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守业天下

作者:风华阳 | 分类:历史 | 字数:44.9万

第五十八章 孙文博

书名:守业天下 作者:风华阳 字数:3185 更新时间:2025-02-24 02:14:36

宁昇的话,看似毫无目的,但其实指向性很明确,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

他相信面前的三人不假,相信他们的谋划也不假,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毫不担心。

可宁昇的这段话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不害怕失败,可如果真的败了,他也不介意拿一些人的人头来堵住悠悠众口。

所以,韩弘士三人,才会被宁昇的话,惊到了。

宁昇是个有大胸怀的人,同时也是个小心眼的人,他清楚自己的一切,也清楚手下人的一切。

在大是大非面前,宁昇选择了相信韩弘士,相信李骏宗,相信段志毅。

可宁昇也是个从土匪做到一方势力首领的人,他不会把希望全都放在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面前。

这,其实无关于信任,只是宁昇作为上位者的一种手段罢了。

虎牢关,知府府邸。

虎牢关原本只是一处军事关隘,并不需要地方官员治理。只是几年前大宋的诸皇子争位,现在的隆兴皇帝,原本的晋王赵恒,在帝师庞谦的陪同下,通过一些手段,拿下了这处雄关。

所以,隆兴帝登上大位后,有感虎牢关之重要,不可单独放在武将手里,所以特意增加了地方知府管辖,算是给虎牢关加了一层保险。

现今的虎牢关守将,叫孙文博,是隆兴帝曾经的嫡系之一,颇受重用。而虎牢关知府,名叫万斯年,是进士出身,庞谦生前的嫡系之一。

这两人,一文一武,算是把虎牢关死死的把握在手里。

知府万斯年抖了抖长长的官袍,看了一眼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的孙文博,见对方毫无反应,静静的收回了目光,端起茶杯,品着香茗。

放下茶杯,万斯年双手自然垂下,学着孙文博的样子,闭目养神。

大堂里越来越安静,可这虎牢关的两位文武首官,确丝毫不慌。

“噔噔噔…”

“报,关外急报,替天军发兵十数万,于日前在白头渡口下船,完成集结,目前,已向我虎牢关进发,大有一战而下的气势。”

尽管传令兵报告的事情很棘手,可两位文武首官,仍旧毫无反应。

空气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孙文博慢慢睁开眼,看了一眼那传令兵,说道:“下去吧。”

那传令兵一听这话,赶紧拱手行礼,回道:“是,将军。”随后退出大堂。

等那传令兵退出大堂,知府万斯年也慢慢睁开眼,看着传令兵离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担心。

孙文博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万斯年,问道:“万知府,看来,狼来了。”

万斯年怔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表示同意。

孙文博说完这句话,就不再说什么,而是继续低下头,闭目养神。

万斯年看着孙文博的反应,暗自叹了口气,看着旁边桌子上放的一份圣旨,双眼迷离。

许是孙文博感觉气氛太压抑,猛地又睁开眼,拿起身旁桌子上的茶杯,猛灌了两口,“啪”的一声,把茶杯拍碎在桌子上。

万斯年听着孙文博的反应,叹了口气,说道:“孙将军,圣旨既然到了,我们总不能违抗圣旨,你我都是陛下心腹,陛下心里想什么,我们也都清楚,只是…”

万斯年话说了一半,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随后打了磕巴,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文博自然知道万斯年想说什么,只是他的内心并不比万斯年好受,所以也只是低头喘着粗气,发泄着内心的不满。

沉默了良久,孙文博慢慢抬起头,说道:“禁军北府的五万精锐,已经向着汉中进发了,整个京畿之地,唯有我虎牢关两万守军尚可用,可敌军十数万,守又能守多久,而且就算守住了虎牢关,如果敌军发兵,越过虎牢关,这又该如何是好?”

万斯年听着孙文博的话,内心更加迷茫,眼神空洞。

“孙将军,无论是撤还是打,我军都处于劣势,可如果真的要打,我发誓,一定鼎力相助,我万斯年只会死在你孙将军之后,绝不会后退一步。”

孙文博听着万斯年的话,知道这是万斯年在跟他做保证,可如今的整个大宋京畿,整个虎牢关,这种没有力气的保证,最是一文不值。

“守吧,不战而退,不是我官军的风格,我孙文博是陛下潜邸时的旧将,若是敌军没来,圣旨又让我们撤退,我退也就退了,可敌军来了,那我就不能退,打…是一定要打的,只是怎么打,我心里也没底。”

万斯年听着孙文博这话,也是无奈的点了点头,他明白孙文博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朝廷下旨,调西军和大同军南下,但王少峰不仅没有南下,还去招惹了替天军。现在替天军出兵,这说明王少峰恐怕已经兵败。

而现在,西军杨杰坤据说已经死了,王少峰又没有一点消息,这两军,恐怕是不会真的南下了。

而朝廷里发的邸报,说是为了防止狼族南下,特意调动两军,可现在狼族并没有南下,朝廷却给自己和孙文博下密旨,要求把精锐之军调往洛阳,护卫陛下南下汉中,退入蜀中。

这一切的一切,不寻常里透着离奇,但他和孙文博都很清楚,他们的陛下,隆兴帝赵恒,恐怕是想接受新任平章政事张之彦的建议,放弃北方大地,委曲求全了。

就在万斯年胡乱想着的时候,孙文博狠狠啐了口吐沫,低喊道:“罢了,陛下那里,还需要我们,万知府,我分你一万人,你带着他们,退回洛阳吧,虎牢关…就让我来守,为陛下和朝廷,争取时间。”

万斯年听了孙文博这话,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文博看着万斯年的反应,慢慢站起身,再次开口说道:“万知府,我别无选择,我想…你能理解我的意思,陛下…不容有失,如果有可能,退入洛阳后,你还是向陛下请求,去追随赵高将军吧,现在,我大宋所有的希望,都在他那里了。”

说完这话,孙文博转身离开了大堂,背影中,满是愤恨和无奈。万斯年看着孙文博离开的身影,无奈的叹了口气,低下头,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似乎是内心实在接受不了,万斯年举起右手,一把将桌子上的圣旨和茶杯,打落在地,此时,他已经满脸泪水。

离开了知府县衙,孙文博头也不回,径直奔向了军营,一路上,孙文博都显得很压抑。

来到军营后,孙文博直奔中军大帐,到帐篷门口时,冲着站岗的卫兵喊道:“擂鼓,聚将。”随后一言不发的走进大帐。

几名卫兵似乎也察觉主帅的心情不佳,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一人走出岗位,敲响了聚将鼔。

虎牢关的聚将鼔,上一次敲响,还是隆兴帝率军回洛阳的时候,所以这次,足足将近半个时辰后,虎牢关的众多将官,才姗姗来迟。

等待众将官的过程中,孙文博一直低着头,任凭这些人一个个走进大帐,都没有抬头说一句话。

等到全部将官到来,孙文博中午抬起头,扫视了众人一眼,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孙文博此时是迷茫的,也是坚定的,闭着眼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陈统领,屈统领,你们二人,各自分出五千人,留给我,然后带领自己剩下的人马,护卫万知府,向洛阳进发。”

陈屈二人,听着孙文博的命令,都有些发愣,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就听孙文博又说道:“什么都不要说了,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吧,朝廷已经风雨飘摇,洛阳多一些人,就多一分守住的希望,我…别无选择。”

被换作陈统领的那位军将,叫陈拘,跟随孙文博也有很多年,他向前一步,刚想说话,就被旁边的屈从煜拉住,对着他摇了摇头。

随后,屈从煜拉着陈拘的胳膊,转身走出大帐,其他军将,看着两位主官离开,也都向着孙文博行礼离开。

走出去大概两三百步,陈拘一把甩开屈从煜的手,问道:“老屈,你这是什么意思?将军这是让咱们撤,他自己留下来,你我都是受将军恩惠的人,怎能如此不顾将军安危,独自逃生。”

屈从煜叹了口气,回话道:“老陈,你我跟随将军,也有几年了,别人不知道,你我确都很清楚,将军做了决定,谁都劝不住的。”

陈拘听了屈从煜这话,顿时就炸了,喊道:“那你什么意思,就要放弃将军吗?”

屈从煜眼神变得凌厉,喊道:“蠢货,老陈,我是那样的人嘛?你也不想想,将军既然做了决定,我们反对又有什么用,既然反对不了,那我们就先斩后奏,听我的,你我各自分出一半兵马,交由副统领,让他们护卫万知府,咱们悄悄留下来,等到将军发现了,他还能赶我们走不成?”

陈拘脸上早就挂着兴奋,听的连连点头,口中笑道:“这个好,这个好,老屈,不愧是你啊。”

陈拘和屈从煜,就这样去安排了,留下孙文博一人,在大帐里,轻轻哀叹,感叹国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