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妖后传
作者:月流尘 | 分类:古言 | 字数:87.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百五十五 尊荣
黄氏还要再埋怨几句,林无患听的头大,强拉着她往华光院走。
黄氏嘴里犹自小声嘟囔着:“皇帝小气还不让说吗?咱们大姐儿替他医好了病,几块破布就给打发了。”
黄氏回了华光院,旁人自然不知道她还说了什么。不过乾清宫里的皇帝却是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惹得伺候的太监都是心惊肉跳。
黄胜今日是来给皇帝复命的,见皇帝气息不对,连忙上前给皇帝顺气。
皇帝摆了摆手,意示自己无碍,笑着同站在御案前的福华长公主说道:“皇妹,朕经过这些日的调理,身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你不必挂念朕。”
福华长公主和皇帝乃是异母兄妹,平日里的关系并不算亲近,不过是听说皇帝病了,自己身为妹妹,也总得有所表示,这才带着女儿静乐县主前来探望。
静乐县主上前一步,笑着说道:“皇帝舅舅,您这一病,我母亲可担心坏了,天天在家里吃斋念佛,总算是佛祖保佑,要不然啊,我可就少了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舅舅。”
福华长公主忙道:“静乐,你皇帝舅舅吉人自有天相,就算没有咱们母女的吃斋念佛,你皇帝舅舅也能逢凶化吉。”
她这话虽是在训斥女儿,表功的意味也极其明显。皇帝笑了笑,朝静乐县主说道:“没想到你这丫头小小年纪,也能陪着你母亲吃斋念佛,着实不易。”
静乐县主笑靥如花,接着脸上又做出了一副可怜的表情,说道:“是啊,舅舅您看,我这一个月都清减了不少。”
“看在你这丫头为朕吃斋念佛的份上,朕可得好好赏你才行。你回去好好想想,缺什么了再来找朕讨赏罢。”
“多谢皇帝舅舅!”
静乐县主脸上露出一副娇羞的表情,小声问道:“舅舅,我也不求别的赏,您能不能赏我一门亲事?”
福华长公主脸色大变,呵斥道:“静乐!休得胡说!”
静乐县主的眼圈顿时红了,用近似于哀求的眼神看向了皇帝。
皇帝看向了福华长公主,笑着说道:“皇妹,你这个母亲做的可不称职呀,天天替别人牵红线,到了静乐这里,还要朕替她张罗不成?”
福华长公主低头说道:“小孩子胡说八道,皇兄不必放在心上。”
静乐县主扁了扁嘴,说道:“母亲,你就是一直把我当小孩子,从来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这一次我可没胡说八道,我就是要嫁给章七公子!”
福华长公主朝皇帝苦笑道:“福华教女无方,教皇兄见笑了。”
皇帝心中暗叹,自己这个外甥女想的可真大,章七公子章元麟是江南章家未来的希望,是以后章家家主的人选。
章家在江南的势力之大,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敢轻动,章元麟这个人,可不会接受自己的赐婚。
皇帝沉吟了片刻,说道:“静乐,这婚姻大事须两个人情投意合方可,你且跟你母亲回去。改日朕将章若谷召过来问一下,若是章七公子有意,朕自然乐意为你们赐婚。”
皇帝的话说的冠冕堂皇,静乐县主没听出里面暗含的意思,还以为皇帝真的是想为自己定下这门婚事,忙喜孜孜谢道:“静乐多谢舅舅!”
福华长公主看着女儿笑的开心,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带着静乐县主退了出去。
皇帝待福华长公主母女离去,斜睨了一眼身边的黄胜,问道:“老家伙,方才静乐县主找朕讨赏,你说,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奴婢以为,静乐县主该赏,那康宁伯府的林大姑娘,陛下就更该赏了。”
皇帝听黄胜替林紫苏讨赏,登时就乐不开支,笑着咳嗽了两声,问道:“朕让林远志升了官,又让皇后赏了两大车的珠宝,怎么,你还替她叫屈呀?”
黄胜却是一本正经说道:“林大姑娘这次医治陛下,招惹了不少人,有敦王殿下护着时,旁人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可敦王殿下今日托奴婢退回了禁军的令牌,林姑娘以后出入京城,怕是要遇到不少为难了。”
皇帝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说道:“我大衍十二省数千州县,区区一个县主算什么?朕要是想赏她,自然会给她更大的尊荣。”
黄胜还在想着什么是更大的尊荣,皇帝接着就吩咐道:“那个王子衡不是要出宫了么,你让他去找林大姑娘吧,那丫头连朕的毒都能解,区区的烫伤应该也不在话下。”
这句话黄胜倒是明白了皇帝的用意,颤声问道:“陛下……您是想……”
皇帝立刻就打手势止住了黄胜下面的话,淡淡说道:“有这个人护着,你总该放心了吧?”
黄胜忙不迭地点头,却还是一脸迷惑,让林紫苏跟这么一个人扯上关系,不知皇帝接下来是要做如何安排。
皇帝不再多说,指着他说道:“你就是个滥好人,你这么替孙杜仲的徒儿着想,你这个老友,也该含笑九泉了吧?”
主仆二人正聊着,在乾清宫外候着的张固进宫传话,说是二皇子和内阁几位大人到了乾清宫外。
黄胜如今已然不在司礼监,听说是有政事要谈,极其识相地向皇帝告辞,皇帝也没有强留,简单的吩咐了几句就让他退了下去。
皇帝今日召内阁前来,是为了北境之事。
自乌普攻入北境草原之后,北狄为防后院失火,只留两万兵马与大衍对峙,其余大军尽数撤了回去。
尽管如此,大衍北境的守军仍是压力不小。
因北狄的两万大军是骑兵,最擅奇袭,虽是一路向北退让,却借着地形神出鬼没,将大衍的十几万兵马骚扰的苦不堪言。
好在长安侯也是久经战阵,一路上严守门户,倒没有太大的损失。但军中粮草不继,军心涣散,已然是极难撑下去了。
兵部尚书沈常德简单说了北境的现状,进退两难之下,皇帝听的心下沉重,正要问话,就听谢曜朗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北狄如今节节败退,正是议和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