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星
作者:圆圈圈圈啊 | 分类:古言 | 字数:69.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百二十七)‘尽孝’
余根生本不想同意管金果金草兄妹的事情,但是老余头直接当着族老的面就要给余根生下跪,逼得余根生不得不同意在他百年之后,会好好教养金果儿并替金草以后寻个好婆家。
老余头似乎害怕余根生反悔,还叫余根生拿余鱼的性命在列祖列宗面前发誓赌咒,他才放了心。
待余根生被逼着发了誓,老余头才带着众位族老慢悠悠的往老宅去,挖开余鱼屋里床下墙角处的地面,只见里头藏着三个大缸,一缸子是用稻草棉布细细包裹严实的两件大细瓷瓶子,余鱼不知道那些东西价值几何,倒是见过世面的三太公与懂得这些的余玉都眼神一闪。
另外两缸子,都是一些现银和一些首饰什么的。
现银中大部分都是些散碎银子,还有许多银裸子银瓜子几串铜板之类的,余鱼扫了一眼,觉得约莫有三十两。
而首饰就不同了,大部分都是银首饰,看着做工精致,虽重量不重,但就工艺而言,余鱼觉得比上次给两个姐姐买的银镯子耳环肯定更贵的。
最让余鱼觉得了不得的,便是那缸子里还有一套齐整的头面,虽说是银子的,但这两缸子的首饰统共算下来,应该得有二百多两了。
老余头将那些散碎银子和银裸子银瓜子那一缸分给了金果儿金草兄妹,整套头面则留给了余根生,说是给余金花三姐妹以后做嫁妆。
而那细瓷瓶子,则是金果儿名下一只,余根生一只,对半分开了,但是交给余根生保管,只留了个单子在各方做凭据。
余鱼虽说神识早就探测到家里藏了东西,但是这缸子埋得深,她还真没想到这里头会是这么些东西,还是刘氏传下来的。
刘氏嫁妆不薄,只可惜余树生花费大,赌博输了不老少的东西。
虽说她在世的时候,孤儿寡母的,置办的田地不多,只有十几亩,但十几亩地在余家村也算是中等之家了。除开村里有钱的那几户,和一些人口多的名分下分得自留地多的人家,基本上没有几家有这么多地的了。且余鱼记得当初老贺氏有一回跟村里其他妇人炫耀的时候说过,她从刘氏手里得了许多好东西。
只可惜余树生太不中用了,赌博输了一部分的家底儿,老贺氏又三不三的要那些去接济她老贺家的亲戚,还有余菊花余梅花两个女儿。反正自打余鱼出生,是没见过老贺氏嘴里说的那些好东西的,光听她炫耀了。
但凡老贺氏会打算一点,家里存得住东西,余树生也不会将余根生后来买的大水牛都给卖了抵赌债了。
若不是老贺氏还有点底线,后来家底见空的时候,管余树生管得严了很多,只怕家里这点田地都得败光去。
反正在余鱼出生以来,看见的余家并不怎么富裕,老贺氏因为手头紧,还总是打罗氏嫁妆的主意。
只不过余根生将罗氏的东西看的紧,虽说一些小首饰之类被老贺氏扣扣索索拿走许多,但是大件的值钱的一件儿没少过。
老余头分完东西,就带着金果儿会新宅去了,余根生想着他一个人行动又不方便,想叫他一起住,老余头却是不肯,说他要是跟着去了,金果儿金草兄妹没人管,现在他还在,就由他来照管金果儿金草,不给余根生添麻烦。
余根生拗不过他,就由着他去了。
决定每日多去新宅走动就是了。
老余头走了,被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看红了眼的余菊花、余梅花可还没走。
她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唯唯诺诺了一辈子的爹,还是个这么能藏事儿的人。
族老们在的时候,她俩不敢多说什么,等族老们做完见证走后,她俩便开始跟在余根生后头,亲热得不行。
尤其是余菊花,不仅不怪余鱼和小白害唐忠春手摔断这事儿了,更不嚷嚷余根生在灵堂就给了她一耳光的事情了,巴巴的跟在余根生身后,大哥长大哥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关系多么好的兄妹。
余梅花没有这么露骨,但也态度大变,但始终端着大姐的派头,倒不像余菊花那么能伏低做小。
不过余根生根本懒得搭理他俩,但对封友才与唐良礼两个倒还算客气,所以这老贺氏的丧事操办完了,她们还找着借口在余家多留了几日。
后来余梅花见余根生不搭理她,便也懒得在余根生身上下功夫了,直接天天的跑到老余头跟前尽孝去了。
头一天余梅花还真从老余头那里得了甜头,一整日眉开眼笑的,对余根生又开始不屑起来。
随后余菊花也有样学样,跟着去老余头那里尽孝心去了。
余鱼看着她们跟闻着腥的猫儿似的,哪里有腥味儿就往哪里钻的样子实在可笑。
最可笑的还属余菊花,唐忠春的手摔断了,唐良礼要带孩子回去找会正骨的老大夫,她为了指使唐忠春在老余头跟前卖惨讨好,偏不叫孩子回去,几日下来,唐忠春那断掉的骨头没有经过良好的正骨处理,都有要变形的态势了。
不过余菊花自己不在意,由着唐忠春日日疼得哭,想以此在老余头博得更多的同情,多得些钱,余鱼也就不想说什么了。
终于又过了两日,她俩觉得这个‘孝’尽得差不多了之后,在余根生面前趾高气扬的转悠了一圈,说了些阴阳怪气的话后,顺便讨好的金果儿面前卖了好,就心满意足的回自家去了。
老贺氏死了,余玉与余鱼这样的孙辈只守一年的孝就可,余根生却要守孝三年。
因着守孝这事儿,余玉虽还去学里读书,但却不能同严先生一起去各处游学了,也不能参加明年二月的童生试了。
从余玉的消息听来,严先生收徒十分严格,他这样的大儒,却没有遍天下的门生,一辈子只收了五个弟子,目前还未出仕的,便只有白若千与余玉两个了。
严先生本来说余玉的学识不错,来年可下场一试,不说与白若千那样三岁便开始读书的人相比,但也应该能轻松拿下童生试。
可惜,又要耽误一年。
不然余玉早点拿到功名,哪怕是秀才的名头,家里好多事情,处理起来就能更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