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贞观毁修仙
作者:聿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33.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七章 演技的最高境界是活在戏中
“羽林卫骑曹参军杨宽,奉圣人之命,为孙真人送些药材。”
日上三竿,李恪刚刚放下了书简,就听见大门外传来一个粗豪的声音,就是那个前天刚送他上山的百骑头头。
然后李恪推开书房的门往前院去,就看见杨宽带着人,正一箱一箱地从马匹上往下卸东西,没办法,孙药王这个地方太偏,马车上不来,不过好在还能用马。
来的人有足足有十个,倒不是罐头打扮,不过横刀硬弩倒是带着的;马匹足足三十五匹,每一匹马上的东西哪怕不多,和在一起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本王不记得曾向父皇讨要些甚么……”
李恪张了张嘴,看着同样有些发呆的明珠,又扭头看了看正在卸货的杨宽,有点儿不知所措。
那封家书就是昨天晚上发出去的,他很确定自己没有在里面抱怨山上苦寒之类的话,怎么就突然被赏赐了这么多的东西呢?
“近日北地诸多小部族来长安朝贡,送了不少能入药的,太医署一时间难以分辨其药性,故此派我等前来,让孙仙长掌掌眼。”
杨宽诚惶诚恐,他也是世家出身,能混到百骑里面,脑子也不是不好使,虽然杨妃亲自嘱咐过他,但是给蜀王送用度这事儿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圣人关爱诸王这是美谈,但太过溺爱,很容易被朝中御史喷不说,还容易给孙药王留一个不好的印象,所以量不多的药材,那必须是拿到主要位置来说。
“唔,这里的几样药材,的确是这里没有的,最起码予没有见过。”
看着一个百骑的壮汉打开的箱子,明珠一双大眼睛眨了眨,瞬间如同加了特效一样,布灵布灵的那种,“药性尚不好分辨,须得等师父回来才是……”
李恪也上前瞅了瞅,不过明珠不认识的,他自然也不可能认识。上辈子为了医科生前任,他全在看胸外科相关的论文,了不起看几眼研究唐氏缝合之类手法的论文,药学上他除了知道头孢就酒立马送走之外,知道的真不多。
“圣人有言,若真能有些用处,可解民间疾苦,自有椎场从北地赎买。”
杨宽松了口气,然后给李世民戴了个高帽,加了特技那种,很酷很炫。
“圣人仁心,予代师尊先行谢过了。”
明珠很雀跃地点点头,“待师尊回转,予会禀明的。”
李恪瞅了瞅明显在飚演技,而且演技不大到位的杨宽,再看看当真了的明珠,心里叹了口气,孙药王在秦岭里面漫山遍野地打转转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扩展一下药材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解民间疾苦嘛!
要不是早年间的几个徒弟被征辟下山,莫名其妙死在政争和兵灾里面,让本就是官宦出身的孙药王对俗世心寒,他大概也是不介意的混个郡公国公的头衔,然后让太医署的大夫们给他打打下手。
“这里还有些许用度,是杨妃娘娘嘱托臣给殿下带来的。”
杨宽看着明珠去安顿药材了,扭头对李恪说道,“娘娘只怕山上寒冷,殿下再受了风寒,故此吩咐下人连夜准备了这些。”
“三天两上太白山,倒是辛苦你了。”
杨宽到底也是弘农杨氏之后,多少能和自己搭上点儿亲戚,所以李恪并没有拿捏什么架子,“本王的丹房在何处,你也是知晓的,让人去放稳妥也便是了。”
嘴上吩咐着,李恪心里却在寻思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演技常态化。
杨宽作为一个百骑的校尉,虽然平时跟皇帝见面的次数能比寻常的五品朝臣要多,但他是个武将出身,一个武将,能把常态化的演技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上太白山见自己的时候,都在时刻演戏,仿佛整个人活在戏中一般,这是不是说明……
不带着一个面具,在大唐朝廷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没办法吃得开、走得远?
“唉,你说天天这么演,天天这么演,累不累呢……”
李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背着手看了看瓦蓝瓦蓝的天空,默默地感慨了一声,并且放弃了短时间内寻找答案的想法。
然而李恪没有答案,不代表其他人没有答案,将作少监阎立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干脆,很坚决,很斩钉截铁。
“非但不累,老夫还乐在其中!”
下了朝的阎立德,袖子里塞着那张李恪画的示意图,几乎是一路小跑回了将作监,直接找来了当值的大匠,将那示意图塞了过去。
“少监,此物是……”
大匠看着风风火火的阎立德,其实是有点儿懵逼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俩虽然都在工部和将作监打转转,但诗书传家的牲口能和他们这样的工匠一样?平时都是斯斯文文的,今天这样很是反常。
“你且看看,用最短的时间造一个出来,试试成效如何。”
阎立德压抑着兴奋的语气,“此炉灶乃是蜀王于太白山上所造,老夫观之,可推而广之,使百姓得利。”
“蜀王?太白山?”
于是大匠就更懵逼了,蜀王李恪他知道,住着当世广成孙真人的太白山他也知道,但是这俩都是医生,和匠人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发明创造了呢?
“莫要多问,莫要多问。”
阎立德摆摆手,“那黄泥想要干透还要写辰光,调集些会操纵火焰的匠人罢,老夫今日就要知晓功效如何,比之寻常炉灶能节省多少的薪柴。”
“喏。”
大匠虽然也是官儿,但比起阎立德这种诗书传家的斯文人,还是差了点儿档次的,所以也没敢顶嘴,拿着图纸就下去了,叫来一帮匠人,开始分工。
秦朝那套早期流水线制度虽然早就不玩了,但大唐将作监也不是吃素的,几个能工巧匠开了个小会,一人管一堆,很快就把垒灶的东西准备好了。
和李恪那种还要漫山遍野找石头的招数不同,将作监别的没有,石料多得是,上好的石材切下来直接就可以用,弄点黄泥拌上干草,照猫画虎,不多时就搞出来了,然后会玩火的加速一下风干,不到一个时辰,一个崭新的炉灶就出现了。
“快,试试。”
这个大匠也没敢耽搁,连声吩咐,然后上好的柴火就塞进了灶膛,茅草引燃,铜釜往上一架,开始烧水进行测试,另一边还用老式炉灶弄了一锅水,做对比实验。
然后拿到对比数据的大匠连手上的黄泥都顾不上洗了,直接跑去找阎立德,大声呼喊:“少监,大功德!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