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守业天下

作者:风华阳 | 分类:历史 | 字数:44.9万

第三十章 韩麒的心思

书名:守业天下 作者:风华阳 字数:3316 更新时间:2025-02-24 02:14:36

第三十章韩麒的心思

对于李骏宗的到来,韩麒其实无可无不可,反正不过是的朝廷贬官,算不上什么稀奇,没必要太过重视。

现在韩麒之所以见李骏宗,也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况且现在王少峰身死的消息,并没有传扬出去,在给他一点时间,他一定能把全部的权利,收归自己的手中。

可世事弄人,老天并没有给他太多时间,替天贼就来了,几万大军摆在城外,多少让韩麒有些投鼠忌器。

李骏宗看着一脸笑意的韩麒,内心倒是十分畅快,心里对他的判断,也更加坚定,沉默了一会,李骏宗站起身,拱手行礼。说道:“韩将军,替天军已经在城外了,听说王大将军领兵去了陕甘,不知现在城中,韩将军如何打算,可有御敌之策?”

韩麒听着李骏宗的问话,有些不太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李骏宗称王少峰为王大将军,称自己确是韩将军,这不是给韩麒上眼药吗。

韩麒抬了抬眼,看着李骏宗,强压内心怒火,回道:“嗯…本将军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替天贼敢来,我一定让他有来无回,李通判来了,正好有件事,想让您去做,不知通判可否接下。”

李骏宗听韩麒这话,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这正是他想要的。但面上,李骏宗却表现的十分为难,假装思索了一下,这才抬起头说话。

“这…韩将军,不是下官推脱,实在是下官刚到,这很多事情下官还都不知道,不知道韩将军有什么事需要我来办呢?”

韩麒这才算是拿正眼看了看李骏宗,见他虽然推脱,但也十分上道,这才开口说道:“唉,李通判刚到,实在不应该把此事交给你来办,但此事却是非你不可。”

韩麒说着,抬起头看了看门外,见没人,这才回过头,压低声音,重新说道:“李通判,王少峰将军,领兵本来是要去支援陕甘的,但半路上,被替天贼埋伏,几天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

李骏宗闻言,装作一副惊慌的样子,大声喊道:“啊,这怎么会,王将军…”

韩麒看他反应,十分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压低声音,说道:“莫喊,李通判,这事我压着了,可不能传扬出去,否则军心不稳啊。”

李骏宗闻言,装做惊慌的样子,回头看了看门外,才敢转过头问道:“韩将军,此事可确定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这…”

韩麒听到李骏宗这样问,重重的点了点头,回道:“唉,确实,我已经见过王将军的遗体,实在是…天妒英才啊…”

李骏宗也是一叹,沉重的低下了头,深思此事的影响。原本,他刚进城的时候,是想以此事和韩麒摊牌,劝他投降的,但现在这样,韩麒压着王少峰的死讯,也无不可,自己只需以不变应万变。

良久,李骏宗才慢慢抬起头,再次问道:“那韩将军,不知您所说要我来安排的事,可是要我来处理王将军的后事?”

韩麒装作沉重的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李通判,你刚来,此事交由你来办,最是合适,现下满城将士还不知道此事,为保军心稳定,我打算把此事交由你来办,秘密处理后事,决不能扰乱军心。”

李骏宗也表现的痛心疾首,无奈的点了点头,回道:“唉,此事确实需要保密,此事太大了,现下替天贼围城,若是传扬出去,影响太大,下官责无旁贷,此事就交给下官来操办,只是不知…韩将军对此事,是个什么章程?”

韩麒装作思索了一番,这才开口说道:“此事要秘密处理,虽说有些对不住王将军,可此时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此事就交由你,李通判全权处理,我这里,就不在过多过问,这将军府人多眼杂,也不便商讨,李通判就全权做主吧。”

李骏宗听了韩麒这话,低头沉思了一下,这才慢慢开口,说道:“大同城里,确实不太方便处理,下官想,这朔州统领王少阳,乃是王大将军族弟。不若就让下官带着遗体去朔州,同少阳将军商议,秘密下葬,这样的话,就不用惊动这大同大大小小的将士和官员,也更方便保密。其次,王大将军怎么说也是朝廷一方统领,太过寒酸,也说不出过去,但有少阳将军在,也能堵住悠悠众口,不知韩将军,意下如何?”

韩麒听了李骏宗的提议,低头深思,心里在盘算李骏宗这话的意思,过了一会,才抬起头,说道:“李通判说的没错,只是如今替天贼围城,这…”

李骏宗听着韩麒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放人出城,于是赶忙回道:“下官也曾兼任兵部郎官,曾见过王大将军上书,说是大同建有几条特殊通道,就走这条路出去,快的话,三五天就能走个来回,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

韩麒听罢,再次低头沉思,心里在盘算李骏宗这话的可行性。

李骏宗见韩麒不说话,赶紧又添了一把火,说道:“韩将军,不管怎样,这王大将军,可曾是禁军统领之一,年少时更是陛下亲军将领之一,现在大同围城,不便往来,可若是在朔州发丧,就能直接顺河道南下,将消息传回都城,韩将军也算是对都城哪里,有个交代了不是。”

韩麒听到这里,算是完全放下了戒心,正重的点头应允,还吩咐道:“罢了,李通判说得对,王将军怎么都算是陛下嫡系,我这里确实不太好处理,就按照你说的,去处理吧。”

李骏宗也装作无奈且痛心的样子,起身向韩麒行礼,说道:“韩将军放心,此事,下官一定处理的妥妥当当。”

看着李骏宗离去的背影,韩麒心里乐开了花,那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沉头,一石二鸟,既送走了烫手山芋,又把这个新来的麻烦处理了,他而乐而不为。

而且他一直压着王少峰的死讯,就是因为他尚未能完全掌控大同局势,现在有人替他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那算是正中下怀。

韩麒对于自己能否守住大同,其实很有信心,大同现有其守军近四万,而且储备充足,又有秘密补给通道,大同城城高墙厚,就算替天贼围困一两年,用大炮也别想炸开。

反之就算替天贼强攻,不死个两三万人,也别想拿下大同,问题是替天贼能受的了这么大的伤亡吗?显然是不能的。

况且就算守不住,也能顺着秘密的补给通道,撤军外围,对他来说,并不受影响,损失也不会太大。

李骏宗这个人,韩麒是了解的,十分刚正,花花肠子不多,虽然只是个贬官,但和王少峰同样来自都城,也算是曾同朝为官了,此事交由他处理,韩麒完全不用担心来自都城的问责和影响。

韩麒自认为很是聪明,把王少峰之死的影响,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他就完全不用再抽出时间来琢磨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反而可以把时间,用来整合大军,收拢军心,把权利收归自己手中。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本就是李骏宗的一场谋划。早上他听王博渝说过,王少峰的死,并没有在大同城传扬开来,所有人都以为王少峰已经带兵去了陕甘。

来韩麒府的路上,李骏宗就想明白,这是韩麒还没准备好,替天军又来的太快。

李骏宗正是利用了韩麒此时心虚的心理,把话头一步步引向自己刚到,不熟悉大同事务,让韩麒自觉把自己打发去处理王少峰后事。

这大同城的虚实,韩麒自从昨晚进城,就已经一目了然了,相比段志龙,甚至相比王少峰,韩麒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

李骏宗进城之时,就已经从给他带路的军士口中,套到了大同城的大致布防。带着王少峰遗体出城,在联系下城中替天军的暗探,那可就不仅仅是带一个死人尸体了。

而且还能趁势走一遭大同的秘密补给通道,替天军破大同,那完全是板上钉钉了。

再说回那王博渝,当真也是李骏宗该着,李骏宗和王博渝,相识于科考,两人同为举子,又都是寒门,彼此之间,很是了解,对于王博渝的才识和能力,李骏宗也很是清楚。

王博渝此人,也算是才高八斗,虽然不曾受教于鹿门,但自小喜好读书,天下大势,也看的很清楚,而且尤擅口才。

屡次科举不中,也是因为当初首次科举之后,大谈天下大事,又在朝中无人,所以才为翰林主考官不喜,屡次不录。

但这并不影响,王博渝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尽管无处施展其能,但他始终是个寒门贵子,若是能有机会,一飞冲天,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骏宗为什么要留下王博渝,就是想趁此机会,把他也拉到替天军的行列。

李骏宗自认为,当今天下能有一统天下之实力者,除了当今宋庭,就是那个江南王陈墨川,或者是河北王冯自高,而除了这三家,就是这替天军宁昇。

况且替天军也确实是一支爱民如子,不看低每个人的存在,宋庭有张之彦主张放弃北方,失其鹿,已经无可避免,江南贼陈墨川,被赵高盯得死死的,河北冯自高,自从攻取河北全境,也再无进取之意。

放眼天下,除了这替天军的宁昇宁大帅,李骏宗真不知道,谁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况且,宁昇可是能做到礼贤下士的,这对于一个争夺天下的人来说,更加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