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作者: | 分类:玄幻 | 字数:209.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三个难点的解决方案
对于“天火”计划,前面两个难点第二师都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第三个难点实在是不容易解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军事行动范畴。⊙,
梭形地区中,代郡、上谷、马邑、白登、桑乾等城池虽然是汉人的聚居地,但是他们还不是大汉的地盘,名义上还隶属于魏国。所以,关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招降这几座城池。
幸好第二师一路过来做的就是这种工作,现在可谓驾轻就熟。军队是暂时不能派的,否则汉军一旦进入这片区域,一定会惹得鲜卑人产生激烈的反应,不过招降的使者还是可以派出的,让使者化妆成商旅,跟随当地的商队去到这些城池在安全上问题不大。
以往第二师的招降工作往往都是先礼后兵的:先派出招降使者,或者叫钦差,拿着黄布圣旨进入城池,对郡守或县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凭三寸不烂之舌鼓动他们归降蜀汉。而大军则在后面徐徐而行,以雷霆之势压迫过来。
有了这支强军以势压之,一般的郡守和县令都是识时务的俊杰,都会乖乖地投降。但偶尔也会有那不开眼的,打算负隅顽抗,这个时候,第二师就有活可干了,攻陷一个只剩几百老弱病残的城池对于第二师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一场这样的攻城战,如果不能做到零伤亡,各级的指挥官都可以去撞墙了。现在事情比较急,情况也比较特殊,只能派出招降使者,大军是无法进入这片区域去以势压人的,没有了军队的配合,以往无往而不利的“先礼”招降方法还有效吗?
不管行不行,关兴决定还是先派出使者试一试。最顺利的是代郡,因为这里的郡守原本是田豫,田豫被顺利招降后,他本人随刘琰去了许昌面见刘厚,代郡的政务全部交给自己的儿子田彭祖暂管。田豫这个儿子自然清楚自家老子是去许昌干什么的,因此,关兴的使者一到,他就打开城门将之迎进城内,之后一切都好说了。
上谷、马邑、白登、桑乾等几个地方招降起来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起初,有两个地方并不愿意归降,当然,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对劝降使者表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总之就是能拖就拖,既不答应也不完全拒绝,想含混过关。
这种人估计还心存幻想,觉得曹魏朝廷可能会反攻中原,如果自己投降了蜀国,到时候若是曹丕这个“胡汉三”回来了,自己处境就难堪了。有心不理蜀汉的使者吧,那也不行,人家的军队就在离自己家没多远的地方,万一惹怒了人家,人家不管不顾的挥动大军杀过来,到时候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这些人就用模棱两可地的语言敷衍着第二师派出的劝降使者,既不肯爽快投降,也不将话说死。最后关兴还是请了代郡的田彭祖出马,才搞定这这些态度摇摆不定的骑墙派。
田豫在这一带拥有极高的声望,无论汉人还是在鲜卑人,都很给他面子。他这个“鲜卑校尉”可不是白得的,不是曹丕一纸诏书他就能坐稳这个位置的,他能得到这个封号是靠一刀一枪拼回来的。
这么多年来,他和鲜卑人真刀真~枪干了无数次仗,还有一次又一次游走在鲜卑、乌丸各部落中斡旋、拉拢分化,这才在北疆慢慢建立起他的威望。可以说,“鲜卑校尉”这个称号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的,甚至可以说,他是在民间先有了这个名声,后来曹丕才为他正名的。
他的名字对鲜卑人有极大的震慑力,附近几个郡县的汉民对他也非常尊重和拥护,相应的,这些郡县的郡守和县令对他虽然不能说是马首是瞻,但是凡事还是会给几份薄面的。
现在田豫的儿子亲自出马,他们当然也是要认真对待的。在得知田豫是真心实意归顺蜀汉后,他们的态度动摇了,他们都知道田豫是个有本事、有眼光的人,既然他都选择了蜀汉,那么就说明,蜀汉的确是值得投靠的对象。最终在考虑再三后,他们放弃了骑墙的作风,响应田豫的号召,答应归顺蜀汉。
有了这些地方官的帮助,第三个难点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迁徙、转移百姓,这是属于民政方面的事情,要办成这件事,也非有这些地方官配合不可。对于城外这些百姓的安置,关兴给了他们两条路。
第一条是让那些地方官将他们收拢进城内。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当然也是临时性的措施,等仗打完了,他们就会出城,返回到他们在城外的土地上,继续耕种,继续生产粮食供养城里的人。
从他们供养城市这个意义上来说,城里的人是有义务庇护、救援他们的。不过这条路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原因是城外的百姓太多了,城里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且城里的存粮也不够这么多人消耗。
一旦出现缺粮的情况,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于是,关兴给百姓们安排了第二条路,那就是移民。关兴在内长城的南边找了很多丢荒的耕地和村庄,安置这些移民。
兵荒马乱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丢荒的耕地,有些地方的人为了躲避兵灾,甚至整村人都逃光了,第一师一路走过来见过不少这样的地方。这些地方既然已经成为无主之地,那就最适合安置这些移民了。
关兴给了那些移民很大的优惠,例如田亩以数倍的面积置换,例如答应他们提供种子、农具、耕牛等等条件。在关兴许与极大的好处后,还是有不少百姓愿意走移民这条路的,特别是一些本来没有田产的人,他们如果移民,可以平白得到一些土地,这样的好事自然吸引了大批无产者。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愿意走这两条路的,故土难离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之一,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种观念更重。也有些人不是不想离开,而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太老或者太弱了,使得他们无法再作长途旅行。
对于这些人,那些下乡做劝说工作的基层干部,喔,或者说是衙役、乡长、保长等,会尽力劝说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不及时离开,等汉胡开战后,这里很可能会被战火波及,很可能会连累他们丢掉小命。
如果他们还是不听,那也只能让他们听天由命了。路是自己选的,他们既然不选择关兴给的两条生路,偏要选第三条死路,如果他们以后真的被鲜卑人杀死,或者被燎原大火烧死,那也怨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