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336.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8章 劫富济贫、雁过拔毛
这样的训练,罗信进行了将近十天左右,直到他满意为止。
而接下来,罗信则是对他们开始进行体能训练。
本来罗信想到了器械训练,但是这里条件并不允许,而且眼下新军还掌控在侯定文和刘承教手里。
这段时间,罗信总算是将新军的势力分布掌握清楚了。
新军眼下有六个团,罗信这个“囚徒团”不算,侯定文这个都尉手里有一个直系团,从校尉到火长,都是侯定文自己的人。另外,刘承教和李墨这两个副都尉都接手两个团。
罗信通过自己手底下那个高瘦的男人打探得到的消息,刘承教下属两个团的旅帅,一个属于刘弘基派系,而另外一个则是长孙无忌的人。
李墨这边更是复杂,有李积、程咬金、尉迟恭,甚至还有申国公高士廉的人。
越是这样,罗信就越感觉到这支新军应该非同一般,否则小小一支千人部队,不可能有这么错综复杂的势力网。
林小七还告诉罗信,除了他们,别人基本都是各势力抽调出来的精兵,基本都不需要训练,他们直接就可以上战场,而且很多人手上都染过敌人的鲜血。
越是如此,罗信对着一帮囚徒的训练就越狠。
不过,罗信并没有将压箱底的训练方式拿出来,毕竟四周耳目太多,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学过去,所以他还是留了一手,不,应该说留了好几手。
罗信的狠劲也只有用在训练上,一旦训练结束,他跟他们几乎同吃同睡。
男人之间要建立友谊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特别是枯燥乏味的军旅生活。
如今,罗信已经能够完全叫出这两百人的名字。
从来没有一个上官能够完全叫出自己士兵的名字,别说是士兵,就算亲兵也不可能完全叫出来,但是罗信做到了。
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下来,这些囚徒们对罗信是心服口服。尽管训练很苦,但他们越到后面,就越没有怨言。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就算他们曾经是作『奸』犯科之辈、偷鸡『摸』狗之流,但他们毕竟没有犯过真正的大错,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受人蛊『惑』,总之这些人在罗信眼里是越来越可爱,因为他们很单纯,也很直接。
以至于他们对罗信的称呼也从“旅帅”,慢慢变成了“头儿”。
这一声“头儿”虽然匪气十足,但罗信很是受用,因为这表明,这帮兔崽子已经完全接受罗信了。
不过,这个一个多月来,有一件事一直让罗信很郁闷,那就是从开始到现在,他的士兵们没有一人穿着铠甲,同时由始至终他们都未曾拥有过一件像样的武器,手里头拿着的都是用木刺。
期间罗信多次去找侯定文反应,而侯定文则是各种借口。
追其根本有两个原因,第一自然是这些囚徒的身份,就算这一个月里没有一个逃兵,而且他们也表现的十分听话,但他们的身份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无论是对于侯定文来说,还是在军营其他人眼里。
第一个理由倒还好说,罗信甚至可以直接进城找程咬金,或者李积解决。
但是第二个理由就比较蛋疼了,那是因为别人的装具都是自己准备的。他们大多本身就是其他队伍里转过来的,自身就有携带装备,就比如侯定文那一团的骑兵,他们的马匹、马鞍、马鞭都是自带的。
再加上他们本身都是军户,军户可以在市场上定制、购买兵器,但普通人却是不行,更别说是囚徒了。
想要从囚徒变成士兵,仅仅靠嘴巴上说是不行的,必须要来一场硬仗。
不过,这几天罗信却是嗅闻到了一种异样的味道。
此时罗信就站在自己营帐外,抬头看着天空云层乌压压地飘『荡』而来。
罗信转头看向旁边的祁高杰,问:“杰子,小七去哪了,从刚才就没有看到他?”
一直以来,罗信都以为林小七只是一个普通收集情报的人,结果祁高杰告诉罗信林小七是个贼,当然他的专业不是采花,而是劫富济贫。
罗信的队伍里有八个偷子,余外那七个偷子都知道林小七的名号,却从未见过这人,林小七在江湖上人送外号“雁过拔『毛』”。
这个“雁过拔『毛』”眼下的还没有“贪小便宜、贪财”之类的延伸意义,讲究的就是林小七轻功高超,来去如风。
不过,说起来林小七也的确适合“雁过拔『毛』”的称号,他在很多时候也的确喜欢贪小便宜。
由于手底下一共有200名囚徒,罗信索『性』破天荒地设立了四个队正,祁高杰就是队正之一。
祁高杰毕竟曾经是不良人,在衙门里当过差,他为人比较严谨,做事认真负责,而且祁高杰功夫也不错,罗信的那些训练对于他而言就跟玩似的。如果不是罗信自己权限太少,职位太低,给祁高杰封个旅帅都不为过。
不远处的祁高杰正在研究记下来的训练方案。
通过这一个月左右的训练,祁高杰也已经逐渐熟悉了罗信的训练方式,罗信告诉他还有很多训练方式和技巧都没有拿出来,只是偶尔传授一两招,让祁高杰他们四名队正各自分开对他们的士兵进行训练。
听到罗信的文化,祁高杰当即站起身,对着罗信说:“旅帅,小七刚才说外边好像有什么情况,出去了望风。”
“情况?”罗信眉头皱了皱眉,下意识地说,“能有什么情况,这眼瞅着马上就要过年了,而且外边天寒地冻的,我连训练量都要减少了,谁会在这个时候蹦跶?”
话是这么说,但罗信还是下意识地朝着侯定文所在的主营帐方向看过去。
一直以来,罗信都对李世民突然组建这么一支新军感到十分奇怪,他认为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自幼从军,对军队恐怕比他自家的后宫还要清楚。皇帝在这个时候组建新军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明年攻打高句丽做准备那么简单,毕竟高句丽乃是一个国家,而且程处亮说过,高句丽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特别擅长游击战,战斗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