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田舍郎
作者:黑虎村民 | 分类:历史 | 字数:30.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四章 灾
这雨下了个痛快,不像一般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来的热热烈烈而又那秋雨一般缠绵不绝。
整整下了一整天,好在赵一辰改造新房之前先把村子里道路及排水沟重新疏通了一遍。
青砖铺成的道路中间高两边低,边上是一尺见方的水沟。此时这雨水不仅已经漫过道路中央三寸有余,各家各户院子的排水孔还在不停的向路旁排水。
赵一辰站在大门洞口,脸色担忧的看着门前街道上的水。这仅仅是各家各户院子里排出的水,都已经这般多。他心头一股不安,赶紧去找永斌。
“永斌……梆梆……”赵一辰让刘氏姐们照看好依依后,赶紧趟水到永斌家门口喊人。
咯吱,永斌家新房子的木门打开:“哎,十一叔,快进来。”
赵一辰进去后,三哥一个赶紧问道:“十一郎怎么了?”看着赵一辰连蓑衣都未穿急忙忙的过来,这是肯定发生什么大事了。
“哎,三哥希望是我想差了,永斌你先去找十来个青壮,过来,记得带着棕绳。快去吧。”
说着永斌接过婆姨递来蓑衣穿上,这蓑衣分上衣与下裙。
赵一辰看去这用蓑草编制的蓑衣厚实内用,还有衣袖,想来遮雨效果很好,还可保暖。
看着永斌出门而去,赵一辰对着一安道:“三哥这雨下得这么大,你看看院子外面的道路,全被水淹过了,你说这得多少水?”
“什么,你是怕祖历河。确有可能!”一安语气低沉道。
……
黑虎村一行人各各身穿蓑衣,腰间系着棕绳,这会已经到河边了,只是都看着眼前的场景,一言不发。
原本七八步宽的小河,因为常年河水冲刷,河道有些低,至少比两边的河畔要地上七八尺。
如今这河岸已经消失,七八步宽的小河,变成了四五十步的样子。黄色的洪水翻滚着,水面上不时有漂浮巨木、牲畜流过。
原本河畔边上的三架水车这会早就不知踪影,两岸种植的小麦也有一大片被洪水淹没。本来黑虎村是没有种植小麦的,那是赵一辰家的,他不喜糜子面,特地从乌兰县购买的小麦种子,如今一大半已经变为乌有。
“快看,那是什么?”赵永斌语气惊恐道。
众人照着永斌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水上漂浮几具尸体,一丝不屡,发白发涨。
几人下意识小心翼翼的向后退了好几步,赵一辰他们在河边看了一会,确定河水不会蔓延到村庄后,便离开了,毕竟村庄的位置比较高。
回去的路上,赵一辰他们看着田间的高粱已经是斜七竖八的样子,心下愈发的郁闷。
赵一辰知道,这场雨不仅会使庄稼受灾减产,想必村里的牲畜也会有所折损,毕竟一些人家的猪圈、牛棚位置比较低洼。雨停之后估计损失不小。
…………
陇城县,后衙。
“来,大家举杯,让我们共贺这雨。”县令张钰意气风发道。
“此情此景怎能无诗?今日我等吟诗一番,想必会传为佳话。”
张钰是极为高兴的,终日大旱,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雨。看着这下了一天的雨,他心里极为高兴。
他本为亲民之官,看到旱情解除哪有不高兴了。特别是看到县衙后院已经积了一尺的雨水,甚是欢喜。
所以这才召集县衙属官,在这饮酒作诗。
“各位,某家却是有了。渭城雨入劝离旱,明府停酒与民喜。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好,当白一大片,少府大才。”众人听的渭城、明府各种夸赞不断,要知道这陇城县也称为渭城,这少府如今卖力,众人怎能不说好。
张钰听的佐官县丞的诗,心情大为畅快,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眼神迷离,神态微醉,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人豪饮不绝。
不久鼾声连作一片,屋内狼藉不堪,菜肴撒了一地,众人或卧、或趴、或坐,皆不醒人世。
“不好了,不好了,快,快,快,某家找明府!”胥吏们懒洋洋的在班房或三五成群,或俯首酣睡,听的有衙役在外面乱喊,不免生气。
随即便有一个青年胥吏出去看着这个冒失的衙里,语气严厉道:“好你个狗东西,何事在此大呼小叫?”
“不好了,不好了,水灾,水灾啊,县里的房子都快塌完了。”这个年轻的衙役却是着急,他作为一个壮班,是县衙直接从乡里征召来服差役,如今已经快三个月了,没工钱也没补贴的,甚至得自带干粮。
此时一般县衙里有三班衙役,这三班衙役各有分工,有皂班、快班和壮班,皂班类似于法警,负责跟随长官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大堂两侧,维持纪律,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
而快班则是专门负责缉捕、拘提、解押等差事的,相当于后世的警察。
壮班则主要是负责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等要害,巡逻城乡道路,类似后世武警。
三班各有班头,统领本班,每班也都有定额编制。
不过所谓三班,连同他们的班头其实都没有正式的官身的。在县衙里面,正式的官也就县令县丞主薄,有的大县还有县尉,有的县还会有教谕等学官。其它的都没有品级,如录事、佐史等这些,便只是吏。
吏无品级,不是官,但吏算是正式公务员。
而在这些吏下面,则是胥役,三班班头类的就算是胥了,而下面的人就只能算是役。
比如这三班里,平时有编额的几个算是正式合同工了,而一个县正编的其实很少,比如陇城县的捕快正式工只有十个,然后一个那么大的县十个捕快肯定不够的。于是便有许多临时工了,每个捕快身边都会有三四个副捕快,然后每个副捕快下面还有十到二十不等的捕投。
这些捕役便都是县衙直接从乡里征召的百姓服差役,轮流征召当差,一般一年服十天半个月役,没工钱也没补贴的,甚至得自带干粮。
相比起捕役来,那些固定的三班衙役们虽然也没钱粮补贴这些,但他们是固定的差事了,有不小的事权,所谓有权便会有利,别看当个小小捕快,可能捞油水的机会却大把,能当个捕快,在乡下那也是很威风又很有好处的差事。
此时的胥吏还没有如后来几个朝代那么贱,此时吏也是还有机会能升迁做官的,胥役也一样还有机会去当兵之类的,况且这世道,谁不知道做个捕役其实好处多多,别的不说,真的能当个正编的衙役,那收入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甚至还能活的挺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