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80.4万

第一百五十章 关东来信

书名:三国之王者降临 作者:黄牛道人 字数:2213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8:46

徐晃提着陈炜的人头沿路返回,忽然又遇一彪军。徐晃大惊,再仔细一看,却是李利来了。李利拍马扬鞭:“公明,我来也!”

行至徐晃跟前,李利上下一打量,笑道:“公明无恙,我心安矣。”却是看也不看徐晃系于马侧的那颗狰狞人头。

徐晃心中顿时感动得不得了,哎呀,原来我在太守心中地位如此重要。好感度顿时又是猛增一截。徐晃连忙下马,将陈炜的人头双手奉上,低首沉声道:“晃不负太守所托,已斩陈炜人头而归矣!”

李利扶起徐晃,笑道:“此战过后,半个太原,尽入我手也。公明功不可没。”两人于是兵合一处,沿途缓缓而还。一路上,又抓捕了许多俘虏。却原来徐晃追击陈炜,而陈炜的步卒四散乱逃,无处可依。只好一路向北,却又遇李利和徐晃回师,正好碰个正着。

陈炜一败,界休和邬县,不战而降。纷纷打开城门,以迎河东大军。太原五县,就此尽入李利之手。

得了这五县,李利这边的形势就为之一变。从此,他进可攻,退可守。哪怕是粮草不足,他也可以依托这五县结成防线,牢牢守住这桥头堡。高干来打,五县连成一体,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打下来的了。而后勤充足,他这里又可以随时发兵,攻打太原其他城池。也就是说,以后的太原,头痛的只会是高干。

接连的大战,让李利的部队也颇为疲惫。他决定先休整一番,先养精蓄锐了,一切准备充分了,再进行下一步的战术行动。一张一弛,方是王道,不然士兵们吃不消,很容易就会被用废掉。另外,从太原到上党再到河东这一条线的粮草供给,也要进行优化。上党新得之地,也需要进行巩固。

李利在祁县休息的时候,河东送了信来,说是冯诩那里,羌人起兵作乱了。羌人,是个很奇怪的部族,种类繁多。后世有人说,东汉之亡,根本在于羌乱。此话虽不全对,但羌人的叛乱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它长达百余年的叛乱,大大牵扯了东汉政府的精力,也消耗了太多的钱财。

以至于名士崔烈甚至提出要放弃凉州,把这个破地方不要了,让给羌人们去闹去。因为羌乱,凉州出现了太多的猛将。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熲,后面的又有董卓、李傕、马腾等人,全都是起于凉州。他们因为平叛,杀得凉州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一段时间内,凉州铁骑无敌于天下之说,流传甚广。而战死于凉州羌乱之中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冯诩羌,得追溯到西汉时,霍去病破西海羌时。那会的冯诩是没有羌人的。霍去病杀得羌人心服口服,慑于霍大将军的神勇,许多羌人纷纷选择投降。于是迁了他们内附三辅。从此就埋下了这个隐患。

这华夏人呐,其实骨子里是极为自傲的。不然为啥叫自己为中国呢?刚开始不知道,到后来那些明君、智者难道不知道天下很大吗?汉朝的时候,就知道了西域几千、万里之外还有国度,甚至海外还有倭奴国。可还是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世界之中。这也没错,当地球球长确实也当了很多年。但这自傲自信了,就有一点不好,就是容易歧视外国人、异族人。这毛病到了21世纪,其实也是存在的。

左冯翊做为三辅之一,妥妥的天子脚下。这里的人民就跟后世的首都人民一样,对于内附的羌人,那叫一个鄙视。首先,羌人发式和服饰就与汉人不同。另外,他们的风俗习惯也让汉人目瞪口呆。就拿婚姻观来说吧。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寡嫂,这事放在汉人身上,谁会干,谁会受得了?所以冯翊羌内附的时候,被三辅人民那一个鄙视哦。直接视其等为禽兽。

羌人向来崇尚武力,他们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汉朝强大时,冯翊羌是夹着尾巴做人,连屁都不敢放。现在汉朝明显衰落下去了,好好的一个天下也四分五裂。都特么成这个机霸样子了,你们汉人还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吆五喝六的来欺负我们?

一件偶然发生的摩擦小事,迅速上升到了两个种族间的高度。人是越聚越多。荀攸为左冯翊,及时制止了这场当街群殴事件。在了解清楚事情原委之后,荀攸不偏不倚,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完事。

按理来讲,这事也没处理错。但不知道为何,羌人回去之后,越想越委屈。觉得就是汉人欺负了自己。羌人头脑很简单的,想不明白的事情,他要闹。受了委屈,他也要闹。于是各方串联之下,干脆就反了他娘的算了。

这些人也不想想,三辅是什么地方,长安就在边上,能容你们兴风作浪。冯翊羌刚举事,这边李傕接到报告之后,就立马派了人马,把这些人全给剿灭了。李傕杀机一动,那就真的是不得了。无论老幼,通通斩首。人头堆彻成了山。整个冯翊羌,几乎被李傕的军队给杀绝了。只有青年妇女,才被留了下来。

在冯翊进行剃头政策之后,有御史就上表弹劾荀攸,说他疏于政务,这才导致左冯翊的惨案发生。这倒不是有人故意针对荀攸,而是御史的工作流程就是这样。虽然说左冯翊死的都是羌人。但羌人也是人,尤其是冯翊羌,都是内附了的,已经编户齐民了的熟羌。被李傕这么一剃头,冯翊那边的户籍必定要大幅减少。荀攸作为主官,哪怕是他什么错都没有,这锅他不背也得背。

刚好有人也看荀攸不顺眼,总觉得荀攸和李利眉来眼去的,这不大好。于是就顺水推舟,罢了荀攸之职。荀攸倒是没喊冤。比他冤的更多,像三公这样的人物,天上日食,地上地震,或者哪里有旱灾,洪水,这关他们什么事,不一样也得乖乖让位。替天子背锅?

荀攸心想刚好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刚回长安,却接到了一封关东来的家书。正是荀谌奉袁绍之命,写来招荀攸去关东的信。

荀攸这下,心中就犯了难。不去吧,这叔父来信,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而且自己这边也是闲人一个了啊。去吧,他实在是对袁绍的印象不太好。觉得到他那里去,干不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