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在东汉末年
作者:一眼燕云 | 分类:历史 | 字数:55.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章 白马寺
“这就是洛阳?”
空中俯瞰整个洛阳城,才会感受到古城池的巨大。
站在云头,黄叙有些激动。上一次,他距离洛阳城很近,但是与父亲分道扬镳,并没有进入洛阳城内。
云头之上,除了黄叙很是激动之外,其余人神色各不相同。
特别是窦妙还有刘氏,神情极为复杂。当初她们在这里享尽荣华富贵,也在这里失去所有...对于这座城池,她们其实并不愿意来此。
“有什么好稀奇的?”
窦辅曾在这里生活过,虽然很多事情记忆不深,但是毕竟曾经是大将军窦武之孙...
蔡邕还是盘膝而坐,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如果是以往,他对于着书立传,传承文学极感兴趣,现在,他对于练气,对于修道,几乎已经痴迷。
体内气流流转不休,每壮大一分,都是满满的收获的喜悦。
黄叙撇了撇嘴:“你们都曾在这里生活过,自然对于帝都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对于我们来说,洛阳就如同传说中的天宫,是富贵之地...如果不是师祖,我们这些人,想来一次洛阳,将是何其艰难...”
窦辅纵然聪慧,也无法理解黄叙这种感慨。
道明俯视着洛阳城,神情也颇为复杂。
洛阳城,成为帝都,就是从东汉开始。当年刘秀起兵,争霸天下,当初观中未稳,也因当年王莽顺合天下儒生的要求,把洛阳定为东都。
刘秀也正是因为考量天下儒生的态度,把洛阳定为国都。
如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东都洛阳已经人口百万,成为天下的经济政治中心,洛阳城的规模,也一再扩建,如今单单城墙周长就有十几千米...
道明驾云,从洛阳城上空掠过,并没有停留。
繁华的洛阳城,还能繁华多少年?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洛阳城还是难免一场大火,毁于一旦。
“师祖,咱们不去洛阳城?”
祥云飘过洛阳城,并没有停留,黄叙略有些失望。
“现在不去,有时间你们可以去逛逛...”
道明俯视着大地,没一会儿,祥云速度慢了下来。在一处无人的地方,停了下来。
“铛铛...”
远处钟声阵阵,悠扬而恒远。
众人都很好奇,道明带着他们来这里究竟为了什么?
道明也不解释,信步而行。不过半刻钟,来到一座寺院门前。
“白马寺?”
蔡邕首先皱了皱眉,作为本土黄老学说的兴趣者,对于这些域外宗教,蔡邕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还有些排斥。
于吉还有许邵,也是皱着眉头。
他们是修道者,对于这一群光着脑袋的人,也极其强烈的排斥。
“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应损伤...”
蔡邕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些外来宗教,岂能在这里扎根?他们说,头发是三千烦恼丝。可是,咱们也有孔圣人,也有老子...他们都是圣人,不也是带着头发修行吗?”
道明没有回应,而是看着白马寺,脑海中回忆起关于白马寺的一切信息。
白马寺兴建于汉明帝时期,如今恰巧百年。
白马寺占地面积不小,乃是一座官办寺院。前世作为修道者,今世作为修道者,道明对于佛门,始终抱有一种不经意间的排斥...
不过如今,随着修为境界越来越高,道明反而有些看开了。
万法修行,殊途同归。
道门与佛门为了传教,吸收信徒,必然会走向对立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道明看了一眼众人,笑道:“佛法贫道也很好奇,是以才会来此...”
不仅如此,记忆之中,当董卓乱洛阳之时,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以坚壁清野,切断洛阳董卓供给为由,把洛阳城周边的村落付之一炬...
白马寺就在这范围之中,也完全被烧毁。
白马寺被称为华夏第一寺,华夏佛教祖庭、释源之地。
道明没有说谎,他对于佛法,还真没有涉猎过。前世就是道士,自然不会去学习佛法,而是学习道经。
来到这个世界,道明还是第一次来到寺院。
对于佛法,道明还真的很是好奇。
一行人到了寺院门前,一位小沙弥正在扫地。看到道明等人,微微一愣,随即单手竖于胸前:“阿弥陀佛,施主是来敬香的吗?”
“福生无量天尊...”
道明打了个稽首,微笑道:“告诉你们住持,就说道家道明,来此探讨大法...”
“道家?道明?”
小沙弥丢掉扫帚,转身就往寺院内跑。
这种动作,让道明等人也感觉到错愕。
道明微微皱眉,也明白这其中典故。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直都是受到本土传统观念的抵制,也受到本土宗教的抵制...
而佛教传承了近百年,依然还仅仅是在洛阳一带修行,并没有推行全国。
道门如今还没有形成,修道者一般都是被称为方士,自称道家之人。道门的出现还要在数百年后...
“铛...”
白马寺内,钟声悠扬,连续敲响十二响。
紧接着,就看到白马寺的大门大开,一群僧人,在一位老和尚的带领下,快步走来。
道明远远看去,脸色微动:“佛法,或许有可取之处!”
来的和尚足足上百人,为首几个身穿袈裟的和尚,特别是为首的那个老和尚,已经隐隐有了迈入筑基境界的修为。
其余几个和尚,练气一重天到练气四重天不等...
除此之外,其余的和尚,大多眼睛明亮,少数还有太阳穴高高鼓起,手掌手背满是老茧的武僧。
“白马寺欠缺机会,要是有机会,必然能够迅速的把宗教席卷天下!”
这一群和尚,佛法修为暂且不论,白马寺百年积累,的确不容小觑。不过东汉末年,佛教并不显化,直到三四百年后,南北朝时期,佛教才是最兴盛的一个时期...
“南无阿弥陀佛...”
老和尚身体矫健,步履沉稳,很快就跨出了院门,离着老远,就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道明真人原来,我等有失远迎...老衲广法,见过道明真人...”
道明还了一礼,打量着广法。
佛门弟子的辈分,要在元朝时期才逐渐形成森严的制度。如今佛门弟子,并没有辈分,法号也不统一。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前来叨扰,道友莫怪...”
道明面带微笑,轻声说道:“天下万法,殊途同归。佛教传承,或许也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