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红人
作者:居庸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40.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6章 郑家菜园子
虽然心情不爽,严立新并没与郑封这样的孩子计较,而是勉励郑封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为家乡争光,也为家族争光。然后又让郑封找县丞萧家逸,所要店铺已经定好,这事交给他去办。
辞别县尊严立新,郑封找到县丞萧家逸。他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长圆脸型,眉目和善,面带招牌性微笑。得知来要店铺的人是郑封,他就知道,郑封就是前两天来县衙闹事的村民之一。
县尊已经发话要给,又知道郑封等人比较凶悍,他深知得罪不起,便笑脸相迎。谈了一会儿话,他指派一名衙役,带领郑封与郑辫一起去东市。
在这名衙役带领下,二人找到市场管理者,拿到一把半旧的铜钥匙,感谢他之后,便转身走向自己的店铺。
市有两个大门,东门和北门,市里分东、西、南、北四大块,东边是卖家畜类,南边是卖粮食类,西边卖油、盐、酱、醋、茶、酒类,北边卖菜类。每家的店铺掌柜都卖力地吆喝,恐怕自己的生意不够红火。中间两条通道,呈十字交叉,通道上许多居民正在买心仪的东西。
根据郑封的要求,县丞给郑封靠北门的地方谋了一家店铺。来到店铺前,郑封见自己的店铺面积约有十五平,与左右两家店铺相比,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大小适中。
关键是位置好,靠近北门,客流量大,生意自然红红火火。郑封见了很高兴,感谢衙役一番。
脸色冷冷的衙役,将郑封父子带到地方,就原路返回了。
郑封打开房门,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倒是有一股浓重的腐败的菜叶味迎面扑来。郑封知道,这是上位店主卖菜留下的味道。现在他腾空店铺,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因为店内异味较大,郑封打开门就没关上,径直走进去,用自己的步子量了量店的大小,果然如自己猜测一样,长五步,宽三步,共计十五平米。
父亲郑辫见到店铺喜不自禁,乐乐呵呵地与左右两边的邻居店主打招呼说话。两名店主见父子二人打开店门,知道新店主来了,也欢迎二人来做生意,还问二人经营什么生意。
郑辫沉思一会儿,没有告诉他们,只是笑呵呵说,将来会知道的。那两名店主见打听不出来内容,就自忙自的生意去了。
郑辫走进店里,问郑封:“这是咱们的店了?”
郑封点点头:“是咱们的了。钥匙不在手里拿着嘛。”
郑辫:“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郑封心说:如果不带村民大闹县衙,产生的恶劣影响威胁到县尊严立新的官位,他如此用心帮自己搞到这家店铺?权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能办事。对父亲这种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来说,可不就是像做梦一样,梦想成真么?
郑封站在门口问父亲郑辫:“从今天起,这铺子就是我们的了,如假包换。铺子必须有名字啊,你想给店铺起什么样的名字?”
郑辫想了想,摇头道:“我大老粗,不认识字,哪会起名字?当年给你起名字,还是请闻先生帮忙。要不然,你给想个名字吧。”
郑封也不客气,信口说道:“咱们姓郑,这铺子必须带郑字。咱们将来是要卖蔬菜的,我想就叫‘郑家菜园子’吧。父亲认为这个名字如何?”
“郑家菜园子?”郑辫喃喃自语几遍,若有所思道:“名字是好听,我们只卖两种菜,称不上园子吧?”
郑封呵呵一笑:“名字嘛,就是给人叫的,叫习惯了,自然就记住了。至于卖什么东西,并不十分重要。我们卖的东西,在这个市场,甚至大明所有市场都是独份。难道我们叫作老郑独家菜园子不成?”
郑辫:“不行,不行,老郑独家菜园子这名字太长了。”
“那就叫郑家菜园子吧,以后若想到更好的名字,我们还可以换回来。”郑封说,“这个招牌,回去以后,请闻先生执笔,帮忙写一下。”
郑辫连连称是:“好的,好的,闻先生学问大,请他帮忙,再合适不过。”
开门时间久了,店铺内的异味散去大半,只留下若有若无的味道。郑封锁上门,与父亲郑辫一同返回郑家庄。
下午,郑封与父亲用刨子刨光一块木板,摸上去光溜溜的不挂手,然后抱着木板一起来到私塾,请闻先生写招牌。
闻先生欣然答应,准备好笔墨,就开始写起来。写字的间隙,闻先生问郑封,还回不回来读书。如果回来读书,和以前一样,学费照免。
郑封将师爷在县学分给自己一个名额的事情告诉了闻先生,闻先生闻言心有不甘。他知道郑封是聪明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一直在他的私塾读书,将来金榜题名时,郑封自然而然想起蒙学时受到谁的教诲,对闻先生来说,这无异于扩大影响力,会源源不断地招徕学生的。
在县学教学的师资,一般都由考中举人的人担任,而闻先生一生没有中过举人,只是一名秀才。论师资力量,县学确实比私塾强上不少。
郑封进县学,等于攀上高枝,闻先生不会一棵树上吊死,非要留下郑封不可,便勉励郑封到了县学不要贪玩,多读圣贤之书,将来光耀门楣。
郑封连声感谢闻先生好意提醒。
写好招牌,字迹上的墨还没有干,闻先生把招牌放在院子太阳下晒干,就让郑封拿走了。自然的,郑封没让闻先生白忙活,给他留下几十枚铜钱做酒资。
手里拿着铜钱的闻先生心中无限失落,为失去一个好学生遗憾不己。
第二天,郑封带上招牌,与父亲一起来到东市,将招牌挂在门楣上,同时点燃一挂鞭炮,等于是开业大吉。左右两家店主发现,父子二人只是带来了招牌,店内还是空的,免不了又纳闷二人究竟做什么生意。
放完鞭炮,二人冲左右两个邻居一抱拳算作回礼,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扬长而去。
到了郑家庄,郑封找到爷爷郑绳,让他找来一些砖块,准备拉到东市自己的店里,垒一个火炉。爷爷问他垒火炉干什么,郑封笑而不答。
老头子问得急了,郑封笑道:“爷爷,你年龄大了,地里的农活已经不适合你干了,我给你找了一个轻松的活,比种庄稼更赚钱,你愿不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