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红人
作者:居庸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40.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6章 语出惊人
不用说,见钱眼开的严立新就将一千两白银顺入腰包,余下的二百两,另作处理。
发了横财的严立新心情大好,嘴里哼着小曲,摇头晃脑的,做事无比开心。
他仔细回想,发觉这次发财有赖于郑封和郑颜二人,感觉若不奖赏郑封二人一些什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天啊,他贪污这么多银两,还讲良心,良心早被狗吃光了。
想来想去,他打定注意,就派人去找罗齐石。
刚刚到家的罗齐石见到衙役又闯进家门,心里惴惴不安,以为县尊反悔,改变了对他的惩罚方式。他怀着忐忑之心,再次来到县衙,一进门就给严立新跪下了,口称小人有罪,还请大人饶命。
严立新不咸不淡道:“起来吧。”
罗齐石只好起身,站在大堂上手足无措,不敢与严立新对视,只敢看自己的脚尖。
严立新不说话,罗齐石也不敢吱声,大堂上一片死寂,气氛越来越压抑,仿佛一座大山压在罗齐石的心头。
过了很久,严立新才徐徐道:“再次招你过来,是有事吩咐你。”
“县尊有何吩咐,小人按县尊吩咐去做就是。”
“你最后一次以商会会长的身份,向南召县商会会员发通知,通知他们三天之后,在迎春楼开商会,商议新会长人选。这个会议,本县也要参加。会后,你将余下的会费交给新任会长,你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是,县尊大人,小人照办就是。”罗齐石乖乖地回道,不敢有半句怨言。
严立新轻描淡写地说的余下的会费,他心里雪亮雪亮的,肯定不包括他们贪污的银两。至于那一千二百两银子哪里去了,他用大拇脚指思考,也知道是羊入虎口,被严立新给截胡了。
在南召这一亩三分地儿上,他贪污不行,严立新贪污就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权力在手的好处。难不成他还敢到其他地方告严立新贪污?借他水缸粗的胆量,他也不敢那样做。
三天后,迎春楼,商会会议准时召开,参加会议的商户二十余人,摆好了满满三大桌酒菜,众人围桌而坐,谈笑风声。
只有一个人坐在那儿哭丧着脸如丧考妣,这个人自然就是商会会长罗齐石。
郑封和郑颜当然也在场。
县尊严立新也拔冗参加。
当大家看到一身崭新蓝色官袍的严立新也赶来时,顿时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说话了。
严立新满面春风,冲大家抱手致意:“大家伙好啊,今天大家难得地都到齐了。今天本官愿意与民同乐,还请大家不要拘束,放开言路,有什么想说的直管说。”
虽然他让大家放开了直说,也无人敢在他面前大放厥词,桌间气氛仍旧安安静静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放下筷子,静候严立新发言。
严立新站起来,面对大家道:“商会的发展,本县向来十分重视,因为它昭示着本县经济的繁荣,商户的发展与否。这些年来,在罗会长的大力支持之下,商会发展欣欣向荣,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随着罗会长年事己高,他感觉办事力从不从心,遂生退意。今天召请大家来参加这次会议,就是想聚众商议新会长之职之事。大家放开胆量,有啥说啥,不要有所隐瞒。”
事前得到消息的一些商户,知道这次开会就是商议新会长,听到县尊发话,大家小规模地议论起来。
郑封与郑颜坐在一起,也与身边人小声交谈着。身边的人年龄都在三四十岁,看到两个小孩子子坐在他们其间,心里都感到有些意外。
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商业这行当要的是经验,年龄太小了,恐怕玩不转吧?
所以,郑封和郑颜身边的商户在交谈时,隐约流露出对二人的不屑一顾的神情。
十七岁的郑颜好说些,他身子骨发育得高高大大的,和成人相差无几,嘴唇上生出一层细密的小绒毛,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他二十岁了。
郑封只有十四岁,脸上尚带有婴儿肥,真正的属于胎毛未褪。郑封无论说什么话,不管重要不重要,是否有见识,其他人听了都是哦哦哦地敷衍,不把郑封的话当回事儿。
这搞得郑封有些郁闷。
郑封知道,在自己和郑颜告状下,商会会长才更换人选。虽然县尊极力替罗会长掩饰,声称他是年龄大了,不适合担任会长之职。别人不了解这点背景的猫腻,郑封却知道其中原因。无非就是他手脚不干净,搬砖砸了自己的脚。
这次改选新会长,绝不能再犯前任的错误,这点尤其重要。
可是,郑封首次参加这种商会会议,与大家都是陌生的,不认识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推荐熟人郑颜当选以外,郑封无法决定选谁更合适。
郑颜才十七岁,太年轻了,资历尚浅,肯定不合适当会长。
这么大的一件事,自己竟然无法插嘴,无法提出更好的意见,这令郑封有些犯难,有些不爽。
大约半个时辰,大家议论结束,共同推荐出一位粮食行的掌柜,他姓董名标,四十岁左右年龄,身材短小精干,两只眼睛特别明亮,皮肤虽然有些黝黑,但神情无比精干,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是精明人。从而令人心生敬畏,不敢轻易惹毛他。
由他担任会长,会带领大家越走越好。这样的人担任会长,大家都放心。
县尊看到董标时,也非常满意地点头,问了他一些问题,他都对答如流,一点也不怯场。
“你若当选会长,你怎么带领大家共同发财?”县尊问道。
董标站起来,冲大家施了一礼,然后回道:“带领大家共同发财,无非就是三个方法,第一拓宽人脉,第二拓宽销路,第三节约成本。其他行业我还不太了解,不敢大放厥词。就粮食行业来说,无非就是多跑一些路,多费一些口舌,多看多比多用心。”
这些经验之谈,不仅是粮食行的经商秘诀,也是其他行业的经商圭臬。大家闻言无不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