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作者:张围 | 分类:历史 | 字数:271万

第429章 灵丹妙药

书名: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作者:张围 字数:2172 更新时间:2024-11-16 22:37:14

“行李?邹国功的行李?”

许敬宗也是疑惑了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我这就去长安城。”

李正做了一桌子菜,张公谨看着这些菜色,很好奇,李正总能做出一些别人从未见过的菜肴。

而且这些菜肴还特别地好吃。

孩子们一回来就在饭桌上大快朵颐地吃着,吃完之后大牛又带着这群孩子风风火火地离开。

张公谨感慨道:“你的日子还真是惬意啊。”

李正倒上两杯热茶。

张公谨看着面前这个奇怪的杯子,杯子很大足足有十岁孩子的一张脸这么大,杯子旁还有一个手柄,盖子和手柄还用一根绳子绑着。

看着好奇,张公谨问道:“你这个?”

“这个杯子很古怪对不对?”

张公谨点头。

李正喝下一口说道:“我做不出搪瓷只能用竹筒来代替,都是情怀啊。”

张公谨喝下一口热茶,“还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老夫前后来看过你的村子,李正你像是那种有着一亩三分地就会知足的人,老夫曾经想过你若是入朝为官或许可以把泾阳县的种种复刻到中原各地。”

李正举杯笑道,“这不是一回事,我知道邹国功的意思,可是治理一个小村子我可以大刀阔斧,若是整个关中也这样,容易伤筋动骨。”

张公谨叹息说道:“不伤筋动骨何以改变天下,当年老夫还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一起讨论天下大势,可每每谈论到一些事情,总觉得一代人的努力或许不够。”

“功成名就,史册留名?有时候想想这个我们这一代是不是要牺牲一代人,才能成全下一代人。”

张公谨的这话境界有些高了。

李正听着又喝着茶水。

张公谨接着说道:“李正,你觉得呢。”

“我觉得,我只会挣钱,不是很懂这些家国大事。”

“是吗?”张公谨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李正又说道:“要是我说,我觉得治国如烹小鲜,少了一种味道不行,多了一种味道也不行。”

张公谨点头,“你的厨艺确实很好。”

许敬宗的动作很快,把张公谨在长安的行礼都搬到了泾阳整整五辆马车的货物。

随之而来的还有张公谨家里的五六个仆人。

李正带着张公谨来到泾阳的居民区,这里都是小房子。

“邹国公,我这里还有一些空房子,有些简陋还望不要嫌弃。”

张公谨打量着这里的房子房屋,“这房子很牢固,虽说不如长安的房子美观。”

李正说道:“重在实用。”

用比较超前的水泥石砖做的房子,可能不是很符合现在唐朝人的审美。

李正一边介绍道:“邹国公别看这个房子小,咱们泾阳的房子不怕风吹雨打,冬暖夏凉,防寒防冻,用来养老再好不过。”

张公谨打量着墙体的厚度,“浪费了。”

“什么浪费了?”李正疑惑道。

张公谨说道:“这么好的石料用来造房子实在是浪费,若是用来修缮城墙就好了。”

李正对城墙这种事物不是很喜欢,“上百万人挤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城池中我觉得有碍于发展,反正在下不喜欢城墙。”

张公谨说道:“没有城墙何以抵御外敌。”

“这个……”

确实如张公谨所说,城墙的存在有必要的道理。

城墙千年以来早就是人们固有的认知。

可在热兵器时代,城墙虽然也有类似战壕的用处,但如今大唐的城墙坚固程度就不够看了,除非能用到混凝土。

就像长安城的城墙,几公斤的火药埋在城墙比较薄弱的地方。

点火就能把长安城炸开。

李世民还以为自己的长安城固若金汤?

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

有利于战争不利于发展。

若是把百万人口都关在一座城中,有碍于城市的扩张。

还走在到刀耕火种的时代,李正觉得自己考虑这些还是有些早了。

再说了不能在城墙上动心思。

明代富商沈万三闲着没事给朱元璋修城墙,结果呢?

有时候感觉这个时代的人都傻呵呵的。

你们才是傻子。

这个彪悍的年代,吃饱饭都不容易,李正觉得李世民的日子和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他傻呵呵地以为自己是多么英明的皇帝。

李正觉得自己用一些物理化学的手段,就可以崩了李世民的三观。

自己的村子脱贫致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闲着没事还是少给皇帝卖命。

给皇帝立下千秋功业,自己很有可能会死。

就比如说商鞅。

当然了始皇帝推行郡县制以来,这个制度让后世享受了这个红利,而且享受了两千多年。

张公谨家的仆人很勤快,半个时辰就把新家给安置好了。

很快张公谨在这个村子就找到了几个可以说上话的人。

比如老村长和孙思邈。

半个月后,张公谨已经彻底融入了村子里的生活。

张公谨的肺不是太好,这是早年前积累下来的旧病,孙思邈给瞧过,好好修养还是可以把病养好的。

李正拿出几粒胶囊递给张公谨,“邹国公,这个药对你的肺挺好,起码可以缓解咳痰的情况。”

看着眼前的药,张公谨又说道:“老夫住在你的泾阳已经很叨扰了,哪里能收你的这些灵丹妙药。”

李正尴尬一笑,“这哪里是什么灵丹妙药。”

张公谨说道:“老夫可以收下你的药,不过无功不受禄,老夫也不能白拿你的药。”

“没关系,我以后每个月都给邹国公送来。”李正笑呵呵说道。

张公谨笑骂:“你个臭小子,还每个月送来,你是希望老夫可以每个月都去你的书院给村子里的孩子教书吧。”

“邹国公,不用客气。”

张公谨拿起李正的药点头答应,“老夫每个月都会给村子里的孩子去讲课。”

一场春雨落下,预示着天气就开始转暖了。

李正坐在自己的马圈旁的小屋子里,看着满天大雨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有时候觉得雨天才是最安静的。

徐慧坐在一旁给李正倒上一杯热茶说道:“长安令,这是这个月的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