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门阀赘婿

作者:蜡笔疯叔 | 分类:历史 | 字数:204.9万

第299章 义攘军

书名:门阀赘婿 作者:蜡笔疯叔 字数:2805 更新时间:2025-01-23 02:10:58

翌日,苏御早早起床,将连夜写好的奏折送到御史房。

眼瞅着一群五品以上御史雄赳赳奔向金銮宝殿,看他们昂首阔步热血沸腾的样子,仿佛是一群奔赴战场的斗士。

苏御品级不够,只能留在御史房等候皇后下朝召见。

昨夜与文天鹰见面,苏御深深感觉到当年牧王身边军师的厉害。这位瘦削老者胆大心细,果然不是可欺之人。万幸自己没有鲁莽。假如直接把消息告诉曹玉簪,破坏文天鹰的计划,那么自己也就成了他的敌人。他心心念念要为自己手下一万将士报仇,哪怕到了这般年纪,他的仇恨之火从未泯灭。在他眼中,阻挡他报仇的人都该死。

不知今天朝堂上都吵了些什么,总之散朝很晚,午饭时还不见有人出来。

苏御走出御史房,让小嬛童玉去附近馆子吃点,而苏御自己则是在御史房饭堂随便吃了两口。御史房的伙食还是蛮不错的。据说是曹玉簪安排,让御膳房一些老厨在这里发挥余热。

终于到了皇后下朝的时间,已是未时两刻。

皇后必然要先吃饭,这段时间是不接见人的。可今日曹玉簪可能是有些心急,竟破例让苏御进殿,还把后殿大门关上,其他预备召见之人都隔在外面。殿内只留有犁万堂和曹小宝。

“苏御史奏折上说,将有大事发生?”

“裕亲王勾结墨匪,欲运两千桶火雷进城。”

“两千桶?”曹玉簪吃不下了:“苏御史可有证据?”

“火雷就是证据。”

曹玉簪思忖片刻:“苏御史的意思是,让他们把火雷运进来?”

“是的。”

皇后面前有一道珍珠串成的帘幕,其实这道帘幕形式大于实际,隔着帘幕依然能瞧见曹玉簪眉头紧锁。

久瞻皇后不妥,苏御尽量低着头。

“这事太大了,本宫需与皇帝商量。”曹玉簪微微扭头:“犁万堂,速报皇帝。”

“喏。”犁万堂脚下生风地走了。

随后曹玉簪继续吃饭,苏御坐在殿下都能闻到菜味。曹玉簪吃饭很快,不久后就让曹小宝呼唤婢女进来端走。

在曹小宝离开后殿的一刹那,整个大殿里只有皇后和苏御两个人。苏御莫名感觉一阵诡异。甚至担心曹玉簪突然说出一些恐怖的话来。

后殿门口传来曹小宝呼唤婢女的声音,几乎同时曹玉簪很快地说了一句:“你觉得有把握吗?”

苏御道:“他们不可能直接把火雷运进皇城。只要不进皇城,局势就可控。”

“我担心金吾卫里有赵准的人。如果他突然发难,局势就不好控制了。”

“赵亚夫、姬凌云、万长槊值得信赖。另外火雷本身怕火,如果赵裕隆丧心病狂,我们可以在半路上提前引燃火雷,便炸不到皇城。”

随后大殿里鸦雀无声,婢女们走路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曹小宝在皇后身旁嘀咕了几句什么。

不久后犁万堂归来,只说了一句话:“陛下说让皇后定夺。”

曹玉簪点了点头:“苏御史,你觉得应该如何布置?”

“以繁荣经济为由,放宽漕运和上阳门、建春门的检查,尤其是早晨的时候,进城车船拥堵严重,可以改城门卫检查为坊署卫检查。这样给裕亲王提供运送之便。想必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此时多派好手盯着三地,另外可以训练细犬,识别火雷。”

“细犬能识别火雷?”

“早在前朝(唐朝)时,不良人就训练细犬办案,屡建奇功。到我朝,金吾卫也有饲养和训练。细犬嗅觉灵敏,只消嗅一嗅火雷的味道,它便能记住。即便是装在箱子里,它也能嗅得出来。”

曹玉簪一笑道:“如若果然是这样,倒是扫去本宫心中之忧。小宝,你去找姬凌云要条细犬来,我倒要试试看。”

——

曹玉簪并没有马上决定放开城门和漕运,估计她要见识到细犬真的能辨认火雷,才会放心如此安排。另外她还需要挑选一些大内高手来办这件事。这是一个关键环节,一旦选错了人,一切都泡汤了。

苏御预测,张密一定想参加。不过他能否被曹玉簪信任,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此时曹圣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这么多年来,曹总监军身边培养了一大批亲信,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希望曹玉簪尽快放宽进城约束,否则唐家仓库的纸可就要卖光了。不过这段时间里,唐家的纸也不是一点儿没进来。唐灵儿花钱打点漕运和城门卫署,也算是有点效果。连军驿的马车都被唐灵儿调动起来,陆陆续续稀稀拉拉有一些纸运进来。

据估计唐家最少还能再坚持个七八天。只要在这七八天之内曹玉簪下定决心,唐家就会躲过一劫。而这次苏御打算猛杀价格,给孟思勋来一记重拳。

见过曹玉簪之后,苏御还打算去见一见唐振。据说昨夜兵部达成一致意见,而他们的会议内容也已经曝光。如今男贾人和右律人在辽西走廊火拼,男贾人的地盘已被严重压缩,此时死守平州。如若平州有失,男贾人危矣。

男贾使节飞马求援,可大梁朝内部却发生严重分歧。

唐振、孟丹青主张与右律人联手,两面夹击彻底消灭男贾人,进而完全夺回燕云十六州;西门真森认为右律人强悍,应该帮助男贾人击退右律人;张云龙认为,先帮男贾人击退右律人,然后再单独用兵消灭男贾人。

梁朝军事会议的一贯作风,全是主战派。包括西门真森那种平时蔫坏的人也是如此。这倒是与拥有百万兵、富豪遍地的南晋形成鲜明对比。可是梁朝的这种作风,却常被江南一些文人诟病。词句大意是:穷兵黩武,不知变通,活该他们穷。

其实南晋文坛也有两派说法,有的人说,同为华夏人,北朝抗胡有功,打出华夏人威风。可这帮人往往被骂作“叛徒”“晋奸”,两派吵得也很厉害。恶臭文人天生就是这幅德行,什么话题都能引得他们张开血盆大口骂将起来。不骂个七窍流血肝胆俱裂,就觉得不尽兴。

梁朝往往不会因“战”与“和”争吵,只是在如何“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两个方向,三种意见,各持一词,争论不休。

政务,天赐皇帝基本交给皇后和赵准处理,可是到了军务大事天赐帝还是要亲自出面。据说皇帝又瘦了,更虚弱了,腿脚无力,是被两个太监抬出来的。

不过皇帝的脑子并不糊涂,最终由皇帝拍板决定帮助男贾人击退右律人,但要求男贾国归还朔、寰、瀛三州。进而打通雁门关到云州一线,使得公孙雄不再孤悬云州。瀛州回归,可卸去莫州背后牵制。

如若一切顺利,十六州中将有五州掌握在梁朝之手。而男贾国暂时留下,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否则梁朝就要直接面对风头正劲的右律人,对于恢复当中的梁朝来说十分不利。

把条件说了,男贾使节同意,并签国书。

天赐帝下诏,成立“义攘军”,玄甲军派四个师第一批赶赴大都(幽州),保证男贾国都不被攻破。唐氏神策军、孟氏飞虎军、西门氏虎贲军各挑选三个师,四十日之内到大都。大军集结之日,便是反击之时。

义攘军五官体系随之产生:大将军公孙雄,总监军赵挺,总督粮官西门豪,总参将孟狠,总副唐离。三路先锋都是三大家族战神级人物,祁东阳、甘耀、萧瑆。总共十三个师,梁朝顶级名将尽数出马,阵容强悍,唯张云龙请战被驳回。曹圣、赵亚夫不吭声,皇帝也没点名让他们去。

大司马唐振、老皇叔赵满(先帝堂兄,原玄甲总副兼金吾卫中郎将,皇族二长老)赶赴莫州协调军备监督作战。皇帝任唐振为战时运调疏导大都督,持帝剑,宣领全国道府配合作战。若道府懈怠,大司马可先斩后奏。若义攘军五大将意见严重分歧,无需回报京城,大司马处快速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