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大人物
作者:沙黄 | 分类:悬疑 | 字数:172.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章 大人物
“别啰嗦,你赶紧让兔崽子们去东沙滩附近的出租屋、地下旅馆搜搜,还有那些废弃的烂尾楼,说不定你的运气好,一会儿就能找到。”
“海大队,既然你已经知道大概位置,为什么不让你的人去搜?”
“那些地方,都是些藏污纳垢之地,我的人去了,容易打草惊蛇,吓死他们。”
“可是,我的人行吗?”
“你们的人怎么了,啊?都是一窝子老鼠、蟑螂的。那个词是怎么说的?蛇鼠一窝,对吧?你们之间,嗅不出对方的异味,不会惊到他们,赶快动手吧!”
“海大队,你可真行,找人帮忙还这么拽,变相再骂我两句。”
“骂你两句就拽吗?嘿、嘿、嘿,如果你现在坐在我的对面,你就会看到我的刀疤正在跳舞。”
“什么?别……海哥,你老别生气,我这就派人去。”
没等郭庆把话说完,于大海已经挂断手机。
稍顿,他僵硬的脸上,忽然露出得意地笑容,自言自语地说:
“吓死你这个兔崽子,敢叫我条子?等着,这笔账过两天,我再找你算。”
于大海把手机放到副驾驶的座位上,掏出一支香烟点上,在香烟一明一暗的火光中,默默地看着窗外陷入深思。
关于一号案,于大海还是非常自信的:嫌疑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本地瘾君子。
关于动机,正如他之前的分析,毒瘾发作,囊中羞涩,不得不冒险抢点毒资;或者吸毒出现幻觉,跑到街上撒欢,激情所致犯下本案,毁掉大家美好的一天。
只要行动迅速,根据瘾君子的特点,按图索骥,逮到案犯不成问题。
可惜同事们的思路被国际大案所困,行动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很可能错失良机。
于大海可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主儿,他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既逮到犯罪嫌疑人,还要达到目的。
虚张声势地诈唬郭庆,让他撒网寻找案犯,并不是目的。
于大海似乎更疯狂:只要有机可乘,不择手段,也要惊动隐身在郭庆背后的大人物。
虽然这个大人物,目前还存在与他的猜测之中。
~~~~
所谓大人物,是于大海沿用已被自己击毙的烟海第一代涉黑大头目,绰号大鬼影江国强的说法。
在一次偶然机会,江国强一脸诡异地告诉他,说:在我的背后,藏着一个让我深感恐惧的小人!
让于大海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所谓的小人,实际是个大人物,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
这些年,在多次打黑行动中,除了江国强被击毙之外,其他几大要犯,都逃过严打行动。
如果发生一次两次是侥幸,那么,每次都逃之夭夭,就不能不让人担忧。
于大海一直怀疑,在警队内部,有涉黑团伙的暗桩,或者被收买的叛徒。
暗桩的阴险,叛徒的无耻,让人防不胜防。
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搭档于坚的牺牲,莫名其妙地死在一个反拷在松树上的罪犯手里。
这个混蛋,就是那次打黑行动中的主要目标。
该犯叫杨幸福,绰号地包杨,是烟海涉黑团伙第二任大头领。
地包,是烟海当地百姓对地痞、无赖、流氓一类坏人的统称。在地包后面赘上杨字,成为杨幸福的专称。
对这样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外号,他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十分得意——这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狰狞面目,产生畏惧心理。
由此可见,地包杨之恶令人发指。
记得那次抓捕地包杨的收网行动中,不知道对方是提前得到风声,还是抓捕计划泄密,他和手下的几名要犯,提前跑地跑,窜地窜,不知所踪。
以至于准备半年的打黑行动,又是以逮到几个小喽啰而告终。
在打黑行动结束一个半月后,地包杨带着手下偷偷潜回本市。
九月的一天,于大海接到情报,地包杨藏在他的老巢,安全地带娱乐城里。
于大海立即向局领导汇报,提出建议:在情报没有完全被证实之前,避免打草惊蛇,更为了保密,暂时由他和搭档于坚负责秘密追踪。
经过上级领导研究决定,同意他的计划,但严令他们两人,只限于跟踪蹲守,不得擅自行动。如有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报告;在得到支援后,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
当天晚上,于大海和搭档于坚,在安全地带附近的一栋烂尾楼里,开始秘密蹲守。
连续五天,他们没有发现地包杨活动的任何迹象。
就在两人怀疑情报是否有误时,第六天清晨,大约六点多钟,天空虽然放亮,但薄薄的雾霾,把人的视线限制在一百五十米左右。
当时两人正准备交班,于大海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
突然,看到地包杨和鬼手等几个骨干分子,偷偷从安全地带的后门闪了出来。
这几个家伙,小心翼翼地查看一番后,地包杨带着鬼手朝药山急匆匆奔去。而其他几个,鬼头鬼脑地冲向车库。
根据对方行动轨迹,于大海和于坚分析,对方兵分两路,像是急着干什么事情。
面对突发状况,本着打蛇先打头的原则,他们商议决定,暂时不理会那几个乘车的马仔,把主要目标锁定在地包杨身上。
根据对方选择山路的方向,于大海第六感认为,地包杨准备外逃。
这一推测,让于大海不安起来。难道这次秘密追踪,又已泄密?
可这次计划,除了几位局级领导之外,其他同志,包括刑警支队中层干部等都不知道这次任务,难道大人物是局级领导?
这个想法,让于大海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地包杨这次把握逃跑的时机,颇带心理学方面的考量。他用五天时间,消磨于大海两人的蹲守耐心,等开始怀疑情报准确性时,利用警惕松懈的机会,采用兵分两路的诡计,开始逃亡。
地包杨只有小学文化,在刚上初中时,便与社会盲流混在一起。
地包杨虽然奸诈狡猾,但脾气暴躁,非常冲动,他能龟缩在老巢呆这么长时间,肯定有人警告过他。
根据对方的逃跑设计,地包杨似乎已经知道执行蹲守任务,只有于大海和于坚两人。
在这个逃跑方案中,还有一个欺骗性掩护,假如有人发现地包杨在药山活动,如果不知道那条密道的情况下,按照惯常思维,一般会误以为他在晨练。
但可惜的是,如此缜密地逃跑计划,毁在提前行动这十几分钟。
于大海猜测,这个计划,可能出自大人物之手。
于大海应该在六点三十分与于坚交接,然后,撤离蹲守地点。
地包杨是在六点十八分左右,开始逃跑行动的。
假设大人物是本局领导,他当然知道蹲守的具体时间,以及交接程序。因此,他肯定警告过地包杨,等于大海离开后再行动。
但恐惧意识,常常大于理性,特别是有过亡命经历的罪犯!
已如惊弓之鸟的地包杨,由于恐惧心理发生作用,让他提前开始逃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