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月化星

作者:梧桐居主 | 分类:历史 | 字数:108.6万

第21章 诡异的榜首

书名:明月化星 作者:梧桐居主 字数:2714 更新时间:2024-11-25 23:42:44

想起那个微末的赌约,刘星不禁得露出坚定眼神。那本书关系很大,书中对整个国家法制有完整制定明细,刘星一定要拿到手。刘星自己能知道的只是来大众化部分,详细的完本很宝贵的。

目前《大明律》在其他地方很难得到,除非已经是官身。想想前世,八国联军进北京,最后连《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都被抢光了。以至于天朝文史学者研究资料,还想办法从强盗国家借阅!那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耻辱!

备考的日子里,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慢慢过去。这中间,何老夫子将还没学完课程的学生或没考上的学生全赶回去自学。他专门给刘家备考的四人加小灶,专门讲解各种常见考题和解答四人疑问。

当离开考还有五天时间后,县衙的项县丞亲自领县衙的几个书办,带着十六名新晋学子和往届学子前往泰安府。学生的成绩不关是个人前程,家族的前程,也是地方父母官的文教业绩的体现。所以,由不得陈县令不重视。

按往常定例,县令无法亲自离开,只好委托副手县丞带领这个差使。刘星只带一个何胜作为随从,萧运还要训练那般少年,所以离不开。农庄的护卫队,刘星只好交给老周叔代管。

还好泰州府离肥城县只有八十里路。众学子都坐马车前往,家境好的自备马车,像刘星这样;家境差的学子坐着县衙临时调用的马车。有了好的交通福利,众人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泰州府。

刘星所不知道的是,因为鲁学派和心学派都看中他这个人,相关者还发生了一场争执。出发前一天,何宣和项常两位同窗好友在在何宣后院,进行了一场交锋。

何宣满脸不乐意说道:“我齐鲁一脉好不容易有棵苗子,你们王阳明的门人怎么能插手”。

项常微笑道:“年兄息怒,这蒙学不能算入门派。我心学派自然可以引入门下。再说此子锐气逼人,文武双全;而且宅心仁厚,能言亦能行,与我派知行合一相符;项某自然是要争上一争了”。

何宣只好忍着不快说道:“王阳明是社稷功臣,当年要不他老人家迅速平定宁王叛乱,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殃。此事我知道,我也不碍着;但是要是这孩子不愿入你们一脉,你们也不能强求!”。

项常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年兄放心。项某不会坏了规矩!”。

......

泰安府因临近东岳泰山,所以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人文气息在附近州县仅次于曲阜。泰州城城高两丈四尺,城周十八里,城中有一万两千户,人口八万余,放在这个时代是个大城市了。城里街道集市一切都是非常繁华,如果不是城外的灾民棚屋聚居地和救济灶台的景象提醒着,人们都不知道中原和西北有灾情。城内的一片安居乐业的好风景,和城外的流民的流离失所对比反差太大了。

各县的士子入住客栈温习和准备三天后,府考如常进行。在知府老爷的带领下,和县考一样的庄严肃穆的礼仪后,伦才选拔考试了!

泰安府九县新晋学子一百六十二,加上往届未考中参加复考的考生,参考人数共四百九十七人!泰州府是上府,每科最多可录取童生五十人,差不多时十取一的录取率。这一切都很正常,不过,当知府高大人带领一众官员行礼完毕后,考官把考卷发放下来后,刘星拆封考题后就发现不正常了!

因为考题居然是《仁人志士》!这是项常给自己出过得题目,这让刘星想起了项常看完他的答卷,离开前的那次意味深长的微笑和一个刘星未知“机缘”。这里面的背后,透着一股邪门的味道!

接下来的一切就简单了,府考十天后放榜了,刘星毫无意外的中榜了。这一次,刘星是名列泰安府丁戊辰恩科首!提前一个月思考答题,又经过项常点评完善语句,如果还不能取的好名次那就有点天理不容了。

让刘星遗憾的是,这次除了自己,哥哥刘建和两位族兄都没有中榜。他们下一次参加府考要等三年后了。同样的,中榜考取得秀才功名后,刘星再次考举人必须是三年后。

考举人又是一个大的挑战,绝非考秀才那么容易从容突围而出!十一岁中秀才,在明朝历史记录中,仅次于九岁中秀才的杨廷和,这次想不出名都难了。

刘星唯一不安的是,项常究竟有什么目的?他可不相信世上会掉馅饼!还有,项常是怎么提前知道这次的考题的?

......

放榜消息出来后,项常安排回肥城县的未中榜士子,由书办统一带领回去。有其他事或者要去游学的士子,自行安排行程。此外,凡是中秀才的人可以转到州府学堂进行,掌管府学的官员是教瑜,是从七品正经朝廷命官。

刘建随同安排的队伍回肥城,而刘星在项常提示下,知道有几件事情。一是主考官知府、副主考官同知大人会在三日后召见新晋的秀才,要被新秀才举办文会以宣扬文风。二是有神秘贵人要召见。三是刘星顺便了解泰安的周边环境和经济军事状况。

刘星只好向兄长刘建告别。刘建自己没考上有些遗憾,不过他也才十四岁,来日方长。不过弟弟考中了,他可以带着喜讯回家报喜,在交代刘星尽早回家后,刘建随群人回程去了。

第二天,项常带着刘星来到泰州城北郊的一处农庄。庄子北面比邻泰山,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泰山山麓。庄子大门朝南,门口一条十五步宽的小溪流过,一道拱桥接通两边。庄子的左侧是一片果园,右侧是一片麦田;庄子若隐若现的布置,有点模仿江南园林的格局。

来到庄子大门后,项常上前敲了敲门,他向看门的庄丁报道:“请禀报徐师兄,就说项常带人来见两位师兄弟了。还望通报一声”。

那庄丁连忙鞠躬见礼,问道:“可是来自肥城县的项大人?老爷早有交代,项大人这边请”,他边说着边引项刘二人走进庄子里去。

二人随着庄丁七绕八转的来到一处建在荷花池边上的凉亭处。只见,亭子里早有两个人在煮茶闲聊等候。其中一人五十出头样子,带着文士帽,身着儒服气度儒雅。另一人则要年轻一些不到四十模样,他身着常服头扎常见文人巾冠,举重之间少了几分文气多了几分自然。远远的看到有人前来,两人一副老有兴趣认真打量神色的神色。

项常笑着先上前见礼:“项常见过徐师兄洪师兄!徐师兄还好,这么每个数月总能相会一两回。洪师兄,我们有六年没见了吧,这一向还好?”。刘星心里嘀咕:这徐姓长者看来就是这庄主,年纪比项常要大些,可称师兄正常;只是,这位洪师兄明显不到四十,怎么样也称为师兄?

身着儒服文士帽的老者说道:“项师弟是常客,请入座!这位小友莫非就是你来信提到的刘星?”。

刘星看到主人提及自己,便上前鞠躬道:“学生刘星,拜见两位前辈!”,说完也打量两位好人,他知道这些人要么就是官场上的贵人,要不就是地方大儒。

另外一位常服文士见刘星不卑不亢举着得到有度,便心里暗自点头;他是先朝项常说道:“项师兄客气,我虽入恩师门下早些。但长幼有序,您还是洪某的师兄”。说完后。他再打量刘星说道:“这次洪某请项师兄带小友到此,是想见识一番人称小神童的刘家子,有何过人之处”。

刘星表面无喜无悲,心里却思量道:这是哪里神仙,世间奇怪的事多了去了,为什么非要拿我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