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奋斗在九十年代

作者:长胜之虎 | 分类:都市 | 字数:102.6万

第301章 材料研究所现状

书名:奋斗在九十年代 作者:长胜之虎 字数:2314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8:49

材料研究所与电子研究所是几乎同时间建立的两家研究所,但是材料研究所当初是有设备没研究人员,直到毕海波与他的五人小团队被刘美娟一举提拔为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员,材料研究所才算是真正成立了。

虽然人不多,但是毕海波这个领头人总算是就位了。

随后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家基础材料研究所研发团队的到来,他们就被安排到了材料研究所工作。

自此以后,材料研究所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开始了研究工作,材料研究所建立得相当勉强,基本上是借助外部力量,可谓是筚路蓝缕。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队外籍兵团,他们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多,但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科研成就。

就比如第三代碳纤维材料,30英寸硅晶圆,各种性能逆天的单晶体合金材料等等,

这是已取得的几项成就,他们正在研究的项目也非常不简单,有金属锂电池项目,碳纳米薄膜材料项目,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项目,LED薄膜光学成像项目等等,几乎囊括了未来新能源与新材料的所有重要领域。

人力有时尽,刘美娟是未来人,她当然是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一些非关键的领域,或者说和海豚科技无关的领域,就让给国内其它研究机构去研究了。

在已经取得的各种研究成果里面,其中几种单晶体合金材料是双方合作的优秀典范。

毕海波的五人团队,并不清楚合金材料的任何技术,而那些仿问科研团队正好专精此项。

只不过他们以前科研条件太差,合金材料因为提纯技术与熔炼炉不够好,还有材料成份检测设备缺乏,试制出来的合金材料总是差了一点火候,比不上国外的同类材料。

到了这里以后,海豚科技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实验设备与环境,比如粉末冶金真空熔炼炉,隧道电子显微镜,高精密金属粉末球磨机等等。

又是无限量提供科研资金,这里可以说是搞科研的理想圣地,这些仿问科研团队几乎是如鱼得水,又像是某种化学反应,原本缺少某种催化剂,像是突然有了催化剂一样,于是科技成果就接连爆发。

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他们此前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只是缺乏一点条件,到了这里,就一切迎刃而解了。

有了高纯度的优质合金材料,加上毕海波团队的新型理论与技术,就产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各种性能逆天的材料就此诞生。

以一种普通的低合金锰钼合金钢为例,原本这种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只有500MP(大气压力),可是变成单晶体材料以后,就一下子暴涨到3000MP。

这代表什么?

如果采用这种材料做潜艇压力壳,中国潜艇的最大潜深,能从目前的两百多米猛然加大到3000米的最大潜航深度,而且仅仅是单壳体就能做到。

如果采用这种材料,舰艇的壳体厚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削减,这样极大的减少了舰艇自重,相应的舰艇在同等体积同等动力的情况下,就能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油。

还有将来的航空母舰,有了这种优秀的钢材,航母甲板的抗冲击强度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表示可以增加一些大体量的舰载机,比如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等。

这就是单晶体材料逆天性能的好处,这还只是最普通的低合金钢单晶体,还有一些性能更加优异的稀有金属合金材料,比如航空发动机叶片所使用的镍钼合金钢材料,做成单晶体材料,就能一举解决航空发动机的心脏病问题。

相信大家都知道材料的重要性,而这恰好是中国工业科技与国防科技最大的短板之一。

当然,这些技术太过逆天,刘美娟没敢拿出来商用,直接封存了,也没有向政府报告,她想在某一个重要时刻,再拿出来,以此来向政府提出要求。

比如物联网的构建,到目前为止,海豚科技还只得到了岭南省的施工申请批准。

只是作为一种局域网的存在,想要去尚海、燕京等大城市构建网络,还不够资格。

顺便说一句,这种新型理论与技术,一直被毕海波团队严格封锁,那些性能逆天的单晶体合金材料,只有毕海波团队才知道,这才是刘美娟能够严格封锁的原因。

还有,毕海波团队并不懂材料技术,因此这几年他们除了不断丰富单晶体材料外,还在研究另外一种逆天的物理理论。

这种逆天理论,其实也是他们对物质微观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的一种大胆猜想。

前文说过,毕海波判断地球引力是真接作用于原子核与所携带的基本粒子之上,也就是说,这种力是微观世界的引力波,所以我们人类才没有任何感觉,也因此能作用于所有物质,不管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不管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

毕海波团队的大胆猜想是,有没有一种力能克服这种微观引力波,从而达到一种类似真空环境,不是用我们已知的化学能源产生推力与升力去克服地球引力,而是用一种新型理论,比如利用一种同样的引力波与地球引力波相抵消,从而达到一种人为真空环境。

基于这种猜想,毕海波团队正在深入研究地球引力波的基本原理,知己知彼,方能有针对性的研究出这种新型引力波。

在真空环境中飞行或行驶,好处是勿庸多说的,比如近似真空环境中的高铁,最高时速都能达到4000多公里,而在太空中,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力,就能使太空飞船或卫星,能达到几万公里的时速。

我们现在用化学能源产生强大的推力去克服地球引力,其实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地球何其大?你用地球上的物质燃烧作功所得到的力,与地球怎么可能相比?这是一种效率最低的方法。

这就好比你把左脚放在右脚上跳高一样好笑,也相当于原始人刚好学会使用火一样的原始。

当然,想要实现这种逆天理论,肯定不容易,但起码毕海波团队已经找准了研发方向,假以时日,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另外,材料研究所正在深入研究的几大项目中,碳纳米薄膜材料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已经试制出了一些实物,只是成功率比较低,生产成本较大,研究团队正在对生产工艺加以改进。

这就是材料研究所的现状,虽然经济效益不高,投资巨大,但是取得了不为人知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