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走出的大佬
作者:一根撬棍 | 分类:都市 | 字数:68.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二十二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222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昨天我们参观的时候,人家还以为我要采购设备的,厂长亲自出面接待了我。”孟潇语气中还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愧对人家的热情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厂长就跟我们诉苦,他们先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后来自己又开发完善了一下。其实他们的设备,对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来说,足够用了。可就是没有什么市场,全靠魔都本地的政府和企业支持,也才勉强活了下来。”孟潇对于东源厂的遭遇有点感同身受,辛辛苦苦花了大价钱搞出来的东西,明明有市场却没有订单,着实让人沮丧又无奈。
“市场不认可,那只能自己培育开发市场了。全国这么大,县城几千所,大城市也有几百个,这些地方肯定都会有需求的。”据张强所知,金城好像这几年要投资建设两个污水处理厂的,都是投资大几千万的项目。
“嗯,其实他们还算情况好的。我去的第二家叫碧源,他们是做工厂废水处理的,他们更惨。我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科技水平其实还要比东源更强一些。但如果说东源是苟延残喘的话,他们就是负债累累。”
张强又有些不解了,为什么技术水平更强,反倒是境况更差了呢。
“生活污水处理是政府的事情,很多地方政府还是重视的,或多或少都会挤出钱来建设处理厂。但工厂基本只管利益,别说私人企业,就算是很多国企,他们也是不肯多花一分钱在废水处理上。”这话是碧源公司的老板说的,孟潇如今说出来也是长长叹息了一声。
碧源的老板叫方显荣,是从国外回来的,当初见着很多工厂把红通通、绿油油、黑乎乎、白泡泡的污水直接排放的河流里面去,搞得很多河流五污臭一片,鱼虾无存,沿河的居民怨声一片,甚至沿河的庄稼都长不活。
方显荣也就动了心思,从国外喊回了自己的几个同学,成立了碧源公司。说起来,方显荣和他几个同学,也算是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都有点家底,靠着家里的支持,他们才有钱搞研发。可设备研发出来以后,几人才意识到自己太理想化了。
设备是好设备,废水处理确实很有必要,但正确的可能并不合时宜。方显荣他们跑了一百多家企业,只有三家同意采购一台设备试用一下。
“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序比较复杂,不光是设备要花钱,前期很多硬件设施也要到位,下来投资就很大了。大多数工厂是完全不想掏这一笔额外的钱。”孟潇给张强解释了一句。
张强设身处地的想了一想,要是花几十万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自己其实也并不太乐意。搞企业的本来就是为了赚钱,谁会愿意平白去花一笔钱呢。毕竟赚到的钱是自己的,反正排放的污水又没人管,何况大家都是这样搞的,一家两家企业净化了污水其实也意义不大。
“第三家呢?”
“第三家就是我们今天早上去看的。这是个真正的大公司。”说起第三家企业,孟潇的情绪明显高涨了。
“这家企业叫大光国际,老板是纽伦人。他们的项目包括培垃圾发电、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危废处理、环卫装备制造、环境分析检测等等,业务十分广泛。”
“我想着我以后要学的也就是他们了。”
“这公司赚钱不?”张强听了前两个公司的遭遇,第一时间都问起了最关键的问题。
“我觉得他们赚钱。你知道吗,他们公司占地一共有六百多亩,他们自己就建了一个产业园。我们早上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看着他们的介绍,在魔都他们一共有两千多名职工,每年的产值达到了近三亿。他们还要在魔都建立一个垃圾发电厂。”
“他们为什么能赚钱?”同样是污水处理、危废处理,别的公司活下去都困难,他们怎么就能活得滋润?
“我自己感觉,一方面可能是魔都给他们的优惠多,我听说很多时候他们过来投资,不光地皮半卖半送,甚至几年时间都不用交税。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资本雄厚吧,我听说他们老板在纽伦也是身价近十亿的富豪。”
“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全魔都现在都在用他们的环卫设备,像是什么垃圾箱、垃圾清运车之类,而且他们的废品回收处理利润也很高。”孟潇抿了抿嘴唇,有些羡慕也有些无奈。
张强懂得孟潇这表情的意思。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很多地方给外来的和尚的优待太过明显,在张强看了,颇有外来的是亲儿子,内家的是养子的意思。
外资进来了,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人给人,简直称得上是一路绿灯。要是当地自己人投资的企业,这些优惠政策几乎都没有。
张强有时候也很是疑惑,不太能理解很多地方的选择。给外资的优惠大于外地的,给外地来的投资又比本地的企业优惠大一些,搞来搞去,本该是最受宠的亲儿子倒是待遇最差的。
“不行到时候你去纽伦注册个公司,换个马甲进来投资?”张强给孟潇出主意,就这换一层壳的做法,有可能就能节省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资金。而且以后贷款什么的,也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来来去去,如果投资额大一点的话,可能就省出来几百万,甚至有可能话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
“我再想想吧。”孟潇略微一沉吟,却没有马上作出决定。
“不过我倒是想把公司建在魔都了。这里不管是人才还是技术,都比金城强了几个档次。”孟潇这也是有感而发。金城至今可没有一家做环保产业的公司,甚至可能很多人压根就没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那个意识。
之前听着绿源和碧源公司的遭遇,孟潇也意识到了,自己在金城开这种公司,貌似有点太过想当然了。有市场才能有发展,没有市场,公司就只有倒闭一途了。
“你认真的吗?”张强隐约明白了孟潇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