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草原为王
作者:梦里捉鬼 | 分类:历史 | 字数:94.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9章 大军出征(今日有事只有一章 抱歉!)
大明崇祯十年,六月十五日。
开封城外,战鼓震天,号角长鸣,旌旗林立,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方阵,宛如黑白相间的海洋,让人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冲天的肃杀之气,让四周的百姓和商人都是为之震颤。
整整十万甲胄齐全,训练有数的大军,无论放在哪里,只要集结在一起,给人的震撼都是巨大的。
高大巍峨的城楼上,赵锐一身银白色的甲胄,腰系宝剑,大红色的披风,迎风呼呼作响,好不威风。
一旁的张嫣和钱谦益,早已被这一幕,弄得心神恍惚,与张嫣脸色煞白,心情沉重不同的是,钱谦益肠子都悔青了。
若早知道赵家军这般威武雄壮,当初他哪里还会当南京那什么兵部尚书?又哪里会装矜持犹犹豫豫?
怕不是赵锐来南京的第一天就偷偷去拜访了,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而应邀前来的各方商人与河南山西两地的文官,却是都在心里开始盘算。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时,战鼓声戛然而止,赵锐踏前一步,扫视着一个个军容整齐的方阵,心中也是澎湃万分。
这是他亲手缔造出来的一支军队,只属于他的军队,不会比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逊色的绝世强军。
“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重现中央之国辉煌的时候到了!”
“让异族闻我中华之名丧胆的时候到了。”
“中华万岁!”
“赵家军万岁!”
赵锐的呐喊,就如一枚火星丢进了一座装满热油的大湖,瞬间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几十万人的齐呼声,响彻了这方天地,汉唐尚武之风再次重现在了这片大地。
“出征!”
待声音平息,赵锐锵地一下拔出腰间的宝剑,剑尖直指苍穹。
呜呜呜…
咚咚咚…
号角再次长鸣,战鼓再次擂响,一面面军旗开始移动,一队队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北而去。
“娘娘,再给你一次机会,当真不留在河南?”
赵锐转头看向早已呆若木鸡的张嫣,他又不是真的要张嫣和他一起出征,所以扣在河南和身边没多大区别,就是去山西也行。
“你要本宫失信于天下吗?”
张嫣反应过来后,顿时没好气道。
“我这不是听说,陛下在京城差点将皇宫都拆了,还放言要和我决一死战,担心陛下想不开吗?”
“你若真有这份心,就让本宫现在就回京!”张嫣狠狠的蹬了过去,虽然她早已写密信,将事情能利弊,向陛下说清楚了。
但陛下的脾气她太了解了,还真有些担心他会沉不住气,恼怒之下不顾一切的带兵拦截。
“那就算了吧!”赵锐有些歉意的道,短时间内他是绝不会放张嫣的。
这妞的心思他太清楚了,甘愿为质,也要换他出征,不就是想着他和皇太极拼个两败俱伤,好让崇祯坐收渔翁之利。
但事实是,他同样想凭借荡平建奴的大胜之威,问鼎天下,届时,他相信天下百姓应该不会再骂他了吧?
“那你还啰嗦什么?走吧!”
张嫣一拂凤袍,就欲转身下楼。
“娘娘你去哪里?”
“不是出征吗?将士们都走了,你这个主帅还赖在这里干什么?”
“娘娘你急什么?这可是十万大军,三十万民夫,车马辎重无数,大炮数百,没个两三天休想渡过黄河,所以咱们还是回去打麻将吧!”
赵锐翻了个白眼,自顾自的将披风解下,又连忙招呼待卫过来帮他卸甲。
六月的天可以说是最热的时候,这盔甲穿在身上简直是要人的命,尤其是那件拉风无比的羊毛披风。
张嫣一呆,显然没想到光出征,就整整需要三天,她还以为现在就要走,害得她白忙活了一个上午。
城外大军源源不断地向岸边汇集,竟然有序的通过早已搭建在黄河上的三座浮桥。
而他们的主帅,却在王府内穿着单衣,一手啃着西瓜,一手摸麻将。
直到第三天,才率领亲卫营出城,张嫣的随行车队也是大小数十,宛如搬家一般。
“若这浮桥能一直存在,倒是今后车马极为方便,可惜用完之后就要拆了。”
见自己的凤辇,都可以直接驶上浮桥,还非常的平稳,抵达另一边桥头后,张嫣不由的回过头感慨道。
“娘娘看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在这黄河上架一座水泥大桥,让这滔滔的黄河再也无法成为天堑。”
“那本宫倒是拭目以待了。”张嫣点点头,有太原汾河的那座大桥做样子,倒也不认为他在吹牛。
随着赵大帅渡过黄河,此次出征的军队后勤人员皆已抵达了北岸。
望眼望去,官道两侧,大营连绵上百里。
傍晚,中军大帐,赵大帅第一次点将议事,足足来了三十多位少将军,帐中可谓是将星云集。
可事实是大多都是一些二十多岁的青年,三十多岁的大汉,除了钱谦益死皮赖脸的要来,没有一个老者。
这次战兵虽然只有两个镇,八个独立营,一个骑兵营共十万人。
可征召的民夫匠人却足足有三十万,大小车辆几万,粮草整整百万石,可供四十万军民吃一年了。
这些民夫全部都是从修建运河当中的几百万劳工抽调而来,全部是光棍壮年男子。
之所以这么兴师动众,那是因为到时候这30万人是要在东北安家的。
而宣府同样还有20万民夫,以及无数的粮草辎重。
四十万人马,光行军就是个巨大的挑战,这次议事主要就是安排怎样行军。
首先确定每日行军40里,骑兵营作为开路先锋,探查大军方言百里所有动向。
然后组建两个前军,由四万辎重兵和两个独立营组成,负责搭桥,挑选营地,搭建营寨,埋锅造饭,清晨出发,中午就开始停下来。
两个前军轮流操作,一个向前搭建,一个殿后,确保主力大军和民夫日行40里。
一项一项的事情交代了下去,上百名新军参谋各司其职,确定好大制的方略后,赵锐就没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