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农女团宠日常
作者:凕梦 | 分类:古言 | 字数:299.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31话、瞧瞧这都什么事儿
为什么说可惜呢?
历代忠勇候一直都镇守在边关,与义安伯府及为相似,也是代代忠勇候几乎都是将热血洒在战场上。
不过咱们现在这位忠勇候原本从的是文,其兄从的才是武,上一任忠勇候也正是其兄。
正是因为和孝公主,上一任忠勇候躲去了边关,又恰巧着别国来战,最终只一棺椁回乡。
忠勇候之位落到了从文的仅剩嫡子身上,承代代遗志,前往边关领军,成了他的使命。
也许是骨子里就遗传了领军的本事,忠勇候去往边关仅五年就彻底收服了手下将领,并且将害死他兄长的敌国赶出了麒麟国不说,还手刃了仇人。
也正因此,他与未婚妻之间的婚事被拖了五年。
本是终于安心的可以回去娶心心念念的姑娘,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心爱姑娘已死的噩耗,与一道要他娶嫂子的赐婚圣旨。
祈宝儿觉得:讲真哈,这事儿要都是真的,换她,她能直接冲进宫去把皇上先干掉。
瞧瞧这都什么事儿?
你闺女是闺女,人家孩子就不是孩子了?
还搁一窝的祸害,这是有多大仇多大恨?
从和孝公主这,祈宝儿终于是真正见识到了啥叫‘你和谁有仇,就把闺女养歪,然后嫁给他家’。
忠勇候只是整疯和孝公主她觉得都是轻的,让她上,分分钟让那丫的连灵魂都没得留。
谁知祈宝儿心里正在yy怎么将皇上七拆八卸呢,冰华郡主突然来了一句:“忠勇候也是活该,明知和孝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偏要去招惹。”
嗯?
这里面还有情况?
冰华郡主也就吐槽一句,没再往下说。
而是话题又转了回去,她脸上愧疚与真诚交错着,“宝妹妹,孝哥儿的病一直也是母亲的一块心病,淳康候那边如何母亲才不管,可宁平那儿母亲放不下。”
宁平郡主是和孝公主的亲女儿,可细算来,和孝公主除了生下她外,连养都不能算养过宁平郡主一天。
“母亲是在宁平六岁时才第一次见到宁平,我听母亲提过一次,说宁平那时候瘦的啊,六岁的孩子还不若三岁的孩子高,大冬天的实在是饿得不成从候府后院的一个狗洞爬了出来,可就宁平那身子骨,爬出狗洞没走出多远就昏在了雪地上。
也是宁平运气好,恰好着母亲那天去庄子回来路过那儿。
旁边就是忠勇候府,都不用带查的。
母亲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宁平救回来,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宁平都在大长公主府里住着。”
冰华郡主扯了扯嘴角,“宝妹妹,你敢信吗,五六个月过去了,忠勇候府都没一个人发现他们府上的郡主不见了。”
六个月后和孝公主才发现女儿不见了,可她找都没找,直接对外宣称宁平郡主意外落水身亡。
原本对亲女儿的轻慢与虐一待就已经令大长公主很是恼火,只是和孝公主怎么说都是宁平郡主的生母,她中是姨母可也不好插手太多。
何况着就依她与和孝间的关系,若真是她插手,可能反而会令宁平的日子越发难过。
可和孝公主竟然连找都不找的直接让女儿‘死亡’,这下彻底恼了大长公主,也没了顾虑。
自己出面会让宁平日子不好过,那就想办法不让。
于是,大长公主搬动了皇上。
大长公主那个狠啊,还给了和孝公主一千两银子,说是付宁平郡主前六年的生活费。
之后,宁平郡主虽生活还是依旧生活在忠勇候府里,但她的一切开支,都是从大长公主府支出,还安排了信得过的嬷嬷丫环侍候。
和孝公主因为有皇上压着,心里甭管有什么心思都没敢再使,眼不见为净的只当府上没这个人,反正以前一直都是如此。
“她当初就是趁我母亲不在京中才敢使坏,否则那些个陪房筋都会被一根根抽出来。”
宁平郡主比冰华郡主年长不少,冰华郡主出生时宁平郡主都已经出嫁,若说感情,其实两人没啥感情可谈。
这点从冰华郡主对宁平郡主的称呼就能看出来,她一直都是称其封号,而不是真实名字,更没喊过一声姐。
但冰华郡主这人护短,感情不感情的另说,她母亲护着的人,那就是她要护着的人,人亲生父母欺负都不成。
所以,冰华郡主对忠勇候这人同样一直感观不咋样,后来知晓了些事情后,更是那夫妇俩在她心中地位一样样。
全都不是个玩艺儿。
“孝哥儿是宁平的命,宁平本身/身子骨就不好,淳康候府那儿又不是个人待的地儿,宁平能撑到现在,全都是因为孝哥儿。”
祈宝儿依旧支着下巴定定的看着冰华郡主,把她看得全身都不自在的感觉石凳有刺一样的扭了好几回。
终于在冰华郡主快要撑不住时,祈宝儿放过她的说:“你就不适合这套,咱能直白些不?”
这话,她喜欢。
冰华郡主笔直的背脊立刻一弯,整个人非常丝滑的靠到椅背成了葛优躺,双手轻轻揉搓着骤然鼓起来的肚子。
“还是这样舒服,就说我哥说的那先在宝妹妹面前不顶用。
宝妹妹,我母亲怀疑孝哥儿会不会也是什么灵魂不稳什么的,想请你帮忙看看。”
嗐,扯了半天,她可算是说出来了。
“成,我明天去大长公主府拜访。”就冲大长公主是皇上的人,走一趟而以,又不是大事。
不是今天就去,是因为她爷说过,他们祈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三天年内不能别人家里。
之所以祈家有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只因一个字——穷。
祈家村哪怕是在已逝老太爷的记忆里,祖祖辈辈都叫那个穷哦,一年到头别说是吃肉了,吃饱都困难。
除了有些家底的,一年也就过年能切一刀肉整一碗,这一碗肉可得从三十起一直在桌上摆到初三。
村里人哪敢真一闲,初四起大部分人就得不是上山就是下地寻摸吃的,还有些出门打零工,可都是要费力气。
所以,肉都只摆到初三,初三晚上就会分食吃了。
正是因此,初一到初三村里只要是个懂事的就不会往别人家跑,大过年去别人家那就是客,是拜年,人主家可不得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
这三天能拿出的最好的,也就那碗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