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嫡长子

作者:皇家雇佣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316.3万

第440章 第五日晚

书名:大明嫡长子 作者:皇家雇佣猫 字数:2453 更新时间:2024-11-17 03:20:22

皇帝按住了关于复套的朝议,但大朝会上,这样的国策拖一天、拖两天,拖到最后也还是要说。

前几日议下来,正德二年朝廷要拨下修河工款一百八十万两,拨下第一期修路工款四百万两。

今年藏书园的工程要正式启动,初步预估需银八十万两。

去年大朝会皇帝力排众议要求重新建立永乐年间的神机营,规模以一卫五千六百人控制,今年需要继续拨给银两六十万两。

当然,也不能忘记需要持续建设的官牧马场。

弘治十八年朝廷对安定苑大加整饬,使之恢复为岁马一万匹的上苑,正德元年朱厚照又拨银三十万,用于惠安苑的恢复。

去年大朝会,太仆寺卿王禀保证惠安苑年底时岁马五千匹,实际上最终杨一清是买了5600匹。

官牧马场的逐渐恢复,有利支撑了大明骑兵的扩大。

现如今大明有官牧马场9处,草场20.4万顷,去年增加了3.6万顷,每年蓄养战马3.4万匹。

今年惠安苑要完全建设完成,日后预估岁马八千八百匹。

此次大朝会,皇帝再拨银四十万两,继续建设文定、安远两处中苑马场。

马这件事,朱厚照可是动了脑筋了,他之所以只拨银四十万两,实际上是因为陕西八处马场的马都是卖出去的。

就是杨一清也花银子去买。

所以太仆寺本身有钱,而且朝廷允许多余的银子暂时不必上缴,可以自行决定扩大马场,只是圈一处草场,这需要向朝廷报备。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中原地区马匹数量的不足的问题,与西域进行互市购马的事宜朱厚照也是支持的。

也算是多种方式了。

但大抵也就是如此。

冷兵器时代,马匹这个东西挺让人头痛的。因为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事,就会忽然间需要大几十万匹马,可不打仗也不需要那么多。

为了维持军力,就得财政供养那么多的马,可哪个封建王朝的朝廷养得起啊。说句不好听的,人还饿着肚子呢。所以一旦承平,马匹数量就会持续下降。

当然,等到军事活动需要用马的时候,自然就会觉察到数量不够。

朱厚照所在的王朝中期,正是如此,他已经在筹谋着,要对全国的马匹数量进行统计,现在大明到底保存了多少马匹,他都不知道。

反正现在也是就问题解决问题,先把骑兵要的战马供上再说。

而整体上这么算下来,朝廷今年已经要支付740万两白银。

朱厚照倒不心疼,只不过这钱不能瞎花,面对群臣的时候他大致历数了一下,“河工、修路、藏书园、马场、神机营,朝廷花了这么多的银子,今年要见到成效。河工归工部、修路和藏书园归少府、马场归兵部、神机营由朕亲自过问。你们各部尚书要跟踪这些事的进展,倒不用每月,但每三个月要向朕递交一份奏疏,禀报情况。这样到年底大约就是三次……”

众臣以为皇帝就到了这里。

结果朱厚照负着手晃了一圈说:“到第三次的时候,朕会派出钦差进行核查验收。”

不管有多大用,反正这些手段得上。

总不能什么篱笆都不筑,那更加没有底线了。

“若是验收合格,钦差签字确认即可。将来出什么大事,朕只找署名之人。若是不合格,朕就找经办此事的大臣。”

“陛下圣明!”

如前文所述,封建王朝并不是没有力量。一个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横亘在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之上、有数千万人口的大国,怎么会没有力量。

关键是要看力量怎么用。

朱厚照到现在为止,没有批准过什么宫殿的建设,就是自己的生日也是简朴着过。而且是想尽办法利用后世的经验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就是吏治腐败,他的确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尽量用有能力的大臣,能办成一件事就办成一件吧。

历朝历代,一旦到了中期,贪官污吏横行是一个必然现象。

聪明的老百姓把各种政策设计的漏洞钻得透透的,其实也有皇帝试图改出这种状态。比如乾隆之后的嘉庆。

乾隆晚年国家贪腐都什么模样了,嘉庆登基以后也是一心反贪。结果反了十年心灰意冷,而且基本也没什么成效。

只能说,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就像威宁伯,他觉得自己是在严格按照太仆寺对马匹的各项治标要求办事,哪里又想得到,下面的官员早就把马给换了。

固安县的百姓看到县衙张榜退出民牧,许多人是开开心心准备把手中的破马交出去不管了,结果平日里便欺负乡民的那些个大户,竟然要换马!

真是天理何在!

朱厚照其实也知道,大明还是有水深火热的地方,至少北直隶就是。

大朝会进行到这个程度,许多议题都有了结果。但复套还被压着,话虽如此,也不能一直压着。

第五日晚上。

天子突然星夜召见内阁、六部九卿和英国公、成国公等最主要的大臣。

第六天已经没其他事了,今晚必须要说清楚。

这么十几个人都到了,朱厚照终于开口,“有一份奏疏,朕已经在怀里揣了好几天了。朕,看了以后是痛心疾首,始终夜不能寐。”

皇帝这样讲。

李东阳、谢迁、杨一清、王鏊、英国公五人列第一排,都跪下来。

“主忧臣辱,尤以内阁为百官之首,未能解君忧,实臣等之罪也。”

“李阁老。第一日,你劝朕罢兵而安民,按理说,这样的奏议朕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可你们知道,为什么朕压到了今日?”

大臣们当然都疑惑。

朱厚照把手中的奏疏举起来,“答桉都在这里。已退出民牧的县,百姓依旧沿街乞讨,路有冻死之骨,触目惊心,以往,朕竟不闻也。所以朕不确信,是不是朝廷耗费了千万两白银,全面退出民牧以后,百姓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今夜不是小事。一时间都多少有些噤若寒蝉。

朱厚照有些看出来,“你们都不必害怕。今日朕所说之事,非众臣之过,朕亦有过。刘瑾,你将这道奏疏,给各位看看。”

刘瑾自然知道那是什么,

就是四川那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知县,顾人仪上的。

然此事,牵涉甚广,皇帝,真要如此吗?

“陛下……?”刘瑾跪了下来,“去年,朝廷与鞑靼打了仗,今年小王子说不准便会兴兵报复。而京畿之地,关乎天下,一乱,天下震动啊!”

朱厚照握紧了拳头,催道:“去!朕心中有数。”

所谓皇庄、官庄之事,在明朝中期也算是个较大的议题,许多着名的臣子都给天子上过奏疏要求皇帝退还庄田。只不过明朝的几任皇帝都不理罢了。

但朱厚照并不真的姓朱,他是为了汉家百姓、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才想当好这个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