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遗恨
作者:太子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33.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章 董郎挺临危受命 马子元毁家纾难
沈复和弟弟按照母亲的吩咐,先在后土(土地神)前跪下,烧纸化钱,泼洒祭祀,按照神五鬼四人三的原则,点着五炷香,插在后土前,兄弟两人同时磕了三个头,希望本地土神爷照看老父亲的亡灵,不让受其它鬼怪的欺负.然后才到老父亲的坟前,烧纸泼洒,点了四炷香插在坟前.沈复磕了三个头后,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沈复是内向型人,从来不随便掉眼泪,喜怒不形于色,此时胸中积郁终难抑制,一下子喷发出来!奋笔疾书,不一会写就祭文【丙申一周年祭】
今天正好是一周年纪念日,沈复含泪自读:
公元二零一五年八月九日夜间一点零八分,即十日(阴历乙未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间)病逝,享年八十有三。出殡日,本思撰祭文以致祭,然本乡无此习俗,加之心悲事烦,终究未达心愿,眼看冬至将至,惭悔之情愈浓,遂提笔书之。
父亲生病三日,阖然长逝,如同酣睡,何时魂赴冥府,子女竟未知也!呜呼哀哉!
老父亲走了,悄然走了!活着的时候,为儿女做奴隶,临走,又不打扰儿女,怕给儿女增加负担——其德与天同高,其情与海同深!呜呼哀哉!老父亲生于民国一九三三年正月十七日,祖母曰:此儿命苦,大年过完,年猪吃光,白面吃净,才生下来,即将种田,终生劳碌,不得其闲,——后来果然终生困顿。
公元一九四九年,老父亲加入共产党,事事趋前,不辞劳苦,生活虽困苦不堪,然不争政府“救济“,故不得政府惠顾。终其一生,虽未得政府点滴救助,依然忠君爱国,无怨无悔,并诫勉儿女拥护政府。
吾幼时,父亲受队长指派,拉运木板。每晚夜半,万籁俱寂,父母起床,点着煤油灯,母亲做饭,父亲生起火盆。两碗青稞面下肚,一壶茯茶喝完,父亲喊起同伴,肩拉架子车,脚踏月光,向太子山进发。东方泛白,他们即到太子山下。当天午后,父亲和同伴,拉着松木板,已到木厂交公(木厂:后来之物资局)。回到家里,还未吃喝,坐到院里休息,便抱起我,曰:“将儿抱在怀中,疲惫自然消失!”吾每思及,往往潸然泪下。
为生产队搞副业,每日算十分,为一个工,每个工折合人民币是一角五分钱。运输松木月余,生产队扣去工费,每人得一元五角。同伴都去领钱,得意洋洋,而吾父不去领,郁郁不乐,母亲逼他,吾父曰:“钱被全扣,无钱可领!”
母亲怒曰:“我去找会计,为何全扣,总得给个理由?何况你是生产队副队长,带领副业队打头阵!”
父亲颓然曰:“穷人。老好人,本无理由,古今常理,去有何益?”
母亲不听,与会计理论未果,反遭辱骂。
呜呼!时艰运骞,其奈命何?
公元二零一五年八月九日夜间一点零八分,即十日(阴历乙未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间)病逝,享年八十有三。出殡日,本思撰祭文以致祭,然本乡无此习俗,加之心悲事烦,终究未达心愿,眼看冬至将至,惭悔之情愈浓,遂提笔书之。
父亲生病三日,阖然长逝,如同酣睡,何时魂赴冥府,子女竟未知也!呜呼哀哉!
老父亲走了,悄然走了!活着的时候,为儿女做奴隶,临走,又不打扰儿女,怕给儿女增加负担——其德与天同高,其情与海同深!呜呼哀哉!老父亲生于民国一九三三年正月十七日,祖母曰:此儿命苦,大年过完,年猪吃光,白面吃净,才生下来,即将种田,终生劳碌,不得其闲,——后来果然终生困顿。
公元一九四九年,老父亲加入共产党,事事趋前,不辞劳苦,生活虽困苦不堪,然不争政府“救济“,故不得政府惠顾。终其一生,虽未得政府点滴救助,依然忠君爱国,无怨无悔,并诫勉儿女拥护政府。
吾幼时,父亲受队长指派,拉运木板。每晚夜半,万籁俱寂,父母起床,点着煤油灯,母亲做饭,父亲生起火盆。两碗青稞面下肚,一壶茯茶喝完,父亲喊起同伴,肩拉架子车,脚踏月光,向太子山进发。东方泛白,他们即到太子山下。当天午后,父亲和同伴,拉着松木板,已到木厂交公(木厂:后来之物资局)。回到家里,还未吃喝,坐到院里休息,便抱起我,曰:“将儿抱在怀中,疲惫自然消失!”吾每思及,往往潸然泪下。
为生产队搞副业,每日算十分,为一个工,每个工折合人民币是一角五分钱。运输松木月余,生产队扣去工费,每人得一元五角。同伴都去领钱,得意洋洋,而吾父不去领,郁郁不乐,母亲逼他,吾父曰:“钱被全扣,无钱可领!”
母亲怒曰:“我去找会计,为何全扣,总得给个理由?何况你是生产队副队长,带领副业队打头阵!”
父亲颓然曰:“穷人。老好人,本无理由,古今常理,去有何益?”
母亲不听,与会计理论未果,反遭辱骂。
呜呼!时艰运骞,其奈命何?
一九五九年,普遍实行合作社,每村设有食堂,全村男女老少,齐聚食堂吃饭。这年发生******,面粉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二两。初期,饭量不限,面汤清稀不堪,几乎看见人影。父亲一边走路,一边摇着碗,边吹边喝,到了家里,清汤全喝完了,只剩下面糊糊。父亲把碗递给大姐,催促大姐赶快吃掉面糊糊,自己能早去再抢一碗。
“阿达,扎着不哈哈(因为面糊糊里有蚕豆草渣,咽不下去!)”大姐端着碗,仰着头看着父亲说。
父亲一连喝了六七碗,大姐才吃了半饱。
六十年代,我们姊妹已经有六个。市面布匹匮乏,农民手中缺钱,男女老少,粗衣破裤,赤脚走路者,比比皆是。父母为了我们穿整洁一点,农活之余,母亲从大姐开始缝衣做鞋,轮到小妹,还未穿上新鞋,大姐已是鞋帮穿洞,衣裤褴褛;父亲就开始给大姐补鞋,周而复始,母亲在前面做新的,父亲跟在后面补旧的。多少个雨天,多少个夜晚,父亲跟着母亲缝缝补补,他们的欢乐,他们的幸福,就是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老父亲无求无欲,心里只装着儿女,老父亲常说:“我们尕百姓的一生,就是拉扯几个儿女,把儿女拉扯成人,就是最大的功劳!不认真拉扯儿女,还能做什么呢?”
呜呼!父亲生病一载半,生活起居自理,从不要人服侍,不给儿女增加负担,反过来照顾儿孙,关心儿孙;重病三日,顽强抗争病魔,乐观以待,切望度过三伏,入秋再薨,吾父深信:命大人死在二八月,命苦人死在六腊月(盖六月尸体易腐,腊月天寒地冻。挖坟不容易)。父亲回光返照时,儿孙围绕,与儿媳女儿微笑而谈,最终熬过炎夏,进入初秋,至夜而逝——平平静静,不打扰任何人,悄悄地走了。
呜呼!活着时,勤俭持家,不连累儿女,走时又不肯惊动儿女,悄悄地走了,悄悄的走了,竟至于儿女还不知道老父亲升天!嫌弃父母者,嫌弃祖父祖母者,不愧死湖!
呜呼!父病时吾不知其病危,还以为能活月余;父没时吾不知其真没,还以为在熟睡?其实,我等在慌乱之际,老父早已宾天。
呜呼!彼苍苍者天,曷其有极!吾不能预知也!
老父亲走了,渐渐走远了!而音容愈来愈清晰,魂魄往往来梦里。预知老父亲今年死,则宁推掉杂事多陪伴些时日。
老父亲匆匆走了,再想尽心侍奉不可得也!
呜呼老父,儿女已过半百,能自持家务;孙男孙女,多数已成家;汝在九泉之下,可以憨笑长眠矣!
呜呼老父,汝勿负先人之托,勿负老天之意,亦无悔于人世矣!其魂魄当受冥府之庇护。
呜呼苍天!人之魂魄存于世,真耶?假耶?吾希望真有!长伴于吾之左右。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不孝男:复儿致祭
顿首,顿首再顿首
呼呼!......汝齿早衰,未补假牙,吾之罪也!
假牙流行已有数年,汝因生活困顿,惜钱未补.至吾弱冠,生计改善,有存款而未与补牙,吾吝啬至极矣!汝却无一言相怨!吾所以终悔矣!
呜呼!......吾尚记得,幼年至童年乃至少年,理发洗脚,生活起居,无一不是汝亲手操劳.汝年迈衰病,生活自理困难,而吾却不能临床侍奉.汝去矣!吾才醒悟,致使吾悔恨终生矣!
呜呼!......汝病危时,吾已是一团之长,却不能接来金州,住西洋大医院治疗,却在县级医院等死,是思虑不及也?抑或怕麻烦?或者战事紧张之故?种种理由,均为托词!
呜呼!汝之逝,为吾留下终生之悔恨!
呜呼!古人言:寿命到日,千佛难留,吾一凡人,又何能为?傅青主为清季神医,难留慈儿,痛不欲生,况他人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此言不谬矣!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不孝男:复儿致祭,顿首,顿首再顿首!
沈复言罢又大哭.他的弟弟陪着流泪.
“哥哥,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节哀顺变,“沈复的弟弟劝住沈复,一同回家.
沈复和他的弟弟回到家里,他弟弟把家眷接来,与沈复同吃同住,一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放羊牧牛.欢乐如初。沈复打算不再出门,陪伴老母,专心务农,终老田间.不料没过几天,新编第八师师长宁王鲁鲁派特使前来,邀请他到宁王府做禁卫队长,并答应给军费,让他招来宁河子弟兵.陪同的人有永靖县长,沈复思量再后三答应了.写了两封信寄给董朗廷和马子元.当天沈复辞别老母亲和弟弟,跟着特使去宁王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