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虎将吴焜

作者:byz少负 | 分类:历史 | 字数:52.1万

第45章 朱德军校

书名:虎将吴焜 作者:byz少负 字数:3814 更新时间:2025-01-22 02:09:35

不几天,第二十军党部、第二十军政治部在杜家花园挂牌成立。

第二十军政治军官训练学校发出招生通告,从杨森部各师旅抽调参训的低阶军官军士,有四百人左右,逐渐来万县西较场军营报到。

朱德拟以黄埔四期生为骨干进行教育训练,计划招收学员八百人左右,设五个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文强,第二大队大队长熊荫寰,这两个大队的学员,全是杨森部的在籍军人,又叫军官班。第三大队大队长滕代顺,第四大队大队长江亚中,这两个大队计划招收自愿来报名的社会青年,条件是身体健康,初识字,又叫普通班。第五大队大队长谌杰,五大队是准备培养文化水平较高的政工人员。卢振纲担任军校教育长,六人全是黄埔四期的毕业生。

杨森对军官学校极为重视,视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捷径,对朱德所拟的管理条款,一一照准。

按政治军官学校规定,所有参训人员,不论军队高低,全部为平等学员。这一规定让那些已有身家、家有娇妻小妾的营连军官,视如畏途,一些出身贫苦的低层班排长,出于自身的革命性,对军校的向往,纷纷自愿顶替了长官的名额,到军校学习。

独立旅的学员在朱代表的亲自操作下,全部编入了二大队的莫湘二中队。

叫吴焜纳闷的是,向来心高气傲的徐营长,匆匆忙忙从川东北回来,竟然也扛上了步枪,站进了学员队列。吴焜以为他是装样子,可看他那认真度,实在是学生样。

徐营长还带回来两个青年,都是文化人。

一个叫金冶平,瘦高身材,27岁,中学生出身,达县黄庭乡人,中学毕业后在梁平县虎城猫儿寨教书。

另一个又黑又瘦又矮的青年,叫蔡奎,19岁,梁平县虎城人,穿着一件破背心,学历却高,是正经的成都师范学校毕业生,全家九人靠种火山坡地和染布,供他读的书,貌不惊人,却能言善辩。

二人来校后,见同乡徐允士营长和胡洪疆在二大队,也强烈要求进了二大队二中队。谌杰查到二人均有中学以上文化,蔡奎还是师范生,急到二大队来要人未果,气呼呼找朱代表。朱代表亲自到二大队来,见两人军事技能欠缺,而五大队因缺学员,仍还在小范围书面授课,当即宣布将两人留在二大队基础训练,待学校正式成立时,再转到五大队。

李德彬被直接分配到五大队,此君自戒烟后,精神焕发,脸盘也比戒烟前宽阔些,威严日重,麻杆腰也粗了。每天夹着牛皮公文包,认认真真的跟在谌杰后面。

军官学校位于万县西城,是数百年的老校场,军校大门前是一条较宽阔的马路,进大门就是一个几千平米的练兵场,练兵场两边有数排平房,是学员们的宿舍,正对练兵场的是学校教学楼和教室、教官宿舍、军校礼堂。在教学楼后面的一幢二层楼房,花木簇拥,楼上是朱德和卢振纲等几位高级教官的办公室。

学校规定,学校领导在校期间,安全警卫由各大队轮值守卫,出外则视情况临时抽调。

朱德因党内工作较多,活动大部分是秘密进行,白天多在军校,为军校建设忙碌,有时到杜家花园,处理杨部党务。晚上回宝隆洋行,指导万县党支部工作。

朱德对独立旅手枪营参训学员的规定是,白天参训,晚上回宝隆洋行值班。

朱德计划第一学期,招收学员800人,然后以第一期学员中优秀者留校任教,充实师资,以其他学员为主组织起一个千人左右的学生团。从第二期开始,学员扩招,这样,三期后就能组织起一个政治进步、军事先进、我党掌控的三三制师级规模的新式军队。

初拟第一、第二大队训练期为半年。

四百名军人学员,到十月初,报名人数尚不足两百。

军校的办法是先到先学,政治文化课主要内容是补文化课,因川军军官文化太低,大多数识字不足十个。

军校未分科,把步兵、骑兵、炮兵、工兵、通讯五个兵种的内容全部作为授课内容。

朱德是一个资深的军事教育家,在建校之初,就注意抓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教育,培养拥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的军事人才,培养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军校训练极为严格,凡入伍生不能完成训练课程者,都要淘汰。训练目的就是严格地按照一名军官的要求,通过集训,将一个普通老百姓,普通的地方军队军官培养成一名合格的革命军官。射击、刺杀、投手榴弹、器械体操等都要掌握。其中最严格的是军姿和射击训练。军姿主要是在操场上练习立正、稍息、正步走。

学员们使用的步兵武器比较简单,基本上是汉阳兵工厂造的步枪,杨部军械多次接受北洋政府补充,是川军中较为先进的。

杨森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战场经验,要求加强入伍生的体育课程,跑步、游泳、篮球、举重、拔河等,每周三次下河游泳,一周后再游不会的,结结实实的就是十军棍,下周再不会,递增五军棍。

金冶平因来自山区,对水恐惧,一周下来,没学会,就挨了十军棍。那是真打呀,十棍下来,晚上躲床上痛得直哼,第二周金冶平就学会了。

虽然军官学校没有正式开班,但平时的日常起居,已经严格按照行伍要求。

早晨号声响起,师生跑步排队,以最快的速度集合。

夜间紧急集合特别多,按朱德代表的说法,是要培养危机意识和反应能力。好几次凌晨,他突然到军校去搞紧急集合,让吴焜他们叫苦连天。

徐允士、胡洪疆两个川北人,原有裸睡的习惯,当兵多年,很少搞紧急集合,时不时还要应酬喝点酒儿,朱代表前两次凌晨到军校去,他俩还以为出了大事,竟然赤祼祼的提着枪跑到院坝里来,惹得众人大笑。

朱代表严肃的站在门廊下,无声地望着他俩,徐、胡二人黑面羞涩,脸涨如血。从第三次紧急集合开始,他俩再没迟到过,穿衣睡觉的习惯,保持终身。

最严格的是内务卫生,比吴焜在新兵营训练要求倍增。被褥必须叠得有棱有角,洗漱用具要摆放有序,井井有条,地上床位,要一尘不染,训练结束后回到房间休息时,轻易不敢躺在床上,生怕把被褥坐乱。值星大队长、中队长教官随时检查,一旦查到了,批评严厉,惩罚就是五棍子。手枪营学员,在宝隆洋行有床位的,不再分配具体床位,只集体安排了一间稍大的房,莫湘、金冶平、蔡奎三人住在这里,其他的大家公用。

徐允士和李德彬等人,不知不觉中把军校的卫生要求带回了宝隆洋行,数次发动手枪连卫兵打扫院子,清阴沟,门窗桌椅面貌一新,宿舍也变得井井有条。

吴焜他们,一进校门,就沉浸在学习中。

已到校的学员,只要正式报名后,每天都要在操场上训练,上、下午各两个小时,风雨无阻。

同时,每个学员还要轮换在校园内值勤、放哨。蔡奎有次凌晨在校教育处楼下站岗,竟然睡着了。值勤的三大队长滕代顺查哨,顺走了他的枪。事后,早课时受到了严厉批评:要是在打仗,你早就尸体了。重重的十军棍,对蔡奎触动很深,终其一生征战,从未遭人袭击成功过。

校长朱德时常会通知一些学员去单独谈话。

为了强化学员体能,军校规定每周组织一次急行军,每次30——100里不等。急行军时要求每个学员必须全副武装,负重30斤左右。

吴焜虽然个头儿不高,但近几月饮食量足,体质上升,第一次30里摔倒多次,中队长莫湘连拉带踢,硬逼着跟上了队伍。

金冶平在胡洪疆的帮助下,也艰难的完成。最痛苦的是李德彬,第一次拉练,不到半程,差点掉队,徐允士为他分担了一些重量。李德彬曾因为体能原因,一度想退出军校,朱德、冉秘书,还有他的大队长谌杰,要他冷静,帮助他查找原因,他也咬牙坚持,在第三次拉练时,喜获成功。

在朱德校长的争取下,军校的伙食比一般军队好多了。

吃饭时大家排队唱歌进饭堂入座,八人一桌,值日大队长一声哨响,开始吃饭,四菜一汤,10分钟后,哨声响起,吃饭完毕,无论是否吃完必须离席,一日三餐都是如此。独立旅诸人很适应,吃饭飞快。只有金冶平和李德彬,很不习惯这种方式,紧吃慢吃,才吃个半饱或大半饱。但日子一长,也渐渐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

入学后不久,开始进行严格的政审,主审官由军校教育长卢振纲和政治部主任谌杰负责,参加审查的全是教官,每个学员都要单独谈话,主要询问个人身世,参加过什么政治组织和社会活动,参加过哪些军阀战斗?是否有屠杀无辜、抢劫、侵犯妇女的行为?询问政治态度,是否有培养前途?有些兵油子查出有吸鸦片恶习、性病,被军校辞退。

朱德在万县,工作量巨大,党部建设,政治部建设,军校的建设,忙得昼夜难得休息。作为党的中央秘密代表,朱德到万县后,亲自指导万县党支部的工作,仅一月内,秘密发展党员逾百人,形势逆变,前景向好,党内组织活动、民主生活、党员教育、宣传活动出现了许多喜人的现象。

他到万县后,深感万县政治生活落后,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还是靠口口相传,消息灵通的地方,还是酒楼茶馆。他到武汉去之前,指示中共万县支部,加强与进步人士的协作配合,办一份报纸,表面上宣传北伐革命,实际上要以宣传党的主张为主要内容。

秘密活动的万县支部,和进步人士们积极筹备,终于在朱德回来前,筹备完毕。朱德回万县,带回了大量资料和信息,为报纸的创立创造了条件,朱德命名为《壁报》。报纸一经发出,轰动了整座万县县城,群众争相传阅,奔走相告。街间、茶馆、码头、酒馆,到处是讨论的场面。这一行动,触怒了杨森身边的右派分子白戴中、夏铸九、周建侯等人,他们也急忙办了一份《快刀报》,指责《壁报》宣传“赤化”。

杨森不愿意万县百姓接受赤化宣传,又不敢明目张胆地禁止,就下令两家报纸一并取缔。朱德闻讯后,找到杨森,向他晓以大义,据理力争,杨森无奈,不得不取消对《壁报》的禁令,继续办下去。后来又改名为万县日报。

由于报纸是党建立起来的,壁报社的人员,从成立那天起,就是红色的,主要编辑和重要岗位,全部由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纲,报社,成了中共万县支部一个秘密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