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妖后传

作者:月流尘 | 分类:古言 | 字数:87.6万

第279章 大难

书名:重生之妖后传 作者:月流尘 字数:2139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4:31

毕绥南接过奏章展开来看,眉头越皱越紧。

他和姚澄宇的部下,都是私底下的接触,每次见面也甚是隐秘,

林远志察言观色,看出了毕绥南脸色的不对劲,出声问道:“我看了这上面的说辞,似乎都是故意针对您的,岳父大人,您是不是在江南得罪了什么人?”

毕绥南摇了摇头,说道:“我在江南得罪的人多了,可是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落井下石,还能直达天听的,那可就寥寥无几。”

翁婿两人坐了下去,细细盘算了一番,始终是不得头绪。

林紫苏坐在一旁,听着外祖父和父亲说起了庆阳府的琐事,只感无趣,就去沏了一杯热茶。

当她泡好了茶水,正要给两位长辈沏上,就听外祖父说道:“贤婿啊,开海禁有百利而无一害,若是陛下肯听从我的意见,每年国库的税收至少可以多收千万两,有了这些银子,则朝廷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林远志知道自己这个岳父在治国上颇有些见解,但一直都在地方为官,对朝堂的形势所知不多。

自从刘庆元致仕之后,原本联合起来针对刘庆元的几个派系逐渐分化。

钱敏中有了皇帝的默许,在内阁逐渐得势,司礼监也隐隐有冒头的趋势。

目前朝堂上隐隐分成了三派,以钱敏中为首的山南党,以陆致远为首的北党,还有一大批跟随在司礼监身后亦步亦趋的官员。

三派官员平日里相处还算和气,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那就要生出许多暗潮汹涌。

像开放海禁这等大事,千万两银子的收入,任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哪一派也都不能容忍。

况且,那些偷偷往海上贩卖货物的商户,背后隐隐也有着官员们的身影。

就比如说山南的首富秦家,原本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商户,几十年前,突然就如同天降横财了一般,四处买田置铺,把持了邻近山南四省的瓷器和生丝生意。

有传言说,秦家正是得了钱家的支持,一直做着出海的生意,才赚的盆满钵满。

在开放海禁这件事上,几派的官员达成了默契,都不愿意在皇帝面前提起此事。

突然冒出一个人,和皇帝提起了此事,还信誓旦旦的说起了前景,自然会引起那群人的不满。

林远志认为,岳父这一次是犯了众怒,心里难免替他担心了起来。

“岳父大人,开海禁乃是大事,也不急于这一时。不如您先上个奏章,和陛下认个错。”

毕绥南瞪了林远志一眼,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国库连年空虚,江南号称鱼米之乡,此次洪灾,却连赈灾的粮食都发不下去。长此以往,我大衍可就要亡国了!”

林远志慌忙起身说道:“岳父大人,咱们就事论事,可不要说什么亡国!”

毕绥南对林远志这句话甚是不满,“哼”了一声,说道:“亏你还是入了刑部,胆子也忒小了!”

翁婿二人相视无言,气氛顿时有些尴尬,林紫苏忙打圆场道:“外公,父亲也是关心则乱,您就不要计较了。您手里的那个奏章,能否让我看一下?”

这几日相处,毕绥南只知道这个外孙女性格乖巧。见她竟然对奏章感兴趣,迟疑了一下,还是将奏章递到了林紫苏手里。

林紫苏接过奏章,随意翻看了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外公,您从江南来京城,想必是一路快马加鞭,不知用了几日的时间?”

毕绥南不知林紫苏何意,说道:“若是平时的话,起码得一个月,这次有皇命在身,不敢耽搁,只用了十日就到了京城。”

“这就是了,这奏章口口声声说您和海匪勾结,这才撺掇朝廷开放海禁。文中所言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漏洞百出。您看,这里面写您暗中勾结海匪,牟取暴利,还说五日前,您治下的商户私通外洋,被江南的驻军抓个正着。”

毕绥南听的苦笑不已,他和皇帝说了姚澄宇的事,只是想增加说服皇帝的力度,没想到却授人以柄,反被人借题发挥。

“今日是八月二十九,奏章上写的商户被抓是八月二十四。您快马加鞭赶到京城还需十日,五日前江南发生的事,这么快就传到了京城,除非……”

经林紫苏这一说,毕绥南和林远志都发觉了问题所在,齐齐看向了林紫苏。

他们平日里并非粗枝大叶之人,只不过只想着如何脱罪,倒是忽略了这些细节。

“除非是有人早已谋划好,等着您到京城之后就对您不利,罗织了一些证据。正好您和陛下提起了开放海禁,就趁着这个由头发难。”

在林紫苏看来,想参奏毕绥南,有的是理由,一个赈灾不力的罪名,足以将他压的抬不起头来。

勾结海匪这类罪名看起来严重,一经查出,至少是族灭满门的罪名。

但正因为后果严重,因此定罪时就极其慎重。

加上今上一向宽大为怀,在正兴一朝,也就定过两三次这样的罪。

更不要说,毕绥南是现任的官员,为了朝廷的体面,皇帝更不可能同意御史们的参奏。

林紫苏将奏章放回到了毕绥南的手边,见外公一脸赞许的看向自己,笑道:“外公您是身在其中,这才当局者迷。其实,这里面的纰漏,稍微注意都能看出来,但那些参奏您的人居然不管不顾,这可实在是令人费解。”

林远志听的连连点头,说道:“这里面的大帽子,说起来危言耸听,其实也稀松平常,陛下一代明君,断不会听信这等无稽之谈,御史们这样做,倒像是打压人的手段。”

毕绥南心中一动,当即想起皇帝和他提起的到南康城就任。

他还没有摸清皇帝是随口一说,还是真有此意,因此没有和旁人提起。

不过到了这样紧关节要的时候,他也顾不得太多,当下将皇帝给自己的许诺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林远志听完,心内更是担忧:“岳父大人,您还是尽快和陛下辞掉南康知府的职务,要不然,可就真的大难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