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作者:不休不修 | 分类:仙侠 | 字数:37.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9章 第三十八 这章明天十二点订阅,防盗。
等级:
学童,童生,儒生,才子,文人,学士,大学士,大儒,半圣,亚圣,圣人。。
重要人设定:
***李玄:穿越而来的,中文系毕业生。
金手指:儒圣星宫,自带诗词文APP。
***李长风:稷下四杰之一,大秦将军,武神,和董仲生策划了天元之变,为的就是迷惑六国,给秦国足够的时间去发展。
李玄之父。
***董仲生:稷下四杰之一,大秦相爷,文官之首,天元之变的主导者之一,儒家当代半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实则是迷惑六国。暗中提出各种政策,让大秦国富民安。
和李长风是至交好友,却一直被世人误解,骂为奸相。
***秦武帝:稷下四杰之一,和李长风、董仲生一同长大,为人英明神武,天元之变中他极力反对,但还是发生了,因此对李风十分在意。
***嬴素:大秦公主,武帝之妹,李长风之妻,天元之变中,为保李玄,以自身之命换李玄之命。
***伍灵均:大秦上大夫,原本是董仲生的老师,不满董仲生的政策,辞官致士隐居,后收李玄为徒弟。
***庄先生:私塾的教书先生,李玄痴傻时心生恻隐,将其留在私塾照看,李玄恢复神智后对他也颇为关照,为人慈和。
***注意:在写的时候尽量将每一个人的特点都展现出来,而不是脸谱式的人物,让读者对人物产生有血有肉的感觉,反派有反派的魅力,正面人物也要有正面人物的瑕疵***
前期剧情走向。
穿越到被人打死的痴傻人身上,恢复灵智后获得金手指和隐藏在体内的神秘宝物,在文庙获得文位后再次遇到了打死前身的几人,从他们身上主角得知是有人故意指使他们做出这件事,而这些人背后的主使是秦朝一位高官,针对李玄也是因为当年的天元之变和现如今的朝廷环境【他是董相一派的人,自以为是核心人员,其实董相早就想除掉他这样私心极其重的官员。】
在得知李玄没死并恢复神智之后,高官想知道李玄身上的秘密,会不断的派人给主角制造麻烦,而李玄在文庙过后,又经过一些事情逐渐将才名打出去【这个剧情里设计一些爽点】从而引起了安宁县大佬的注意。
这人是反对董相政策,本身颇有才能,论实力不仅仅是当一个县令。
朝堂之上,反对董相的人决定做出行动来反击,针对董相以太学学子为主要选拔官员的政策,他们决定从各郡选出旧学的学生,进行精英教育来对抗董相【这个过程中主角脱颖而出,并且拜了一位大佬为师,让高官更不敢随意动他】
顺利拜师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最终李玄进入新建的学院,和这里的学生修行,同时会发生一些事情,让他们。和太学的人产生冲突。【尽量写出新意,不要用俗套的故事情节】
学院里的修行不仅仅是闭门造车,更是要知行合一。旧学将就儒生六艺,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兼修百家,而新学则是主修儒学,对百家不投入过多精力【这里有伏笔,董相创办太学是为了以后让他们发挥奇效】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主角进入朝堂,而董相其实一直都在暗中有意无意的培养李玄【后面主角会知道】,在这个对抗过程中,主角不断成长。
其中还会和其他国家的读书人产生对立【前中期主要集中在稷下学宫。】
【暂定前期剧情大纲,后续不断精修】
七国。
秦楚魏韩赵燕齐。
稷下学宫。
七国交界的地方,是诸多先贤创建的人族学院,培养了一代代人杰。
秦:
九州第一强国,奋六世之余烈,让秦国一步步强大,因此引来了其余七国的觊觎,彼时的秦无法对抗各国联军,万般无奈之下,李长风和董仲生合力策划了天元之变,自断一臂,让六国放下了对秦的戒心,借此暗中发育,为一统人族而准备。
楚:
九州强国,和秦国素来是争锋相对,秦国落寞后,大楚隐隐有九州第一强国的风采。
其他:
其余各国势力层次不齐,稍微弱一些的,选择联合对外。
++++++++++++++++++++++++++++++++++++++++++++++++++++
白鹿书院:天元之变后,太学院弟子可以直接入朝为官,旧学代表创办白鹿书院,但其中弟子为官之道就需要考试,而且需要在求学的时候积攒功劳,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有寥寥几人进入朝堂。
太学院:董仲生提出罢黜百家的政策后成立的学院,从中毕业的学生可以轻松进入学堂。
等级:
人族:
学童:断字(看到这个字会明白它的意思,进而联想到该如何用。)
童生:识文(能够流畅的阅读文章,并明白其表达的意思)
儒生:一目十行(阅读速度极快,看的的时候也会记住理解)
第119章 第三十八 这章明天十二点订阅,防盗。
才子:才思敏捷(对文章的敏感度提升,更能理解圣贤典籍)
文人:出口成章(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具有完善的作战能力,即便无四宝相助,也可以将自身实力发挥出来)
学士:妙笔生花(大幅度提升文章的威力,同样的一首诗,以此能力写出来威力不同)
大学士:过目不忘(大脑被强化到一定程度,记忆力大幅度提升,即便是无意识看过听过的事物也会刻在脑海里。)
大儒:明心证道(大儒是已经走出自己道路的读书人,不会轻易的因外物而改变自己,洞悉本心,坚定无比,朝闻道,夕死足矣,这就是大儒。)
半圣:内圣外王(半圣文位的读书人,其实已经脱离了肉体凡胎,自成一方天地)
亚圣:言出法随(准确的说,亚圣其实和圣人在文位上相差无几,实力接近,洞悉天机,一言一行都皆可成真。)
圣:人族千万年来,若只说圣,便是指孔圣,为人族完善了修行体系,让人族真正的成为九州大族,与妖蛮的战斗中不再处于劣势,同时有教无类,孔子在世时候,妖蛮不敢进入人族疆域一步,实现了短暂的和平,同时妖蛮中也有人拜入孔圣门下,并且袭承了人族对境界划分的称谓,只是略作改动。
文位、功名、文名小解。
文位:
本质是金丹元婴这样的一个境界划分称呼,提升需要文气。
而文气这东西,既可以从天地吸收,也能由读书人自身诞生(需要做文章。)
读书人如果能写出一篇旷世奇作,甚至可以一夜成大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德不配位的情况下,会被文气给撑爆。)
读书人所作的文章经过传阅,可以为读书人赚文气、文名。
文名:
简单理解:不休不修(没有作品,扑街仔一只)————老鹰、卖报等人(畅销作家,白金大神,有作品)。
写的越多越好,文名自然越大。
功名:
秀才、举人、进士、贡士,这是人族国家对读书人的敕封,也是功名,通过科举获取。
举个栗子:张三是才子文位,秀才功名,李四是才子文位,举人功名,那么两个人打起来,必然是李四有优势。
秦国的举人在本国,完全可以吊打他国举人,因为有国运加持,即便去了他国,只要在人族疆域内,功名都会有一定的加持。
但是,如果深入妖蛮或者非人族有主的领域,功名会被压制。
若是无主(比如公海?),不管是哪一方,都没有任何影响。
以上对其他种族同理,只不过他们没有功名,但是也有其他能力来补充。
比如妖蛮皮糙肉厚,自带神通等等。
**其他:
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参考战国七雄),这是人族最强大的国家,其余小国各自找靠山。
稷下学宫:读书人心中圣地,文道执牛耳者,超然于各国又链接各国抵挡妖蛮,各国文庙皆出自稷下学宫,凡人族成圣者自成稷下学宫一员。学宫里有历代圣人留下的宝贝。
文章等级:
才气跃动、泉涌、长虹、贯日。
这是一般文章能够引动才气的等级。
另外,文章还有惊世、千古两个级别,这个已经不仅仅是才气的多少了。
更主要的是文章蕴含天地大道,超越了国家、种族等等限制,完全是阐述天地。
惊世:这种文章一出,整个世界所有生命都能感觉到。
千古:如同能沟通古今般,跨越时空长河。承载千古文章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至宝。简单理解:用传国玉玺在我书上盖个戳,兰亭集序都比不上我这破书。
百家争鸣:
百家归儒,儒归道。
广义理解,百家其实都是融会贯通的,只不过擅长的方向不一样。就像儒家有君子六艺,其实就和其他家的某些地方重叠。
以主角为例子:
他修的是儒家,养浩然之气,但是他有一天喝多了,把清明上河图给画出来的,或者不小心造出了东风十八号,那他是儒家、画家、还是墨家?都不是,依然是儒家,因为这是主角一开始就选择的要成大儒的道路。
其他只不过是才艺,除非他画出清明上河图之后,自己宣布转修画家,又画出富山春居图得证大儒文位,那么可以说自己是画家传人了。
就这种情况,儒家和画家都会觉得李玄是自己人。
这种情况是有的,有些人的大器晚成。
也有例外,比如百家都看不上商家,这里的看不上不是鄙视排斥,而是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一般不会去选择商家。
商家难出大儒。
***妖族等级***
一到七等,对应学童到大学士,以上是大妖、妖王、妖圣对应大儒、半圣、亚圣。
妖族没有出现能够和孔圣媲美的大妖。
妖族优点:数量多,普通的妖比普通人族要强多了。毕竟能生,一窝数不过来。灵智开启后自然就能懂得很多。
缺点:开灵智困难,跟血脉有关,血脉弱的就是普通野兽。
其他种族参考妖族,自有平衡。
然后就是和剧情相关的一些琐碎。
主角肯定是要一步步成长的,他不是天生圣人,说句难听点,这小子要不是我把他写穿越,放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个普通人,除了长得帅,名校毕业,和读者老爷们一样外,其他有啥?
所以他会犯错,会不知道怎么办,尽管他已经很小心的去探索、融入这个世界,但这个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我也可以写主角来了以后什么都会,但这不符合逻辑,尽管我写的或许不是那么好,但作者也要尽量去写的好一点。
另外,如果书中的人物做的事情和大家想的不一样,或者不符合逻辑,请大家耐心一点,或许后面就会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
圣人也好、帝王也罢,本质上还是人心,既然是人,就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就如你我一般,是芸芸众生一员,有七情六欲,有血有肉,不可能说我读书读着读着就变态了。
大儒又如何?就一定是要不食烟火,时刻保持高格调吗?成了大儒就不能光着脚丫子吃大蒜了?
那这大儒成的有什么意思。
大儒只是一个称呼罢了,懂得东西会多,不见得B格会升。
不然为什么会有土大款这个称呼呢。
如书中的柳惊龙,嫉恶如仇,快人快语,就算是面对秦王,他照样有什么说什么,一言不合,敢拔剑。
是他不尊重秦王?想造反?粗俗?
当然不是,他是兵家大儒,这就是他的道,世间万千不平事,道理说不通的话,那便一剑斩了。
当然也不会是瞎鸡儿乱来,而是特定的场合。
以上就是关于书中一些说明,如有不妥之处,大家说出来,合理的,作者会慢慢修改更新讨论,不玻璃心,也希望能将故事写的更好更完善。
当然,乱喷的话……emm,十年祖安手艺人欢迎对线。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作者君码字去了。
所有以上,因为今天晚上我喝多了,是在不想码字,又不想失去这个月的全勤而发上来的,明天我发了以后,五千保底,绝对不亏,抱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