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弃妇养崽日常
作者:杜十一 | 分类:古言 | 字数:62.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八章 泥石流
自从发生上次萧氏下药时间,樊雾笙现在走呀村里还是能听见村里人长舌妇的嚼舌根,每次听到樊雾笙就瞪回去。
什么叫勾引萧氏那个蠢儿子?就算将他送过来给她当奴隶她都嫌弃,好吃懒做,成不了大事。
看着外面阴沉下来的天空,樊雾笙就比较纳闷这几天的天气非常差,都下了三天的大雨了。
“最近天气不好,你就别出去打猎了。”樊雾笙告诉墨闻寮叫他别出去了。
墨闻寮自然也听她的话,去木匠铺帮忙去了,木匠铺里有大娘一家,林菲菲一家,还有其余两家木匠,都姓李。
“下雨了……下雨了……”鹦鹉欢欢在笼子里边飞边跳。
樊雾笙听到这话之后,围着笼子看啊看,她发现最近这欢欢说话还比较勤,现在还会说下雨了,看来这只鸟还挺聪明。
“娘亲,欢欢又说话了。”小成听到欢欢的声音,高兴得抱起笼子转圈圈。
樊雾笙摸了摸他的头,窗外也下起了大雨……
“砰……”外面天空响起了雷声,吓得小成大跳,鸟笼中的欢欢被吓得在笼子得飞来飞去。
“好了,别怕,娘亲在这里。”樊雾笙将小成手中的鸟笼接过来放下,把小成抱了起啦。
“小成是男子汉,才不怕打雷……”小成看着外面的大雨,院子里都是水。
樊雾笙看着这大雨,这石头村有什在山体之下,如果再这样下下去,她都怀疑要来泥石流了。
樊雾笙赶紧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能乱想下去……
“雾笙……不好了……后面山……”大娘不顾大雨,撑着一把油纸伞跑了过来。
“大娘,怎么了?”樊雾笙赶紧让大娘进屋,外面的雨声和雷声掩盖了大娘的声音以及喘息声。
大娘顾不上喘气∶“李大婶家出事了,后面山上石头滚落下来,她家房子塌了,一家人都被埋下面了。”
李大婶?樊雾笙并不知道大娘说的李大婶是哪一家?因为村子里姓李的也不少。
“哪个李大婶?”
“就是上代村长家。”大娘喘了一口气。
上代村长?樊雾笙脑袋里出现一个杵着拐杖满脸凶相并扬言要将她“浸猪笼”的老妇人。原来她家姓李。
“现在一村人都在那里站着,不知道怎么办?后面留下来的水太多了还夹杂着石头。”
“真泥石流了?我这个乌鸦嘴。”樊雾笙不由后悔自己刚刚还在想这个地方会不会发生泥石流,这下果真发生泥石流了,这……果真是乌鸦嘴。
“小成,你乖乖一个人在家,娘亲去看看。不要出去知道吗?”樊雾笙将小成放下,外面的大雨一点没有变小,虽然老夫人扬言要将她“浸猪笼”,樊雾笙作为一个现代人,就这样见死不救真不是她的风格。
“嗯……小成一定会在家好好听话的。”小成特别乖巧点点头。
樊雾笙随便找到油纸伞,和大娘一起出门。
“这没事吧……”李大婶家门外站着一帮村民。
樊雾笙看到坍塌的房屋,村里的年轻力壮的男人开始对着已经坍塌的房子搬运,对李大婶一家进行搜救。
樊雾笙看着坐在一旁,腿上还流血的老夫人,一脸木然不可思议看着自家已经变成了废墟。
“阿三,药箱有吗?”樊雾笙询问着阿三。
“你要救?上次她可是要将你浸猪笼,你确定要救?”阿三反问。
“废话,难道叫我看着她失血过多而死?”
“死不了,没伤着大动脉,她就是皮外伤,严重的是还在里面躺着的人。”
“你能查出来吗?”
樊雾笙赶紧询问着阿三,既然它知道老夫人死不了,又知道里面有严重受伤的人。
“开玩笑,我肯定知道。”阿三翻了一个白眼。
“那你赶紧说啊。”樊雾笙都要急死了。
“东南方向,还有左边……”
“往东南方向,还有左边挖,那里面有人。”樊雾笙赶紧开口。
大家都向她投来一个不可置信的眼神,都搜救了这么久了,都没看见李家其余人的存在,她怎么可能知道。
“墨闻寮,往东南方向还有左边挖。”樊雾笙叫着忙碌的墨闻寮。
墨闻寮看着她肯定的方法,也没有叫其他人,自己向东南方向开始进行搜救。
大娘家儿子看见,跟着墨闻寮一同挖了起啦……
“看见了,这是李大婶……”大娘家儿子激动喊叫,赶紧将李大婶救了出啦。
李大婶身下死死护住一个小男孩,那应该是她孙子。太夫人看见,不顾疼痛爬了过去∶“天儿……”
樊雾笙赶紧将阿三给的纱布,酒精还有过氧化氢以及止血药拿了出啦,不顾大雨,赶紧过去帮忙。
众人见樊雾笙所说的方向救出了人,赶紧都往左边进行搜救……
“先将她们抬到安全地方,这里不安全……”樊雾笙抬头看了看还在往下流的泥石流,此地还是不安全。
“快,动起来。”众人赶紧听樊雾笙的。
到了比较安全的地方,樊雾笙看着已经晕过去的李大婶,又看了看她怀中那个孩子,孩子被保护得很好,受的都是皮外伤。
就是李大婶伤得挺严重,看着身上往外冒的血樊雾笙都有点害怕了,毕竟她没有什么医学经验,不由颤抖了起来。
“别害怕,想想你看的急救护理学。”阿三的声音响起。
“有没有大夫?”樊雾笙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现在需要一个大夫。
“没有,最近的大夫都要去村外集市上请。”人群中有人回答。
樊雾笙不仅感叹,石头村的落后,居然一个大夫也没有,那平时这些人生病是如何救治。
樊看着天下着大雨,樊雾笙赶紧让众人去烧干净水,大婶必须先止血,要不然会失血过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