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农女团宠日常
作者:凕梦 | 分类:古言 | 字数:299.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37话、被上供的原因起因(一)
于是,侍卫们多了个任务,盯住门外。
没几天一个身穿着禁军服的人狗狗祟祟瞅着就不像个好人一样的,捏手捏脚着乘在府外的巡逻侍卫巡到内巷的间隙,迅速的从墙角摸溜到石狮子旁放下俩食篮子就想跑。
就等着你呢,还能让你逃?
埋伏在墙角几天的侍卫们直接翻墙一跃而下,十几个人你压我我压你的把人给压在最底下压得连脚丫子都动弹不了。
‘友好’的寻问后才知,原来这禁军是来替他的二叔一家送东西来感激贤王爷。
祈宝儿在当上兵部尚书之后,对于无论是对牺牲英烈的抚恤金,还是对因伤退伍的军人扶慰金,都做过一定的调整,并且特意的立出一个‘部门’来专管此项,尽量做到落实,且一一记录在册,此事交于了赫正群一个侍郎来负责。
赫正群是个实在人,且同是因伤退下来的军人,他对于牺牲英烈有家属和因伤退伍的军人们比别人更能感同深受。
以前兵部虽抚恤金和抚慰金一直都有,但兵部并没有立专门的部门去管这块,由下头的各军往兵部上报,兵部核实下人数没虚报便下发银两,那些银两是否真落实到个人的手里,兵部是不管的。
这也就造成了有些军0队的抚恤金和抚慰金到个人的手里都不是兵部的标准,甚至有些至少少一半的数。
这是其一,其二是在领取银两上也没标准,反正只要是至亲就能领,手印一按,后面甭管谁再找司库衙都没用。
这就造成了经常银子落不到该落的人手里,尤其是抚恤金,大部分都是父母领走却与英烈们的妻儿无关。
而祈宝儿对这块的改0革,借鉴了她前世世界前人的经验,一二三四例得非常清明,尤其是针对抚恤金这块,有着明确的领取排位顺序,妻在妻领,妻亡子女领,无子女的才是父母可领,等等等等,再没了亲叔伯只要拿个户籍就能将抚恤金给领走的事儿。
对抚慰金就更明确了,本人才能领。
除了这些外,祈宝儿所有的产业但凡是需要人的,都是就近的各军退伍兵。
而这位禁军的二叔,便是享受到了祈宝儿这块改0革的福利,甚至可以说,是祈宝儿的改0革救了他们一家子的命。
禁军名叫李中,他爷爷曾经是户部侍郎,因与前右相【就是造一反那位】有点关系而受到了牵连,好在是关系不密切只能算是有些往来那种,影响是有影响,但经查确认其并没参予造0反后并没获罪,不过官丢了。
李父是李老爷子的长子,一直受着李老爷子的重视,寄予厚望那种,李老爷子希望他能让李家重新步入朝堂。
至于李中的二叔李铬,说来和祈宝儿还有些缘分。
他并非嫡出而是庶出,生母还生下他后便难产去逝了,李老爷子虽嫡子只一个可庶子女却是不少,像李铬这样没了生母庇佑的,李老爷子压根就不怎么能记住他,自也不必提什么照顾爱护了。
李老爷子人不行可他却有个好嫡妻,李中的亲奶奶是李老爷子的元配,只生了李中的父亲李润一人,生下李润后身子骨一直不好,且李老爷子对其也不上心,因而再没其它子嗣。
李润比李铬要年长十一岁,李润刚出生就没了母亲,被心软的良氏【李润之母】抱回去养,可良氏身子骨差精力不足,所以李铬可以算是被李润给养大的。
李润受着李老爷子的重视,资源上自然不用说,但是吧,智商这玩艺儿有的时候并不受心性所影响,李润人三观正且心善,可脑子就是不太行。
当然,这个不太行不是说他笨,而是他没学习的那根筋。
现在已经五十几的他,还是个秀才,李老爷子希望他入朝为官的希望那是别想了。
李铬倒是聪明,可李老爷子脑子多少有些大病,他不希望李家的庶子能超过嫡子,所以不允许李铬走文路,而是在他才十五岁时,就将他托人给送去了镇南军,当了个伙夫。
李铬在镇南军中要说多出名那倒也没,就是个寻常士兵,但在镇南军中的寻常士兵要往其它军队里放,那可就不寻常了,别忘了,镇南军在祈宝儿没打服荒岠前,他们的敌人可是身材个个魁梧战力惊人的荒岠人。
李铬在十几年前因伤退伍,断了一条腿残了一只左手。
镇南军那时的主将是大贤王,大贤王对于自己的兵还是很好的,原本无论是抚恤金还是抚慰金都是由兵部统发,不过大贤王自个掏钱每年都会放一笔数目不少的银两在军中,专门拿来给那些受了伤不得不归家的退伍兵当回家的盘缠用。
一般都是五十两或是百两,说是盘缠,其实是大贤王的一种另类补偿。
李铬是好在有那百两银子,他受着重伤回京,路上耗去了不少时间,等回到京城的家中,兵部下发的抚恤金早已被李老爷子的继妻现在的李老夫人领走了。
对,你没看错,李老夫人领的是李铬的抚恤金。
因为李铬的伤过重,镇南军往兵部报伤亡人数时,像李铬这种情况是填在重伤册中。
军队伤员的重伤,那一般都是分分钟要命的那种,断手断腿还算轻的,肠子掉出来那种才属正常。
换句话说,一旦被写在重伤册中的士兵,一般能活下来的可能性都很小。
而李铬因为路上出了些意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回到京城,这个时间已经可以判定其是牺牲在半路了。
所以李老夫人从兵部司库衙领走了五两百李铬的抚恤金。
可李铬却是活着回来了,这下麻烦就大了,李铬的抚慰金只有三百两,得退还给司库衙二百两。
李老夫人自是不愿已经落进自己口袋的银子再掏出来,况且李家没人擅经营,铺子不挣钱还往里倒贴钱,早就已经是入不敷出。
而李老爷子又是个要面儿的,哪怕已经不在朝为官,他吃穿用依旧都要顶好,还时不时附庸风雅的买些价格不菲的墨宝等等。
且李老夫人也是不凡多让,在外一直给人种底气很足的贵妇范儿,时不时这个赐那个赏。
所以李老夫人早就没入帐的钱了,不仅是没入帐的钱,她还老底都已经掏得差不多,否则也不会瞧上五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