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养娃手册
作者:布冥白 | 分类:古言 | 字数:57.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应对
自明珠觉得或许会有蝗灾以来,一直焦虑不安。想着光是让张舞惜做准备,肯定还是作用不大。最终还是决定入宫将此事告知南昭帝。但因为毕竟无法得到肯定的答案,若大张旗鼓的防灾,难免会引起恐慌,而且也没人知道怎么防止。(要知道,现代也照样是有蝗灾的。)
于是,在有限的几人商量过后,众人想了一个办法......
立夏之后,镇国公府突然传来明珠公主晕倒,不省人事的消息。禁军统领卫慈得到消息的时候,瞬间从城墙上飞跃下来,骑着一匹骏马往家中奔驰而去......
皇上和太后也纷纷被惊动。一时间,皇宫内几乎所有的太医都开始翻阅典籍,轮流往镇国公府去了一遍。
结果竟然没有任何人能找出原因来,于是,南昭帝开始全国张贴皇榜,寻找隐世名医......
此时的明珠正在育婴房和太医院的李院正、孙太医闲聊。明珠边磕着瓜子便说道:“这几天为了改变脉象,我的胳膊都被你们扎得有些青了。也不知道靠不靠谱,要是被别人看出来了。我白受罪不说,耽误了皇兄的大事儿可就糟了。”
李院正傲然的说道:“这绝不可能!除非一开始就知道殿下是在装病,否则就算是我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没法准确的把出脉来。”
明珠点了点头,这时,司钗来报:“启禀公主,宫里又送了两位颇有能力的名医来。要宣进来吗?”
明珠一听,急忙伸出胳膊让李院正给她扎了改脉针,回到主屋去卧床躺下开始断断续续的憋气。
一青一灰两位老医生进来后,恭敬的向明珠施了一礼:“老朽见过公主殿下。”
“免礼。”明珠隔着帷幔虚弱的抬了抬手。
这时司钗一脸忧桑的和两位老医师说道:“想必两位老先生已经看过了我家殿下的脉案。若有什么疑问,尽可向我提出来。殿下......恐怕没有什么力气说话了......”
青衣老医师躬身一礼:“有劳姑娘了。”
另一边的灰衣老药师却神情严肃,没有一丝尬聊的感觉:“之前看脉案,大多数都写得是「脉象紊乱,气若游丝」。这气若游丝就不说了,我们也都听出来了。只是这脉象,我们是不是可以亲自把一把?!”
青衣老药师也有些热切了:“这确实是必要的事,要知道这脉象紊乱也应该有紊乱的规律。若不亲自把过,光看脉案,实在看不出什么来。”
然而司钗早有准备,大大方方的说道:“无事,先生直接过来看看就好。”
灰衣老医师见患者家属这么配合,便自信满满的开始给明珠把脉。过了好一会儿,才神色复杂的在自己手上的脉案上写了八个汉字「脉象紊乱,气若游丝」。便转身离开了。
而那位青衣老医师则要懂世故得多:“司钗姑娘,殿下这脉象确实紊乱到毫无规律可言。唯一可以观测到的仅仅是精气正在流失。在下学艺不精,让姑娘见笑了。我家师兄长在山野中行医,不太擅长与人交际,若有失礼之处,还望殿下和姑娘海涵。”
司钗一脸可以理解的表情:“我家殿下这些日子已经有不少医者来看过,大约情形也知道一些。殿下必不会因此怪罪,先生也不必介怀。”
等两位医者走远,明珠又坐了起来,揉了揉肩膀:“装病好累......”
自明珠公主昏阙之后,京城内各种小道消息纷纷扬扬。直到七日后,司天台太史令司马星辰的一份奏折将此事彻底定闹将开来。
奏折上说,明珠公主因身怀帝国祥瑞,曾无意间于仙界神游,偷得了为下界免去天花瘟疫的药方。此举虽救了无数百姓,立下了大量功德。却在前几日被掌管瘟疫的扫帚星发觉了,这才报复在了明珠公主身上。若想救公主,须得万民同寻一种补气灵药,方可成功。
此消息一出,天下皆惊。百姓们深感公主之善,纷纷为此事奔走寻找。然而,却无一人知道那灵药到底是何物。只能心中焦急却颓呼奈何。
京城周边能赶到的的名医纷纷赶到了太医院,大家一齐尝百草,辩药理。或许是老天爷垂怜,一位小药童竟无意间发现了蝗虫有轻微补气之效。
中医师纷纷开始辩证,发现果真如此,而且蝗虫还可以治疗许多虚弱之症。还完全不必担心会像服用大补之物一样虚不受补。
于是南昭帝和众位大臣一商量,一封封急收蝗虫的皇榜张贴在了各大城池的城门处。
皇榜上将此次收购蝗虫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晰明了精彩纷呈。百姓们何时见过这样具有神话色彩的皇榜?瞬间都感到了责任重大,一个个都表示要齐心协力,拯救功德无量的公主殿下。至于榜上说的,一斤蝗虫换一斤白面的话,大家也都表示,那不过是顺便而已。
加上此时还不到丰收的时候,农家事务不多,整个南国的山野田间都游荡着寻找蝗虫的人。就在大家因为久久都寻不到一斤蝗虫而懊恼的时候,蝗灾终于开始初见端倪。
这时,又一张皇榜出来了,上面说,皇帝陛下为了给公主寻得足够多的药材。于梦中拜托了蝗神,将一些更好的蝗虫送到下界。希望百姓积极寻找。并且,由于这批蝗虫药效更好,宫里决定用两斤白面换一斤蝗虫的价格开始收购。
百姓们简直喜疯了,以前遇到蝗灾,为了不触怒蝗神,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粮食被蝗虫吃光。现在却发现,原来蝗虫不仅不是灾难,反而是求之不得的补气灵药!
整个民间开始了一阵捕捉蝗虫的热潮,而这阵热潮在有商人开始暗地里溢价收购时达到了顶峰。
原来南方湖广有位体弱的老饕商人,听说蝗虫补气,便壮着胆子油炸了一只蝗虫吃了。这一吃可不得了,那叫一个外脆里香。便开始抢着收购起了蝗虫,价格自然要比官家收购的更高了。
本来想偷偷吃独食的商人,哪里躲得过同行的窥探?消息很快散播开来,蝗虫的价格开始一路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