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作者:茶碗的彼岸 | 分类:历史 | 字数:52.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8章 攀比
雪肤膏只有十块?
而且还有可能枪不到?
这些千金、夫人等,自然不知“饥饿营销”这种路数。
但毫无意外,她们一听这话后心里顿时就着急了。
越是听说抢不到,她们隐隐的就越想要将之抢到手中。
这似乎是一种原始的冲动,不可抑制。
于是顾不得其他,她们干脆亲自来到了中吴书坊的门口……
但凡女子,古今中外,她们身上的钱其实最好赚。
因为她们最易冲动消费。
杜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在报纸上弄出那些雷人的广告词。
于是乎,前有“清爽、完美、年轻十岁、青春永驻”等广告词在前,后又有“饥饿营销”在后。
两相结合,编织出一张“大网”。
这些权贵人家的千金、夫人等,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于是纷纷自动上钩。
这张“大网”,就连后世女人都经受不住,更不用说这些古代的女子了。
这个路数真的一用一个准。
“夫人?你怎么来了?”
“娘子?这边,这边……”
“……”
大街上忽然骚动起来,各家家主与他们的夫人竟在此会面。
于是呼四喝五穿插往对方走去,现场宛若赶集。
也是此时,一个女扮男装挤进来的少女慌不迭躲在一个同样女扮男装的丫鬟身后。
那丫鬟忙问怎么了?
“嘘!嘘!”女扮男装的少女压低了声音,道:“小声些,你也躲好,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在对面!”
“若是被他们抓到我女扮男装逃出府门,还来到这么多人的地方,我就死了,快些藏好!”
“哦哦!”丫鬟反应过来,也藏在人群之后。
大街上逐渐安静下来,不过一会儿又开始热闹。
因为各家的夫人彼此都认识,大家忽然同时出现在此,免不了寒暄见礼拉家常,这大街一时变成了“大型游园会”。
高台之上,中吴书坊的掌柜瞧着这一幕不由点了点头。
并在心中暗道:“此情此景,果真与郎君交代的一般无二,真的神了!”
……
牙堂。
现在已经是巳时【早上九点至十一点】,明媚的阳光透过牙堂大门斜斜投射在地面,映出一片巨大的光斑。
牙堂中众人心里热切激动,但不是因为这片阳光的缘故。
而是因为,杜昭对“各权贵府中的妇孺也赶去中吴书坊门口”的评价,是:“这是下一步好戏的开场,阿翁和诸位请拭目以待。”
此话着实令众人心里痒痒,他们都想直接跑到中吴书坊门口亲眼去看了。
周庭、侯仁矩等,都曾自诩才华卓绝。
可是今天这件事,他们始终把不准杜昭的“脉”。
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联系的事件,比如“各权贵府中的妇孺也赶去中吴书坊门口”这件事,他们硬是想不到这有什么用。
更想不明白这与杜昭“赚数十万贯”的大计有何关联。
但是杜昭呢,却说“这是下一步好戏的开场”……
听这话的意思,似乎此事还是杜昭有意推动的?
难以想象!
难以琢磨!
周庭和侯仁矩脑中一片混沌,根本理不出一个前因后果。
但是,此事却是杜昭有意推动的,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根本不似作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这位郎君心思缜密、智计信手拈来,对事物发展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
且先不说杜昭此计最后能否成功,单单现在杜昭表现出来的这份自信,这份胸有成竹,便令周庭和侯仁矩敬服不已。
对周庭来说,其实早在蜀国的大山中时,他就已经知道杜昭非凡,不然原本决定终老山上道观的周庭为何来到了苏州?
能说动他这种决心隐居的道士下山,本身就说明杜昭颇有眼力和手段,不是一般人!
但对侯仁矩来说,他自北投奔而来仅有短短数日。
之前,侯仁矩只从他的父亲,也就是侯益口中听见夸赞杜昭的话,诸如“老夫观此子必成大器”等。
侯益对杜昭不乏誉美之词。
对此,侯仁矩本人是存疑的,这从他“停留在无锡县以观察杜昭是否确有其才”的举动便能看出。
结果杜昭不仅扳倒了中吴军中的内奸,还缴获大批钱粮财物。
这让侯仁矩十分吃惊与振奋。
但是此时此刻,侯仁矩再次吃惊,因为他见到了杜昭另外一面。
让人捉摸不透啊!
偌大一个牙堂中,除了周庭和侯仁矩外,吴应辉、田秀芝、郭大勇、陈顶天,甚至杜建徽等,都对杜昭的举动看不明白。
唯一一个似懂非懂之人是李安。
因为杜昭一系列安排都是通过李安的手去办理。
……
中吴书坊门前的大街上。
此处人山人海,热闹喧嚣。
不明就里之人非得以为“元宵灯会”在此处重办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中,最靠近中吴书坊门前的“内圈”,已被各权贵与富商的家主、夫人,以及小厮们所占领。
普通吃瓜群众们,被挤到了“外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权贵府中多有强横小厮,普通吃瓜群众哪里敢惹?还不是只有乖乖退到后面去。
“内圈”这里,各权贵与富商的家主、夫人等,彼此都认识。
相熟之人自发聚在一起寒暄聊天,更有那熟人无数的“社交明星”出尽了风头。
哦对了,留在“内圈”的人中,除了权贵、富商之外,还有城中几大秦楼楚馆的人。
各楼各院的粉头、头牌、花魁等也纷纷出现在此。
不过她们比较低调,只在各楼各院之间交流走动。
未曾与此间的权贵、富商们互动叙旧,为哈?
因为他们的夫人就在这里呢。
“内圈”的地盘毕竟有限,能停留在此说明在苏州城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至于地位稍次的一些的家族,只能留在“中圈”或者“外圈”。
这个距离就远了,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只能看个热闹。
于是乎,中吴书坊门前的大街上,俨然变成了一个地位等级次序森严的社交场合。
人人都以挤进“内圈”为荣。
谈笑风生之余,攀比的心理逐渐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