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作者:碧海思云 | 分类:历史 | 字数:429.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1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这一场火烧连营,决定了整个战局的成败,不但摧毁了叛军的军心、士气,同时也加剧了杨谅的败亡。然而立下大功的屈突通却饱受非议。
弹劾屈突通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送到了杨广的案头,弹劾他的文武尽有,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这是内战,交战双方都是同族,而屈突通却烧死十多万同族,着实是残暴残忍之极,不仅杀戮过重,还有伤天和,最好是一律要求杨广处死屈突通,以儆效尤。
杨素和前方各将听了这个消息,尽皆大怒,联名上疏,力保屈突通,说屈突通放的这场大火加快了杨谅的灭亡,减轻了己方将士的伤亡,其功理应重赏;至于死去的十多万人,全都是反朝廷的叛军士兵,哪怕死光,那也是他们咎由自取,何必怜惜?再说了,屈突通只负责放火,哪会想到死这么多人?若是现在处罚有功之将,不但是赏罚不明,而且令将士心寒,轻则动摇军心、助长叛军气焰,重则会影响整个战局。所以弹劾屈突通之人,要么是妒忌其功,要么是别有用心。
杨广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哪会因为十几万叛军而处罚自己的功臣?若是今天处罚屈突通,日后谁还愿意为他卖命?如今有了前方将帅这份联名奏疏,第二天早朝便拿来与朝臣据理力争,本以为这些叫嚣处死屈突通就此罢休,不料只是短暂的安静之后,这些臣子连杨素也弹劾了,指责杨素收买军心将心、图谋不轨。
就在杨广焦头烂额之际,杨集的奏疏及时送达,他的奏疏别开生面,名叫“告满朝公卿书”,内容也不是为屈突通求情,而是密密麻麻的罗列叛军将臣的出身和姓名:关陇赵氏赵子开和赵十住;关陇贺兰氏贺兰宜和贺兰友、关陇梁氏梁菩萨和梁修罗、关陇豆卢氏豆卢毓和豆卢懿、关陇张氏张伯英、关陇侯莫陈氏侯莫陈毅、关陇乔氏乔钟葵、关陇韦氏韦道正、太原王氏王世宗和王聃、河东薛氏薛纯和薛粹;刘嵩、刘建原姓独孤……最后说,死在大火中的十多万叛军,七成以上不是大隋子民,而是来自并州各大庄园的奴隶、庄丁、护院。
杨广看完这份“告满朝公卿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屈突通烧掉的“人”,除了少数是某些人的子弟门生以外,多数是某些人冷冰冰的钜万财富。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而屈突通这一把大火,都不知杀了多少人的“父母”了,难怪这些人对屈突通恨之入骨、喊打喊杀,难怪杨素说弹劾屈突通的人“别有用心”,难怪杨素不但镇不住这些人,反而遭到这些人反告一状。
眼见满朝公卿尤在喋喋不休的告屈突通、告杨素,杨广也懒得废话了,直接让长秋监杨安把“告满朝公卿书”当众念出。
满朝公卿听了这份匕首一般的“告满朝公卿书”,一下子全部熄火了,纷纷对那些令祖宗蒙羞的家族败类口诛笔伐,并且大义凛然斥责一通,然后当朝宣布:自今天起,便将不孝子弟、家族败类逐出门户,号召天下共诛之。
杨广高高在上,他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些“忠臣”丑态百出的表演,恶心得他差点把隔月饭都吐了出来,当这些忠臣表演完毕,再冷笑的问着如何屈突通。
这些“忠臣”立马翻案,对着屈突通就是一通夸,纷纷表示理应重赏,仿佛杨广不重赏,他们就要长跪不起的死谏一般。
杨广屈从大势,“只好顺应人心”,“勉为其难”的册封屈突通为左武候将军、授予正四品勋官上轻车都尉,赏缣二千匹、金银各千两。
散朝过后,杨广飞快的给杨集写了一封回信:若是逮到杨谅,便代表他和杨谅私下相会:只要杨谅愿意把一切信函交出来、愿意把支持他造反的臣子供出来,他仍然当杨谅是弟弟,让他富贵终老。
杨广现在非常需要这些通敌者的书信、杨谅的口供,他需要用这些东西来逼关陇贵族就范,实现迁都的洛阳的目的。事实上,这也是杨坚给杨广留下一笔政治财产。
杨坚早就知道自己一旦宾天,杨谅必反无疑,可是他非但没有去约束,反而还把诸如赵子开、梁氏兄弟、豆卢氏兄弟等将派去并州,壮大杨谅造反的实力。
杨坚目的何在?便是“养虎为患”,他一方面是以这种方式来助长杨谅造反的底气,促使本就打算造反杨谅自我膨胀之后,早一天造反,从而使大隋王朝早一天结束兄弟对峙的局面;另一方面便是希望杨广通过这场难以避免战争竖君威、军威。
最重要的是,那些被杨坚调去并州的关陇贵族将领,实际也不是“人”,而是他留给杨广用来迁都的政治筹码。因为杨坚知道一旦迁都,便会触及关陇贵族最敏感的神经,他们一定会强烈反对,一定会用各种手段来迫使杨广放弃迁都,但是,只要这些筹码跟着杨谅造反,那么他们便犯下诛九族的谋反罪。到时候,大义尽在杨广之手,他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哪怕这些人狗急跳墙的造反,也没有令百姓跟随他们造反的大义,而没有百姓支持的造反,注定是走不远的,他相信那些精明的关陇家主明白这个道理。而杨广手握诸多门阀的诛九族罪证来迁都,这些关陇贵族也不敢反对,如果他们反对的话,杨广完全可以用关陇贵族子弟的谋反罪来搞死他们全族。
第281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
发生在京城里的闹剧,根本影响不到经历无数大风大浪的杨素,他只知道绝对不能让惊惶失措、如丧家之犬的杨谅和他的军队回过神来,若不然,朝廷将要在狭窄险峻、易守难攻的雀鼠谷留下数万条人命。所以当他听说杨谅仓惶北逃的消息以后,便拖着老迈的疲倦的身体,率领全军将士咬着杨谅军的尾巴,沿着雀鼠谷一路追击。
全军上下受到高壁岭一役的鼓舞,又见年迈的主帅在前方带兵追击,顿时如有神助、勇力倍增,一个个都发扬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八万叛军兵败如山倒,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一个二个都只顾着往前逃命,又哪有人敢回头作战?而他们的溃败,如同瘟疫一般感染前方各个险关的守军,守军听说前方惨败,也纷纷弃关溃败。导致杨素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狭长险峻的雀鼠谷。设在雀鼠谷内的灵石县、阴地关、冷泉关、汾水关、贾胡堡、介休县六大险关要地,根本就没有发挥出阻敌的效果。
杨素带着朝廷军一口气追到雀鼠谷北大门介休县,这才放心的在介休县休整两天时间,然后又继续北进,直到太原城三十里以外的清源县,才遇到杨谅和萧摩诃等将率领的十万人马,杨素毫无花哨,先令史万岁率领两万精兵强攻杨谅亲率的精锐中军,又令吐万绪、屈突通各率一万精兵猛攻左右两翼,杂兵为主的左翼萧摩诃部一触即溃,吐万绪在乱军丛中生擒活捉了萧摩诃。
左翼叛军的大溃败,使吐万绪部腾出手来,在杨素的指挥下,从侧翼袭击了杨谅的中军,中军叛军本就被史万岁杀得岌岌可危,左翼的溃败、吐万绪部从侧面的袭杀,使他们也跟着惨败,最后导致全线溃败,退向太原城。
杨谅临行前,将留守重任交给了大舅子豆卢毓和王府属朱涛,不料大舅子见他大势已去,于是企图策反朱涛,以太原城、杨谅的人头将功赎罪,可是朱涛对杨谅忠心耿耿,明确拒绝了豆卢毓。这计不成,豆卢毓索性一刀杀死了朱涛。在杨谅大败而归之时,豆卢毓为了守到杨素大军到来,于是指着杨谅的大旗对守城士兵说是朝廷军所扮。南城守卫在他的唆使之下,射杀了几千名毫无戒备的人马。
侥幸逃过一劫的杨谅怒不可遏,眼见大舅子反了,于是令梁修罗在此对峙,自己率领骑兵转向了西城,幸好西城守将认得杨谅,打开城门让杨谅率军入城。
杨谅进城以后,怒火冲天的带兵奔向南城,他毕竟在太原经营了近十年时间,其威信实非豆卢毓能敌,在他一声令下,将士们将企图狡辩的豆卢毓乱刀砍死,杨谅尤不解气,又令亲兵屠了豆卢毓和小舅子豆卢懿满门。
同一天,占领了岚州、并州汾阳县、并州盂县的幽朔代联军骑兵在杨集的率领下,从背后袭击了并州石艾县的井陉关,将李子雄部迎入并州。
等杨素、长孙晟和张须陀、杨纶和史祥一到,二十多万大军在主帅杨素的命令下,将四门紧闭的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
。。。。。。。
太原城总管府愁云惨淡,杨谅把自己关在书房内,谁也不见,他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闷酒,已经喝得半醉半醒。
门开了,一名容颜憔悴、双眼红肿的美少妇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她是杨谅的王妃豆卢氏,其父是已故的夏州总管豆卢积。她和杨谅生有一子,名叫杨颢。
杨谅虽然志大才疏,但是他和杨广一样,也是以父母为榜样,夫妻感情甚好,他对声色犬马的日子也是不屑一顾,因此虽然步入而立之年,但却只有一个儿子。
他听到开门关门的声音,醉眼惺忪向前看去,见是自己的妻子,便将手从桌上宝剑移开,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就闷了下去。
“夫郎,我有正事和你说,先喝碗醒酒汤吧。”汉王妃跨步上前,将托盘放在桌子上,她用手背碰了一下托盘内瓷盅壁,又说道:“有点温了,快喝吧!”
杨谅乜着眼盯着汉王妃,大着舌头道:“死婆娘,你是不是学秦王嫂,准备把我毒死?”
汉王妃是鲜卑女子,美如天仙、能文允武,脾气嘛,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此时听到丈夫这么一说,顿时气得柳眉倒竖,她冷着脸道:“你这酒就是我准备的,如果我想毒死你,你有百条命都不够我毒。”
“原来是你准备的酒,难怪怎么喝都不醉人。”杨谅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放,问道:“不怪我杀你兄长了?”
汉王妃叹了一口气,苦涩的说道:“你和我兄长的关系不可谓不厚,往日动不动就封赏,什么过分的要求,你都满足他们。若是你成功登基,定然不会薄待他们。然而‘恩情’二字,在我兄长们心里根本就没有,他们竟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背叛了你,还要杀你,这样的亲友要来何用?只是,他们毕竟是我的兄长,你杀了他们满门,我心里也很难受。”
第281章 一场游戏一场梦
杨谅半晌不语,端起瓷盅喝下醒酒汤,岔开话题道:“你要和我说什么正事?”
汉王妃低声道:“你现在只有一座城了,而城内军民人心惶惶,若是长此下去,迟早有人割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人头,向朝廷军邀功请赏,依我之见,既然打不赢就早点投降好了。以夫郎的亲王身份,只要投降了,就算失去了一切权力,但是后半生的荣华富贵肯定少不了。”
“我也想啊!”杨谅愁容满面的唉声叹气:“可是我都造反了,你觉得他会放过我们么?”
汉王妃说道:“夫郎不是造反,是清君侧啊!”
杨谅苦笑道:“尽说傻话,你这又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啊!”汉王妃说道:“前者是想取而代之,后者是大义凛然的为国着想。再说了,二兄要的并州已经到手,而你已经输得一无所有了,杀你又有什么用?留着你,就跟养头猪、养条狗没什么两样,但是他却获得兄友弟恭、大仁大义的美名,赚大了他。”
杨谅瞪着自己的妻子,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但是,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妻子这番话虽然不中听、不顺耳,可是不得不说,好像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你自己看吧,这是金刚奴托人送给你的,信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我就拆了。”汉王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杨谅。
杨谅也不介意,他接过书信,疑惑的说:“不应该啊!我都关死了城门,而且还是戒备森严,金刚奴怎能把信送进城来?”
汉王妃白了丈夫一眼:“说明朝廷军已经进入太原城了、说明城内守军已经叛变了。所以啊!再不投降,就没机会了。”
杨谅没有理她,而是抽出了信件,却发现里面还有一封拆开了的书信。他先看了外面的信,上面只是写着令他啼笑皆非的话:“益钱兄,我是金刚奴,大家都是同个祖父的兄弟,整天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小弟我不想玩了,早点投降吧,咱们还是兄弟。”
杨集语气虽然大大咧咧的,但是却让陷入绝境的杨谅心头一暖、鼻子一酸,眼泪都几乎流了下来,低声骂了句“臭小子”,又取出了信中信来看,一眼看去,却是杨广写给杨集的信,大致意思是说:先帝早知汉王杨谅有反意,一旦自己宾天,汉王必反,只是杨谅这个人比较笨,所以先帝早就料到他必败,故而将赵子开等将派给了杨谅,一来是促使他野心膨胀、早点造反,这样就能早日结束兄弟对峙的局面,二来是借助赵子开等人的谋反,使杨广有迫使关陇贵族答应迁都的筹码……后面说,只要杨谅把臣子们私通他的书信上交,杨谅就是杨家的功臣、大家以后还是兄弟,最后还千叮万嘱,让杨集不要虐待杨谅。
“呜呜呜呜……”杨谅看完书信,忽然委屈的放声大哭,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流。
“他们都当我是傻子,连金刚奴也是……我、我不玩了!”杨谅是杨坚和独孤皇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因为他天生有听力障碍,父母从小就异常疼爱他,使他从未没遇到大挫折,可是当第一次大挫折来临时,却是生与死的考验。死也就罢了,但是让他接受不了的是,父兄竟然都把当作是一个大傻子。
汉王妃见丈夫竟然哭了,顿时感到好气又好笑,杨广写给杨集的信,由于杨集折过了,所以她好奇之下,也看了,里面的内容的确是蛮伤人的。她忍着笑意,安慰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家三口至少可以活下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夫郎就偷着乐吧!”
“……”
。。。。。。
“参见大总管!”城外的中军大帐,将星闪烁,数十名大将尽皆喜气洋洋参拜主帅杨素。
主帅杨素乐呵呵的抬手虚扶:“诸位将军免礼!都入座吧!”
“谢大总管!”坐将拱手一礼,纷纷落座。
杨素高坐主位,他看了下首左边第一席的杨集一眼,目光之中难掩欣赏之色,杨集这次立下的战功倒在其次,关键是他能够以雷霆之势扑灭了反对的声音,将幽州军牢牢的掌握在手,为下一步胜利夯实了必要的根基,其手段、方式、魄力、果断与自己如出一辙。更难得的是他年纪轻轻,却能够为了大局放弃首功、主动去配合杨义臣。
这说明杨集已经走向了成熟,具备了独当一面的统帅特征,不再是一个猛打猛杀的愣头青。
遗憾的是杨集是大隋亲王,而不是他杨素的子孙,哪怕杨集是一名出身不高的普普通通的将领,他也一定要收入门下,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如此良材美质,却不能成为自己的传人,实在太可惜了!
怎么聪明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呢?
李靖是这样、杨集也是这样。
再回过头来想想家里那几头愣头青,杨素的心情,瞬间就不美好了。
他见杨集气度沉稳,越看越喜欢,忍不住笑着说道:“卫王,你写的《从军行》、《出塞》正是吾辈军人的气魄,老夫异常喜欢,今日将星荟萃,且又大胜在即,能否赋诗一首以记之?”
“大总管此议甚好!金刚奴,你就赋诗一首呗!”杨纶唯恐天下不乱,立即鼓掌响应。
杨义臣微笑道:“复议!”
李景捊须而笑:“我也复议!”
“我也复议!”
“我也复议!”
史万岁、长孙晟、李子雄、史祥、吐万绪、屈突通、张须陀、杨善会、冯孝慈、侯莫陈乂等人纷纷叫嚷。
这些人个个文武双全,或许不能像杨素这个诗坛一霸写出什么精彩诗篇,但是每个人都有深厚的鉴赏功底。他们都读过《从军行》、《出塞》、《三字经》,心知杨集文化造诣极高,要是他今天写了十分应景的不朽杰作,大家也跟着沾光不是么?
“写诗啊?”杨集闻言苦笑,他真不想当什么文坛大盗,而且以他今天的地位和名声,也没必要以诗来炒作名声。虽然有几首是完整出现的诗文,可都是被逼出来的,至于被亲友奉为经典的诗句、名句、警句,其实是脱口而出的口头禅,并不是刻意装逼。
众人不约而同的起哄:“对!”
史万岁更是说道:“要不要来壶酒?”
“主帅在这儿呢!”杨集无语道。
“不要紧!”杨素却眯眯的说道:“卫王这么能打,若是能够把你灌醉,我们还能多捞一份功劳!”
杨素是政客不假,可他同时也是一名最出色的军人,骨子里有着军人的豪迈气质,每当他和这些没有多少心眼的将领相处,心里的戒备一下子就消失了,不仅说话自在,整个人也变得十分很轻松、说话也自在,不像和京官那样,需要字斟句酌去揣摩什么深层用意。
“那行,就来一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集也不好推辞。
众人一下子就闭上了嘴巴,而杨素更是执起毛笔,蘸上墨水准备着。
杨集眼睛都不眨一下,更别说是七步了,直接就念道:“龙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无声了许久。
众人也明白了杨集的用心,这一首诗可谓是惊世佳作,尤其是这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与他们当前的处境十分吻合。
应该趁现在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将汉王彻底击倒。千万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好诗!”杨素放下手中笔,深有感触的说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更适合当你们年轻人的警句。而我这个老头子,更喜欢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让我想到先帝创大隋、富国民、强全军的艰难,同时也想到了我这辈子走过的路。”
众人默然点头。
杨素爽朗一笑,对众人说道:“既然卫王说‘宜将剩勇追穷寇’,那么咱们当然‘不可沽名学霸王’了。现在就说一说攻城方案吧!”
“大总管,汉王开城投降了。”便在这时,一名斥候校尉惊喜的步入大帐,兴奋的大喊。
杨素双眼蓦然一亮,欣喜的说道:“传令全军将士,立即列队受降!”
李子雄提醒道:“大总管,当心汉王诈降。”
杨素笑着问杨集:“卫王,你认为呢?”
“叛军已经将无斗志、兵无战心,汉王已经没有诈降的实力、底气、胆气了,况且他只有一座城,就算诈降又能改变得了什么?”杨集是让前来汇合的柳如眉她们将信鹰放进城内的王府商铺的,然后由商铺的管事设法送入总管府,距离现在还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可见杨广信里面写的生路,彻底的摧毁了杨谅负隅顽抗之志。
杨素点了点头:“英雄所见略同!”
待全军列阵完毕,杨素便率领众将出营。
杨集远远就能看到城门大开,而走在叛军将臣之前的便是汉王杨谅,他此时赤着上身,赤着的上身还背负一堆荆棘,双手也被麻绳反绑在后,脖子下还挂着印玺盒子,这模样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了!
杨素准备好受降仪式,便代表皇帝、代表朝廷,接受了杨谅的投降。
这一场时间短暂却打得十分惨烈的内战,以杨谅失败投降正式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