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99.8万

第一百九十二章 钢笔与铅笔

书名:宋时 作者:照见红尘 字数:2446 更新时间:2024-11-16 19:53:50

胜吉十九年九月十七,从一清早开始,昌国海域便笼罩了茫茫雨雾,能见度不足百步,待到午后,虽然雨仍然下个不停,但是已不影响航行,沈方带着众人乘船来到岱山岛。

因为有雨,所有工地全部停工休息,只有已建好的工坊还不时传来机器转动的声音。沈方等人的目光被沿途工坊高达五丈的“风车”所吸引。在细雨海风中,风车的四片如门扇般的叶片徐徐转动,带动着工坊内的机器不停地转动。

“这风车是谁发明出来的?上个月来岱山时还没有见过。”沈方看到这个类似后世荷兰风车的巨大建筑,好奇地问道。

李老黑有些得意地说,“是我钢铁工坊的大工张金庆,岱山不同于翁山,没有那么多河流,为了让工坊大量的机器运行起来,物理系的大工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二公子的电动机、蒸汽机虽然原理简单,但实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倒是儿童游戏时所玩的风车给了他们灵感,这个月初才研制成功,最近这些天,忙着做各岛的收尾的工作,也没赶上和你们讲,其实要我说,这个风车也没有什么,比起二公子的电动机、蒸汽机差远了。”

虽然李老黑后面强行谦虚了一波,但是众人也听出了他的故作,哈哈大笑起来。

“此物前些日子我已写信给沈老爷,沈老爷说此物在西北地区早已出现,当地百姓用来磨面,只是大周各地风向甚杂,其它地方便很少见过。”王寿光笑道。

沈方看着风车的转动,手中的油伞在雨幕中撑起一片小天地,他的眼神发出夺人的光采,众人都看出沈方发自内心地高兴。

“张金庆此人要重奖,”沈方收回目光,看向众人,“原本我以为电动机和蒸汽机开发起来还有颇多难度,但有张金庆这样动脑筋、想办法的大工,这半年多时间便足够研制出实用的电动机和蒸汽机。”

昌国技术学院的院址选在岱山岛的北侧,将岛内的两条河流规划在学院之内,这两条河流为昌国技术学院的各试验室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各式各样的机械在河流的驱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昌国技术学院正式的教学楼、大工们的单元楼、学员的宿舍楼、大讲堂等正在紧张地施工,大工们亲自动手,搭建了不少木制的房屋,作为临时居住、工作场所。

在其中最大的一间木屋,房间里面堆放着十几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图纸,从图纸上看,大部分是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机的各种零件的设计图。虽然此时并没有绘图铅笔,大工们硬是用小号的毛笔,通过蘸浓度不同的墨汁实现了后世绘图铅笔才能达到的效果。

为了提高各位大工的研究效率,看来这铅笔和钢笔得先普及一下。如果自己不提醒,早已习惯了毛笔的大工们怎么也想不到还能更加方便。

沈方挑着看了几张图纸,然后来到房间的一个黑板前面,黑板也画着各种图型,显然也是大工们临时绘制。

大工们许久没有见沈方,此时见到沈方领着沈氏的头面人物来昌国技术学院,知道又将有大动作,每个人都提足了精神,跃跃欲试。

王寿光和刘四两人将前一天沈方交待给他们的任务,站在各自的角度对在场的大工们进行了宣传鼓动,只要制造出可以用的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机,每一个都能获得一万贯奖励,最好的机器还能得到高达十万贯的奖励,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晋升为匠首。要知道,现在享受匠首待遇的也只有眼前的王寿光和刘四两人,象邱高杰、顾弘章这样众人曾经的坊主也只不过是匠头而已。

邱高杰、顾弘章两人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火热的欲望。他们两人都属于沈氏产业的少壮派,也是后来成长为沈氏产业股东的能人,如果他们没有高超的技艺,不可能在工匠聚集的沈氏产业脱颖而出。如今,他们虽然已经家财以百万贯计,但若论势力如何能比得过统御军队,即将征服新的大陆、海岛的李老黑、金樾等人,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蒸汽机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让他们能一步登天,在沈氏产业中的位置一举超越诸多老人。

沈方见众大工的已被调动起来,便从王寿光身后站了出来,“谈正事之前,先谈三件小事。”

“其一是数字的统一写法。”沈方把黑板擦干净,然后写下了从0到9十个数字,并写下了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及一个小数点。“这就是从零到九的数字写法,其中二和三,大家肯定不陌生,水的分子式是H2O,碳酸钙的分子式是CaCO3。用这个数字取代汉字数字,可以极大的方便大家书写和交流。当然,在这里我要求大家从左往右书写。比如一百,就写成1~0~0。”

接着沈方把如何表示小数的小数点介绍给大家,“大家都知道,米尼子弹长八分,直径三分六厘,可以写成0.8寸及0.36寸或3.6分。”

然后就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只不过是符号的改变,众大工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多习惯就好了。

“其二是钢笔,钢笔又叫水笔,将墨水装到空心竹管中,通过钢笔尖的缝隙流出来,便可以写出纤细美观的文字。”沈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笔尖和笔管示意图,“还有一种简单的水笔,将鹅毛的中间掏空,然后蘸墨水来书写,蘸一次能写许多字,比用毛笔方便许多。”

“其三是铅笔,将石墨和黏土磨成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然后和成泥,用压孔器,压出象圆面条一样的细长棍,放到被挖了空槽的两片被分开的木棍中间,粘合烘干后,即可使用。用刀片削尖可以画很精细的图纸,石墨所占比例越多,铅笔越软,笔迹越黑;反之,则铅笔越硬,笔迹越淡。用馒头可以对铅笔所绘的笔迹进行局部修改,而无需涂涂抹抹。”

“铅笔无需蘸墨便可书笔?!”王寿光奇道。

“正是,而且比粉笔、炭块书写更干净,一点粉灰也没有。”

“那此物若是大周蒙童使用,岂非更妙。”

“正是如此,不过铅笔利薄,倒也不必专门建厂生产。”

“读书习字乃大事,岂能言利,我出资建个铅笔厂,一文钱一根,不求赚钱,只为让更多的孩童可以读书习字。”王寿光立即拍板道。

“既然如此,我倒还有一物,似乎可以盈利,那便是眉笔,增加石墨的含量,并添加香料,大户人家可以高价买去,描眉画眼,一个人买眉笔,我们赚得钱便足够生产一百根普通铅笔。”

众人闻言皆有同样的想法,二公子和沈老爷真是两个极端,沈老爷一心想着怎么让百姓更方便,更多的百姓得利;而二公子则一心想得是如何赚钱。可是若论效果,二公子的发明让无数百姓花了钱,却也得了其它方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