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作者:姒荒 | 分类:历史 | 字数:129.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1章 民意汹汹,陈平欲收网!
借刀杀人!
借舆论诛心!
这便是谋圣的手段。
虽然经历不同,但是很明显现阶段的张良比历史上更为凶残,少了一份光明堂皇,多了一分阴狠毒辣。
一个人身处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一个人的成长与一生所经历的事情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这个时候的张良要比历史上更为的狠辣。
所以,人是会变得!
这一世的张良遭遇到太多的打击,而且要看归附韩国无望,大秦帝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变得更加强大。
这让他看不到希望!
张良了解过关中,他心里清楚,现在的关中,大秦帝国民心所向。
老世族虽然恨死了朝廷,但是王翦一阵屠杀,压的整个关中老世族抬不起头来,而关中的老秦人,得到了土地,原本有些死气沉沉的关中平原,在这个时候显得生机勃勃。
不管是凝聚力,向心力都极为的恐怖。
大秦帝国之中有百万大秦锐士,只要庶民归心,老世族的不满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若是不能低头,就只有被时光淘汰。
张良虽然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但是他不是傻子,相反他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智者,聪明人。
接触不到真相,自然会被蒙蔽,但是他掌握着陈县的情报组织,同样的,他也曾从三晋之地行走天下,一直到了如今沦落陈县。
正因为这一路上的见识,让张良成长不少,再加上这一段时间执掌陈县的情报组织,更是了解很深。
……
民以食为天!
嬴政一下子抓住了根本,坐拥天下万民的支持,想要复起六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张良也是活得明白了,他清楚,嬴政坐镇咸阳,数十万大军镇守,他这辈子斩杀嬴政的机会已经错过了,博浪沙的机会错过,再也不会出现。
这一生,杀不了嬴政。
但是让他要毁灭了楚南公,同时给嬴政带去无穷的麻烦,不过,现阶段,他需要借嬴政得手,让楚南公死无葬身之地。
包括黄石公!
这便是一个聪明人的反扑,远比一个普通人要来的更为的犀利以及恐怖,在这个时候,楚南公的反噬已经来了。
.........
经过黑衣卫以及军中斥候的传播,短时间之内,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楚地之上,便将楚南公以及黄石公与张良的关系暴露出来了。
一个是朝廷罪犯,一个触底德高望重的人,历史上最大的翻车便在这一刻上演,楚南公的神秘,楚南公的威望,在这一刻迅速瓦解。
这一计,很简单。
只能说,陈平占据了大势,一时间,民意汹涌。
吴中。
项氏一族的府中。
陈平喝了一口茶水,对着项梁,道:“项家主,现在便是看你得了,裹挟民意,逼死楚南公以及黄石公等人,陈县的那里,我已经通过起了,任嚣将军不会为难你!”
“同样的整个楚地官署都会配合你,这一次若是能够为朝廷除掉楚南公这些乱民,陈平自会向陛下上书家主的功劳!”
“好!”
听到这个消息,项梁没有丝毫的犹豫,毕竟他已经斩向了朝廷的一方,而嬴政对于项氏一族不薄,而且最重要的是张良等人这一次是为了毁了项氏一族,在这一刻,项梁的心中也是杀机滚滚。
之前,他只是没有机会,但是现在机会被陈平创造出来了,这个时候,项梁自然不会放弃。
他要楚南公等人付出血的代价。
........
滚滚民意席卷整个楚地,楚南公彻底成为了破坏楚地庶民活下去的罪恶之徒,无数民众在官署的刻意放纵下,不断地向着陈县汇集,楚南公不死,不足以平息民愤。
这一刻,大势已成。
同样的,这个时候,也是朝廷官署动手之时。
陈平在等,等一个爆发的时机,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的灭了陈县这一帮人。
........
陈县幕府。
陈平离开了吴中,带着黑衣卫的心腹来到了任嚣的幕府之中,他觉得自己的实力有点弱,他需要借势,同样也需要借人。
“黑衣卫陈平,见过任嚣将军!”
陈平对着任嚣行了一礼,道:“多谢将军在这件事之上对于黑衣卫的支持,要不然,这一次的部署,必然会出现大的问题!”
对于任嚣等人的支持,陈平发自肺腑的感激,毕竟他们都不属于一个系统,也没有始皇帝的诏令,按理来说,任嚣与赵佗等人根本没有必要帮助他。
但是他只是一纸书信,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就连人都没有前往,但是任嚣与赵佗对于他的请求,立即就答应了。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戏。
“都是为了大秦,陈统领不必多礼,入座!”
任嚣一伸手,示意陈平落座,随及朝着中军司马:“准备茶水,本将与陈统领有事相商!”
“诺。”
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走了出去,整个幕府之中只剩下了陈平与任嚣,气氛逐渐的凝重,任嚣心里清楚,陈平在楚地之上布局这么久,既然前来见他,十有八九便是到了收网之时。
至于他帮助陈平,除了大家都是同殿为臣,黑衣卫的性质更是特殊,买陈平一个面子,对于自己的未来有好处,他相信始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怪罪。
任嚣了解始皇帝,他心里清楚,只要是不触及嬴政的底线,嬴政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
至少大秦帝国建立之后,他们这些打天下的人依旧是手握重权,始皇帝对于他们的恩宠从未有过变化。
一念至此,任嚣对着陈平,道:“陈统领突然到来幕府,不知是为了何事,若是有需要,只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