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99.8万

第三百五十七章 书法之道

书名: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字数:2169 更新时间:2024-11-16 19:53:50

“子矩,几日前在沈府,苏某第一次见你手书瘦筋体,便觉功力老到深厚,不似你此等年纪所作。今日,你的狂草,有王右军的笔意,张伯高(注:张旭,字伯高)的气势,便是在书坛浸淫多年,也不可能似此等举重若轻。今日在座皆是钻研书法之人,子矩可为我等解惑?!”苏轼直抒胸臆,昌国什么的暂且不提,沈方在诗词、书法两个最擅长的领域超越了自己,如何能让他心甘,苏轼并非妒贤嫉能之人,他只是想“输”个明白。

沈方也明白,若不能从“理”上说服苏轼,苏氏门人包括蔡京、蔡卞等人便不可能真心情愿地远离京城,随自己前往昌国。

沈方沉思了片刻,认真地说道,“成功不易,子瞻兄看到了我的诗词、书法,没有看到自我七岁起,每日五更起,练习内功、武艺,八年来从未中断。内功修为的增长,增强了自信心和看待问题的深度,武艺修为的增长,使我的体力远胜常人,定力也远胜常人。书法表面上看,只是熟练度,只是下苦功便可有所收获,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优秀的书法家,都是游历名山大川,在自然中寻找那一丝奥妙,有道是,万物皆有佛性,万物皆是道体,若格一物,则致一知;若至一知,则通万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稍不注意,便陷于死禅之中。”

“而我修行之道法,乃道门正宗之法,加之沈某年幼之时,颇为鲁钝,许是暗合天意,受上天眷顾,修行道法之时,没有偷懒取巧之心,反而利于资粮的积累,比一般人修行更快一些。待我进入补元境界后,已摸到道的门槛,到了此时,便一通百通。”

“此等仙法可否传授于苏某。”苏轼眼热道。

“自然可以,莫说是传授于子瞻兄及各位仁兄,便是沈府的家丁,沈某也毫不藏私,倾囊相授,只是修行不易,能修练到什么程度,有一成是靠努力,倒有九成是靠造化。”

众人原本调动起来的热情,被这九成造化扑灭,这世上得道之人极其稀少,可见并非努力便可成功,倒是苏轼愈加热心,他自幼随父亲苏洵学文以来,便如有神助,冥冥中他便觉得自己乃是上天垂青的文曲星转世,否则如何解释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而自己的奇思妙想从来没有断绝过。

“不过今日却不适合传授功法,还是先把书法讲清楚。”沈方看了苏轼一眼,继续面向苏氏门人说道,“入了道门,便觉世间一切法,皆在手掌心,世间一切事,均如过眼云。书法之道,便如同美人,敬她、畏她,并不可得她;戏她、抢她,她必为所用。”

沈方的比喻一出,众皆哗然,他们都联想到沈方的孟浪之举,在妙香楼抢两个青楼花魁,抢礼部尚书贺铸的儿媳妇,抢矾楼头牌李师师,抢当今官家四公主,难道这些便是修道之人的作派?可是慧通大师、纯元子道长已修练至神仙境界的修行者,怎么没有听说过有抢美人的习惯。但他们细想之下,渐渐品出其中的味道,有些时候,越看重某样东西,越容易失去;反而将对方视为自己囊中之物,往往会轻易地得到,这便是自信的力量?

“但若只是内心强大,但实力不济,别说抢走美人,只怕会被打的头破血流。所以,书法之道,便有了第二个决定性的因素,便是外在条件。比如,我可以手持毛笔,将一个姿式保持一个时辰之上,而没有丝毫移动,如果没有打通先天之气,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比如,我下笔之后,纸张无损,而墨迹会入木三分,如果没有深厚的内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比如,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行笔的手法和力度,如果没有长期练习拳法和轻功,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书法之道,看似拿起笔在纸上写就行了,但要想写好,功夫却在书法之外。”

“书法之道的第三个决定性因素,便是究竟。”

没等沈方继续阐述,苏轼便赞叹道,“子矩所习的乃是道门正宗道法,但苏某却从子矩言语之中听出了禅意,以子矩的修行便是在佛门也是得道之居士,莫非子矩还修行过佛法不成?”

“我自幼向庆国公学习正宗的道门内功,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想必各位仁兄也都知晓,这两年,我在昌国,随洛迦山普陀庵慈航师太学过几年心法,慈航师太也是我的师尊。”

“莫非是有活菩萨之称的慈航菩萨?”苏轼骇然道,他身为居士,自然对当今佛教圈的得道僧尼知之甚多。

“菩萨之称只是虚名,师尊从来不在意这些功德。”

“改日到了昌国,一定要登洛迦山圣地,拜访慈航菩萨。”苏轼露出神往之色。

“另外,刚才子瞻兄所讲之言,略有漏洞?”

“哦?是何?”苏轼坐直了身子,他的自信和高傲让他习惯性的对自己的权威进行了维护。

“道法、禅法、佛法本是一法,便是我刚才所说的究竟。”

苏轼听了并未觉得意外,此时三教合一论已渐渐成为主流,便是苏轼本人也研究过儒释道三家的异同,并试图找到统一之法。“程正叔(注:程颐,字正叔)与我同年,早年在京城时,便与苏某探讨过儒、释、道三教,他也认为三教本为一法,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与子矩刚才所讲‘若至一知,则通万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正叔与我所讲并无差别,只不过是盲人摸象,角度不同,所言亦不同。”盲人摸象的典故,此时并未出现,但在场之人皆是聪慧之人,听沈方的言语,便明白他的涵义,也无需沈方刻意解释。“但我们所讲的只不过是冰山上的一角。所谓冰山,大周并不常见,在极寒之地,海上有漂泊之冰山,望之有百丈高,但若能见其水下部分,便有千丈之高。我和程正叔都只能讲很片面的一部分,不过我们两个都认可了描述的是同一座冰山,只有被百丈冰山所震撼之人,才会以分别念来各自描述,但无论怎么描述,一般人都不可能将高约千丈的冰山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