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学习系统
作者: | 分类:科幻 | 字数:58.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八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没听过。”
听杨院长说完,赵贤才一脸疑惑的摇了摇头。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我们大学是第一批入选的试点院校。
该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中设立五个项目组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试验。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成长为相关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家队伍。
每个项目组学生约在20人左右,这些学生的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与表现以及学术发展潜力等方面综合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我想让你进我们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数学组,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如果你愿意的话,下学期开学之后,你想要免修一些什么课程,不管是大一下学期的,还是大二的,甚至就算是大三的,学校都能直接给你安排。
只要到时候你能通过学校给你安排的免修考试,这些课你就都可以免修了。”
杨刚先是对赵贤才大致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是所谓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之后便邀请他加入。
正常情况下,学生们想要加入到这个计划当中,是需要通过选拔的,学校会在学生的选拔中对学生的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实行动态的选拔机制。
并不是说,你一旦加入了这个计划,就一直都是这个计划的成员了,后面表现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被调整出去,换其他更优秀的学生上来的。
至于成为这个拔尖计划的一员有什么好处,这自然是不少的。
第一就是对于每个学校的每个项目组,国家都是会拨款的。
第二就是成为该计划某个项目组的一员,至少你在国内申请任意大学保研的时候,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而且各项目组里也都有一支高水平的由优秀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师资队伍,他们还会担任课程教学与学生科研指导工作。
光是这两点,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只要能提前申请自己已经自学完的课程的免修,赵贤才就已经满足了。
因此,对于杨院长的询问,赵贤才也是点头回答道:“愿意,不过加入之后平时会占用太多时间吗?”
在同意的同时,赵贤才还问了一句。
“各位老师们那边都会有一些科研项目,你们要是愿意参与其中的话,我们非常欢迎。
如果你们想要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面,比如学好现有的课程,或者是提前学习更高年级的课程,只要表现优异这些都行。
不过,如果参与到各位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去的话,也是可以在本科提前发论文的,但这也会占用你们一些时间。
我们数学不像其他理工科专业,做项目要天天泡在实验室里,你在哪做都行,不管是图书馆,还是在教室,亦或是宿舍。
而且我们这个人才计划还有专门的奖学金哦。”
杨院长解释道。
之后,赵贤才留在杨院长的办公室,两人又聊了会其他的内容。
他们后来聊得这些都是些赵贤才在自学的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有很多问题就算是已经是院士的杨刚,也不能给出答桉。
“不得不说,年轻就是好啊,特别是你们这样聪明的年轻人,灵感总是能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你问的这些问题,有很多现在国内的都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刚才给你解答的那个问题还是前两年才有人公布研究结果。
我也没有说的太深,因为它还涉及到了一些你现在还没学到的知识,后面等你学完拓扑学和微分拓扑之后,倒是可以去网上找找我刚说的那篇论文。”
在赵贤才要离开杨院长的办公室前,杨院长也是颇为感慨的说道,他既羡慕赵贤才的年轻和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在心里暗暗庆幸当初拉拢赵贤才的时候提出的那些条件。
当初京大招生办的老师在联系数院这边,提到他们那时能争取的学生只有赵贤才和黄一铭的时候,京大这边是不知道赵贤才是其实也是已经准备来他们京大数院的。
不过院里当时想到的优惠政策是给赵贤才免除本科四年的学费,一开始并没有说每个月还有一千块钱的生活费补助。
后面这个优惠政策的提出,还是那时才才刚担任院长还不到一年时间的杨刚提出来的,他也不想自己担任数院院长的第一年,国家队的六个人就只有一个跑来他们京大。
要是赵贤才真去了水木,那14年去水木由邱成同所主持的数学学堂班的国家队成员可就远远超过京大了,杨刚和邱成同以前又发生了一些矛盾,到现在还没解开,这种情况他就更不愿意看到了。
当初他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院里还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呢。
所以现在赵贤才越出色,反倒越能证明他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赵贤才说了几句感谢杨院长的夸奖之后,便离开了办公室,往图书馆去了。
他来这办公室一趟,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
晚上从图书馆出来,又去食堂吃了顿晚饭后,回到宿舍,赵贤才这才继续吃起邱成同和杨刚以前的瓜来。
在网上吃了半天这将近十年前的陈年旧瓜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具体真相,赵贤才依旧没搞清楚,他只知道在当初的网络上,还有人说这事牵扯上了杨振宁教授。
直到这个时候,赵贤才才知道为什么普通人无法吃学术界,特别是理工科学术界里的瓜,只能在一旁看着,很难评判谁对谁错。
因为学术界的这些人吵架,你想要看看他们谁说的对,谁说的错,去看他们的证据可能都看不懂,特别是这还是数学界的大老们吵架。
不过杨振宁和邱成同两人倒也算不得吵架,只能说他们两个的看法不同,他们一个人觉得华国大陆的教育很很差劲,一个觉得大陆的大学办得不错。
而且杨振宁和丘成桐私下还是好友,他们对大陆大学好坏看法的差异,只不过是因为两人着眼点不同罢了,苏东坡的诗句来说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他们的这些争端,赵贤才也就吃吃瓜,之后的日子他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毕竟赵贤才就是一个小小的本科生,连文章都没发表过,那些人都是大人物,就算他想干什么也干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