次来义乌,最难找的就是手帐本的生产厂子。
毕竟本子才是主打产品,而其它的配件小工具,只能算是添头。
从定制化角度来说,手帐本的定制要求最高。
像贴纸、彩色笔、胶带等,定制难度就小很多。
这些小配件,如果一时定制不到,都可以找颜色适合的现货产品组合组合,暂时应付过去。
唯有手账本,才是打开市场口碑的关键。
等到市场打开后,再让赵勇强过来慢慢找更多、更合适的工厂,洽谈长期的定制合作。
两天要跑十几个厂子,压力也不是很大,但陆泽还是想越快敲定越好。
敲定手帐本的印刷工厂,就能有富余的时间,来挑选其它的小配件供应商。
为了节约时间,自然是包车比较方便。
于是,耐心等候的老王,就被抓了壮丁。
作为小商品市场的配套产业链,很多工厂都是连轴转的。
一旦有订单,为了赶进度交货,甚至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
这就是义乌的活力,这就是义乌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原因。
这也方便了陆泽三人,可以不用考虑时间因素,连夜考察厂子。
晚上十点多,随意对付了一顿晚饭的三人,坐着老王的车,又来到了一家印刷厂。
这已经是他们跑的第八家印刷工厂了,前面七家要么是达不到定制要求,要么是产能不够。
前面七家工厂跑下来,陆泽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年头小印刷厂们吹牛逼的能力。
其中四五家,都不能算是工厂,只能算小作坊,根本不具备提供定制化印刷的条件。
虽然白跑了这么多家小作坊,不过陆泽也没有生气。
因为一看小作坊不符合要求,陆泽马上掉头就走,也不算浪费太多时间。
而且这都是正常生意套路,你能拿人家怎么办?
不管行不行,先应下来,把客户忽悠过来再说,这套路在生意场上可太常见了。
反正你到了地头上,看不上人家小作坊,最多也就是骂几句骗子而已,人家也不会损失什么。
可万一你对小作坊无所谓,岂不是就有可能谈成一单生意。
换做是你,你会不会选择把客户忽悠过来?
这就是陆泽为何要赶时间的原因,因为套路无处不在。
有些套路,就是阳谋,你不得不吃这一套。
这就是跑工厂,跑供应链,避免不了的坑。
来到第八家印刷厂,陆泽总算是有了惊喜。
光看这家叫做永达印刷厂的大门,规模应该就不小,产能估计可以满足手账本生意的要求。
虽然前期只是需要印制一批样品出来,但是手帐生意一旦铺开,销量肯定不会低。
这就需要印刷厂的产能,能满足供货要求。
毕竟那些小女生们预定后,也没耐心等太久。
所以,一旦正式开始发售,销量上来,工厂至少要有一天生产五千本的产能,才能保证快速供应。
第117章 四两拨千斤
而这个最低产能要求,只不过是陆泽根据江右省的市场,预估出来的。
要是全国市场铺开,那就非得找大型印刷厂合作才行。
但现在手帐生意八字还没一撇,就这点订单量,去找大型印刷厂,人家肯定懒得搭理你。
看到第八家工厂,总算是勉强达标,陆泽不由地感慨了一句:这年头做点事真难啊。
没办法,98年国内的生产制造水平,才刚刚开始腾飞。
很多领域的生产力,都还不高。
不管是设备还是规模,都远远无法和十几年后比。
要是换到十几年后,随便找个小作坊厂子,都可以满足陆泽的要求。
因为那会儿,整个行业的产能,都不知道升级过多少次了。
就连小作坊的印刷设备,都很有可能是非常先进的数字化产品。
而且也不用特意跑来义乌,各地都有很靠谱的印刷厂。
但现在还是98年,陆泽只能一家一家工厂考察下去,直到能有靠谱的厂子合作。
来义乌找印刷厂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其它小配件、小工具,也要在这里搞定。
所以把印刷生产也放到这里,正好一站式采集,方便以后打包发货。
三人来到第八家印刷厂,厂长吴克清早就等候已久。
见到陆泽三人到来,吴厂长瞬间迎了上来。
只不过,他先打招呼的对象是赵勇强而已。
“欢迎,欢迎,几位里边请。”
因为年轻被人轻视,陆泽早已经习惯。
他完全不以为意,迈步就先往厂子里面走去。
刘川也紧跟了上来,只有赵勇强落在后面,被吴厂长拉着寒暄不已。
陆泽跑到印刷厂里面,先是看了看设备,然后看了看工人忙活的情况。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看看厂里正在生产的产品。
成品区,已经有好几种产品,等待装箱发货。
陆泽走了过去,看到了笔记本、画册以及信封袋等产品。
看来,这家工厂的能力挺多样的,还能生产印刷不同类型的产品。
陆泽拿起一个笔记本,翻开仔细看了看。
纸张材料,做工质量,都很不错,就是样式有点普通。
这会儿吴厂长和赵勇强正好走过来,陆泽直接开口问道:
“吴厂长,这样的笔记本,你们厂开足马力,一天能生产多少本?”
“呵呵,产能你放心。要是真开足马力,一天生产个一两万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吴克清骄傲地回到。
陆泽点点头,拿出手帐本的设计图,递给吴克清,接着问道:“我要定制这样的笔记本,价格能做到多少?”
“那要看你用什么纸张,封面用什么工艺,还有就是看印刷量是多少,才能确定。”吴厂长简短地回道。
陆泽又拿出一个本子,是之前苏文宇帮他买的,正好可以做个参照物。
“就按照这个本子的标准来制作,印刷一万册,是什么价格?”
“这个本子,如果是一万册的话,差不多可以做到六块钱一本。”吴厂长大致预估了一下。
陆泽笑了:“呵呵,吴厂长,你真会开玩笑。
这个价格,有点虚高啊。”
要知道,苏文宇给他买的本子,才三块多的进货价。
虽然,有时候档口的产品,因为尾货或者清库存的原因,会便宜处理。
但这个本子的出厂价,陆泽估计应该不会超过四块钱。
陆泽拿出的设计图,只是单行本的那个设计稿。
他都还没拿出礼盒版的那个精装版的设计稿呢。
“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再低,我们工厂就要亏本了。”吴克清满脸为难地回道。
陆泽直接反怼道:“吴厂长,我给你的那个本子,档口进货价才三块多。
你现在出厂价就报六块,看来是很没有诚意啊。
勇强哥,刘川,我们走吧。”
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哎哎,小兄弟,生意慢慢谈嘛。
总要有个有来有往,讨价还价的过程啊。”吴厂长忙劝阻道。
陆泽没有去讨价还价,而是再次语出惊人:“吴厂长,我前面说一万本,只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的诚意。
其实,我们真正的投产量,是十万本。
这批货,是直接出口日韩的,要是按照你的价格,那我还有什么利润?”
“十万本?”吴克清惊呼道。
开厂这么多年,同一个产品投产十万本,也算是一个特大的订单了。
突然来笔大生意,让吴厂长激动不已。
于是连忙带着歉意解释道:“小兄弟,前面是我不对。
我给你说个实在价格,四块,真不能再低了。
档口那个价格,肯定是尾货处理的价格。
以这个本子的精美程度,出厂价怎么都不可能低于四块的。”
“吴厂长,我还是没有看到你的诚意。
那我就再展示一下我的诚意吧。”说着陆泽又拿出了礼盒套装手账本的那个精美设计图。
吴克清不明所以,问道:“这是?”
“刚刚那个是简约版本,这个是精装版。
两个本子一样,都是投产10万本。”陆泽淡定地解释道。
吴克清听这话,激动地都要跳起来了。
两个本子各生产10万本,加起来就是20万本了。
这订单来的如此迅猛,吴克清觉得这幸福感都有点不真实。
他马上补充道:“三块五,这是最低最低的价格了。
再低,我就无能为力了。”
“吴厂长,我的心里价位,这个简约版三块,这个精装版四块。
如果做不到,我就只能去找其它工厂合作了。”陆泽斩钉截铁地回道。
吴克清很纠结,很犹豫。
陆泽报的价格,虽然多少还有的赚,就是利润已经被压低了很多。
他不知道该不该拒绝陆泽,生怕拒绝后,陆泽就真的会去另请高明。
吴克清自己知道,在义乌像他这样规模的印刷工厂,至少还有二三十家。
万一把陆泽这个大客户,推到竞争对手那里,岂不是资敌?
见吴克清还在纠结,陆泽又补了一刀:“吴厂长,这个产品,只是国外客户对我们的测试。
如果这批产品做的好,后续还有更多的订单。
到时候的订单产量,就不止十万册了。”
陆泽一点一点的抛出诱饵,让吴克清纠结的不行。
一方面是订单量越来越多,再把价格报低,岂不是会少赚更多。
另一方面,又担心报的价格陆泽不满意,直接损失了他这个大客户。
对于陆泽的底价,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行,就当是薄利多销,你说的价格,我们做了。”
吴克清在赌,赌陆泽所说的订单,都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事情,只能搏一把,签合同都没用。
如果真是假的,你难道还能垮越天南海北,去打官司不成?
可万一要是真的,那陆泽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了。
这是多少印刷厂老板,一辈子都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吴克清就这样,一步一步落入了陆泽设定好的套路陷阱里面。
不是他不够精明,也不是他看不出陆泽在用套路,但他就是想赌这一把。
因为赌输了,也亏不了什么。
要是赌赢了,钱可就不少赚了。
这其实是陆泽故意引导的结果,整个谈判过程,他都全程掌控着节奏。
商业谈判或生意讨价还价,最忌讳的就是顺着对方的思路走。
别看见人家说点什么,就想着去正面回应、反驳、争论,其实大错特错。
完全没必要那么做,丝毫都别去回应对方,只要自顾自地说自己的话,一步一步引导、掌控谈判节奏就行。
如果对方不上套,就再把话语重复一遍,千万别掉进和对方的争辩纠缠之中。
这样的谈判方法,总比你正面去争论,去反驳,去回应,来的有效可行。
“吴厂长,不过我有话说在前。
我这批货,是做出口贸易的。
所以,你得帮我先生产出一批样品出来。
我好空运给客户确认质量,然后人家才会下订单。
等订单生产完成,还要通过海运发货过去。
客户收到货后,才会支付尾款。
因此,外商那边有个结算账期。
所以咱们之间,也要有个结算账期。”
不过你也别担心,生产之前,我会支付20%的定金给你。
等到外商客户确认收货后,把钱打过来了,我马上就可以给你结算。”陆泽耐心地做着说明。
吴克清一听,顿时着急起来:“账期?要多久?”
“一个月左右,最多不超过两个月。”陆泽肯定地回道。
这下,吴厂长纠结的更狠了。
陆泽最后的补充,瞬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这样操作,对他们厂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万一陆泽是个老赖,那绝对会影响工厂的运营现金流不可。
“20%的定金,比例太低了。至少要百分之50%的定金”吴厂长为了保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陆泽还是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继续补充道:“吴厂长,20%的定金是我能争取的极限。
不过你别担心,十万本的订单量,也不是一次性投产,应该会分三四次进行。
这样,你的风险就可控了。
其它的我也不多说,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随时可以签合同。”
所有的诱饵已经抛出,对方接不接就看他自己了。
陆泽也是没办法,全身上下就一万多块钱,还能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动作不成?
他只有采取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去解锁手帐生意。
先拿这一万多块钱,忽悠一批样品出来。
然后拿样品,去各地铺货进行预售。
等预售收到钱了,再来支付定金投产。
收到预售款再投产,陆泽完全可以百分之百付款的。
但他可不会那么傻,哪个生意不压点账期。
他压个一两个月,已经很良心了。
多少行业,账期动不动就压个半年一年的。
甚至,很多老赖频出的行业,拖着好几年不支付,都时有发生。
陆泽压账期,也是为了给自己多留点流动资金。
等铺全国市场的时候,有资金支持,就会快上很多。
看着纠结的吴克清,陆泽再不多劝说,把选择权全交给他自己。
这时候说的越多,就显得自己越像骗子。
什么都不多说,反倒会让对方感到自己一点都不着急。
你不着急,着急的就是他了。
一旁的赵勇强和刘川,看着陆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吃惊。
神特么出口贸易,狗屁的外商订单,都是陆泽忽悠出来的。
不过陆泽的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彻底刷新了刘川和赵勇强的认知。
------------
PS:二合一章节,等的人赚到了。
明天继续,三更献上,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