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百四十一 基建
正月十五刚过,天就开始变的暖和起来,天高云淡,阳光照的人浑身通泰。
就在这好天气下,上海县的大开发开始了!
县城百姓首先看到的是黄浦江两岸的四处工地。一处是东门外十六铺的码头,有工匠正在毛竹搭起的架子上,奋力把一根根碗口粗的杉木往水底打。
而在一箭之地的西侧,,还有一处大宅子正在建设。工地上正在挖地基,城里的居民看到地基的样子,就知道此处房子造的不小,足有两亩地有余。
问过泥瓦匠得知,原来此处是在修建客栈,而且还是二层的。
江对面的浦东,还有一处工地,有好事者还花了一个铜板过江去打听,那里更厉害,据说是准备修造一座大型纺织作坊,要雇佣好几百纺织婆娘。
江面上,还有好多不知从何处来的,装载着砖瓦木料的大船,因为没有劳力帮着卸船,只能停在江面上等候,把船老大都快急死了。
而在十六铺北边一里外的两岸,同样也有两处大功程。
浦西据说是着名的汇通钱庄松江总号,要造三层的石头大楼,江对面的浦东,是一家炼铜作坊,也要招收好几百工人。
而在城北的吴淞江边还有一处工地,据说是造一家批发市场。
这一番大工程,可是让上海县城的商家吃的都快撑住了。
城里的各家木匠作坊也被下了巨额订单,要他们全力打造织布机,纺纱机,还有办公养的桌椅板凳。
铁匠铺在打造各种器具,就连只有一身蛮力的壮汉,也被招揽去做挖泥的小工,工钱还不少嘞。
这一切可把上海县城的老百姓高兴坏了。
明眼人都能看到,这么多工程竣工后,就能给县城带来无数的工匠,这些人将来都将会在县城消费,这是一股多大的消费力啊。
城里的店老板们都盼望着工坊能早日开工。
而在城里如焚看不见的远郊深处,还有好几支队伍在垦荒。
在向青山新命名的川沙地区,就有高桥;凌桥,高庙;六里桥等几处,在松江府城的东边,也就是向去青山新命名的南汇地区,也有周浦;祝桥等垦荒队。
这些队伍除了祝桥这边是招揽来的流民,其他队伍全都是抓来的泼皮无赖,管理无赖韩的,也都是各县派出的衙役。
向青山还给他们每人每月一贯钱的补贴,要他们严格管理泼皮,好好干活也就算了,可以将功抵过,想要偷奸耍滑,罪加一等!
二月初二过后,向青山还从实验室里走出来,骑马到松江府的各个工地上去视察。
他先从上海县城附近的四处工地看起,看到工地都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唯一不满的就是觉得建设速度太慢,每个工地上都没几个泥瓦匠在施工。
被推出来管理铜器作坊的陆允祥说,工地太多有全都挤在一起,松江府的所有泥瓦匠都被邀请过来了,实在是没有办法。
“蠢!为啥不到苏州杭州去找,人家就不造房子吗,再不行到南京去找!”
“对呀!”陆允祥一拍大腿,赶紧让人到外府去招揽泥瓦匠,越快越好。
在川沙垦荒小区域,向青山依旧看到满眼的荒地,他在六里桥找到主管此地垦荒的余晨钟,要他再到南京走一趟,多多的招揽流民过来。
“时不我待,动作一定要快!”
这还不算,向青山还给远在湖广的林浦写信,要他帮忙把迁移到湖广的汉中移民分一部分到松江来。
林浦接的信后大喜,连说“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人,简直太难得了。”
迁移民到松江,那就是在给湖广省钱,林浦哪里不同意。
郭孝更是说,既然向青山那里缺人缺的厉害,不如就先给他三万移民,如果还需要,我们大量供应!
“对,就这么干!”
这个建议林浦举双手欢迎。
林浦的工作效率极快,没几天就给向青山先送去了八千移民。
得到消息的向青山起初还一愣,觉得林浦的动作好像从来没这么快过,再一想,这是在推卸负担,他的速度能不快吗。
八千人,向青山心里有些犯难。
移民来了是要吃喝的,这么多人,每月伙食都不是个小数目,他兜里的钱不够了。而且以后还想要移民的话,花费会更多。
办法还没想出来,李宏心急火燎的跑过来,劈头盖面的就问:“移民来了,花销怎么办?”
向青山零时想了个急办法,先从田筑的太仓州借点钱粮,他那边还稍稍富裕点。另外上海知县赵菁要钱,他今年买了好几块地皮,手头又不少钱。
现在移民又在他的点地盘上,他不出钱谁出钱。
借着,余晨钟又从南京给向青山招揽来四千流民,这下可把他给急坏了。
人来了可不能送回去啊,送了不就是自打耳光吗,他向青山丢不起这个人!
最后向青山被逼的没法子,只要让汇通钱庄出面,在青浦镇上画了两块地皮买下,一块做药坊一块酒坊,这才堪堪把危机对付过去。
赵同友还给向青山出个损主意,那就是给松江府的青楼赌场加增为期一年的移民捐,只要把今年对付过去,明年就好办了。
“很好,这主意非常好。这样吧,一年的期限太短了,不如两年吧。”说完,向青山亲自动手,写了份告示,派人给李宏送去。
向青山扔了笔,笑呵呵的说:“这下移民的伙食费算是够了!”
松江府如火如荼的大搞基建,让苏州府的商界看不过去了,他们再次联合起来写了封联名信,请求向青山不能厚此薄彼,也要把苏州府搞的兴旺点。
苏州商界的这个建议,还提醒了向青山,苏州府人多地少,为啥不招揽些苏州的无地佃农到浦东来,白送他们土地应该能吸引不少人过来的。
这样既能让苏州府空出不少官田,继续转租给佃户,又能让愿意开荒的佃农,得到可以传给子孙的私田,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