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海盗
作者:六爷别害怕 | 分类:历史 | 字数:88.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一九章 鄱阳新象
鄱阳城西,从城门出去,直到鄱阳湖岸,这一片开发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鄱阳县最具生命力的区域。
整齐规划的大路纵横交错,居民区的统一设计的青砖亮瓦民房,房前小孩子在肆意的欢闹,民房聚集区,则是吴双划定的市场区,商贾小贩逐利而来,在市场周边迅速开启了一家家店铺,谁都知道,开发区的居民手里不差钱,消费能力冠绝江南。
居民区外,则是十几万亩新开发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已经建好,这些农田都是属于吴双私有,却也是佃租最为便宜的农田,早就被抢租一空,在五月的春季里田中到处是忙碌的人群,去年租田的流民已经尝到了甜头,一年下来,除去交给吴双的佃租,自家粮仓装得满满当当的,足够一年吃用,更有种田好手一年下来,除了家中余粮,还有好大一部分粮食可以拿出去卖。
吴双救济了一年多的流民,粮仓几乎要空了,结果去年秋收的时候,佃租一回收,存粮反而比赈济灾民之前还多。
仓廪实而知礼节,吴双在开发区巡逻了一圈,发现这里的百姓明显没有别的地方那种刁民气息。一是在开发区只要诚实劳动,都能得到公平的回报,二是这里是吴双重兵把守的后勤基地,但凡有宵小作祟,都会被负责安保的士兵抓去,轻则免费服徭役,重则几十个板子下去,赶出开发区。
“主公,这里的百姓,似乎与其他地方的百姓不一样。”跟着吴双在开发区视察的陈到一路过来,终于忍不住跟吴双说道。
“噢?叔至且说说,哪里不一样?”
“此地的百姓,似乎是真真切切的在生活,而不像其他地方,百姓只是在挣扎着苟活求存。”
陈到从南阳而来,见过了太多战乱地区的百姓,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大部分青壮劳力都被征兵去打仗,即便有留在家中的劳力,也时时刻刻被官府的苛捐杂税压得没有一点盼头。
然而到了鄱阳县,尤其是这开发区,家家户户似乎都安静祥和,男人从地里回来,早有蹲在屋前玩耍的子女笑着迎上去,拉着进屋,屋中操持家务的女人做好了饭菜,坐在门边做些缝缝补补的手工活等候,一家人其乐融融。在陈到看来,这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吴双笑道:“是啊,我大汉的百姓其实最容易满足,只要像这样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儿女膝下承欢,不用为明天担忧,他们便无所求了。”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整个世道都兵荒马乱,也唯有在主公这里,陈到第一次看到百姓如此祥和安静的生活。”陈到感叹道。
“但至少,凭着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百姓做到这些不是吗?从鄱阳县起,到豫章郡,扬州,江南,江北,天下。你我匡扶天下之志,最后不就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如此生活么?”吴双语重心长道。
陈到看向吴双的目光,再次变了,原本他以为吴双只是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与其他势力并没有什么两样,投靠吴双,也只是因为吴双受天子赏识,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得以施展。如今看来,吴双的志向还远不止如此,他不仅要地盘,更要人心。
陈到深深一拜道:“主公之志,陈到了然,愿以我微薄之力,助主公宏愿得偿,因为,那也是我的愿望。”
吴双笑了笑,用力的拍了拍陈到肩膀。
两人行到湖边,原先的张宁开医馆的地方,如今已经扩建成一大片屋子,中间一个大大的广场,这里现在是整个开发区的医疗中心。
张宁走后,医馆由师弟明元接手,原先张宁手下的一众女子也已经成了熟手,在医馆中帮着抓药,照顾病人,明元自小跟随张机行医,医术不在张宁之下,所以但凡有病患上门,皆能得到有效治疗。
再说,明元背后还有张机,平时不用张机出手,但是遇到重病之人或疑难杂症者,由张机出手,病患也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所以张宁虽然北上洛阳了,但张神医的名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整个鄱阳到柴桑的居民有个什么大病,都想到来张宁医馆,甚至乎远在豫章的病人,也有不辞路远来看病的,这就使得医馆人手严重不足。
张机连发数封手书,不出半月,陆续来了七八个医生,都是张机教过的弟子,得知张机在鄱阳有所求,都毫不犹豫放下手中事务前来鄱阳县,能跟在张机身边行医,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张宁回鄱阳后,自然也回来医馆拜见张机,同时也把郭嘉带了过来,郭嘉一直担忧的身体隐疾,在张机的一番金针调理下,已经打通了病灶,接下来只需要定时以汤药调理,则可断根。
吴双和陈到来的时候,郭嘉和张机正好也在医馆。
“奉孝,感觉身体如何了?”吴双关心的问道。
“有神医仲景先生出手,郭嘉已经不再担忧了,哎,医术之道,竟然也有如此神奇的一面,我都有些心动,想要跟仲景先生偷学几手医术了。”郭嘉得知身体无恙,心情也好了许多,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笑意。
“呵呵,奉孝先生现在开始学医,可就晚了,师父收徒,大都是从小孩子培养的,医术之道博大精深,可不是半路出家能学好的,万一学个半吊子医术,出去胡乱治病害了人,可就丢师父脸了。”张宁笑道。
“说起来,现如今医馆规模扩大,新增了许多人手,那些小孩子,是否就是仲景先生挑选的孩童学徒?”吴双指着内堂围在明元跟前学习挑拣药材的几个孩童问道。
“嗯,是呢,这医馆外有不少的孩童,师傅便挑了些资质不错的孩子,带到身边教授医道,他们长大以后,师傅的医道便有了传承。”张宁回应道。
传承!
吴双突然陷入沉思,琢磨着张宁的话。
医道培养小孩传承医术,那其他的呢?农桑之道,技工之道,治国之道,文化礼仪之道。。。
“将军,你怎么了?”张宁见吴双突然不说话陷入沉思,便问道。
吴双咧嘴一笑:“宁儿,你果真是我的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