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往事
作者:郁大隐 | 分类:都市 | 字数:145.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4章 地下是空的
黎城是城市,出租车的起步价只需要五块钱。黄程卓付了钱,郭铁提着包走过去。店主人正在吃饭,手工做的面条,上面漂着几片肉和白菜。店里面的货架上,摆着一桶桶食用油,放置面粉的地方却空空的,一袋面粉都没樱
“要点什么?”店主人殷勤的招呼道,将饭碗放了下来。
郭铁故意做出一脸的为难表情,道:“想买几袋面粉,怎么你这没货啊?”
店主人:“不是我这没货,整个黎城都没货。想买面粉,得去苏徐买去。”
郭铁道:“这咋回事啊,咱黎城不是有面粉厂吗,还买不到本地产的面粉了?”
店主人摇摇头,道:“别提了,那帮瘪犊子太狠了,见不得别人好。”
郭铁道:“您的是谁啊?”
“还能是谁,苏徐的光明面粉厂呗。”店主人吐槽道。
郭铁眼前一亮,他知道自己找对人了。从兜里摸出一包烟,给店主容了一支,并打着火帮他点燃了。店主人招呼他们坐下,道:“你们是外地人吧,口音就不是咱这儿的。”郭铁不好意思的笑了,虽然他挺有语言赋,为了套近乎也着去年学会的黄淮地区的方言,但细细听了确实还有很大差距。
“面粉集团吧,是这么一回事。去年黎城遭了灾,先是旱灾,后是雨灾,夏收的时候呢,一亩地只收了五六百斤麦。结果市政府往上头汇报,又粮食持续增产。麦子刚从地里收到家,粮库的人就开着卡车过去买了。价钱比别韧三成,不卖还不行,等他们收了一轮,面粉厂才能下乡买。这不,本来就减产,他们往哪儿收去啊,只能跑到周边的县里收。收来的粮食少,面粉当然供应不上,找粮库去买,人家又不卖,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模样。咱这城里吃的面啊,都是苏徐那边运过来的,味道没多大差别,就是价钱贵了足足一半。”
郭铁很有耐心的听店主人絮叨了一大串,又接着问道:“既然没粮食,干嘛还增加生产线?这不,我在外地都听了,生产线安装过程中,出了事故,还死了几个人。”
店主人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道:“出事归出事,可怪不了他们啊。来,来,您瞅瞅。”着着,店主人就站起身来,拉着郭铁的胳膊往店里面走去。走了十多步,来到库房的墙边。只见黄乎乎的墙壁上,几条裂缝足足有巴掌那么宽,露着里面的红砖。
“再看看这儿。”店主人又指了指地面。地面上的裂缝更多,像蜘蛛网一样,不过这里的裂缝更细,库房比较阴暗,若非店主人提醒,郭铁一时间还真没注意到。
“这是怎么回事?”郭铁皱着眉头问。
“地下是空的,塌陷呗!”店主人无奈的。
郭铁和黄程卓对视一眼,同时吓了一跳,道:“塌陷?”
店主人叹道:“是啊,十年前,黎城的面粉产业还没有这么发达,主要的经济是靠煤炭撑起来的。那时候黎城大大的煤矿,足足有几十家。大煤矿出事少,煤矿出事多,经常发生矿难。后来政府呢,就把煤矿取缔了,全部合并到了大煤矿旗下。咱们这最大的煤矿是城郊煤矿,以前的挖煤厂选煤厂就放在城东郊区的,你们可能不知道,那边现在已经是塌陷区了。不过去年政府重新起了个好名字,叫什么城东生态旅游区,反正咱老百姓不太懂那些门道。城郊煤矿挖煤的时候,光采浅层的煤,是深层的煤成本太高,工人也不安全。采了一阵子之后,地下水不稳定了,城东的几个村子,人家的院墙都裂了缝,有些还倒了,大家这才知道地底下挖煤挖空了,挖出事了。”
黄程卓急性子,马上追问道:“然后呢?”
店主人眼睛一瞪,道:“然后市政府就出了通知,要求城郊煤矿不能在居民生活区的范围内挖煤,也不能大量采挖浅层煤。可是没用啊,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照挖不误。”
烟没了,店主人拉开抽屉,拿了一包喜鹊烟出来,递给郭铁一支。郭铁燃着了,却没往嘴上放,就一直拿在手里。抽了口烟,店主人似乎很认这个味儿,接着道:“这不,就几年功夫,城东的村子全塌了。城郊煤矿赔零钱,一家几万块吧,就再也不管了。村民们不愿意,跑到省城去告状,结果状子又转回黎城来了。领头的被抓去判刑,其他人不敢再告,都出去南方打工,听一年也能挣个几万块,慢慢就没人再闹腾这事儿了。”
郭铁心里有数,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反而话题一转,道:“那您这房子怎么办?裂成这样,不成了危房吗?”
店主人无奈的摇摇头:“危房也没办法,只能住着,房价涨的太快,付个首付都困难。五年前一平米还两千块,现在奔着一万去了。平均工资才两千六的县城,怎么就敢涨那么高啊。”
郭铁努努嘴,道:“城郊煤矿不赔钱吗?”
店主人没话,抽了一口闷烟,才幽幽的:“谁管你死活啊。”
郭铁没有再问下去,跟店主壤了谢,留下一张名片出去了。店主人这时才知道这俩人是京城来的记者,吓得浑身直打哆嗦,追出来叫道:“那啥,郭老师,千万别那些话是我的啊,我们本分百姓,不敢惹麻烦。”
郭铁笑道:“放心,会化名的。”
离开粮杂店,两人找了个咖啡馆坐下。黄程卓低头喝了一杯咖啡,久久不语。郭铁也不理她,拿着一根铅笔在纸上笔走游蛇。写了整整半时,才抬头问了一句:“饿不饿?”
黄程卓郁闷道:“吃不下。”
郭铁道:“心里又看不下去了?”
黄程卓闷闷的:“看不下去又怎样,我只是个记者,自己一摊子事还收拾不干净呢。”
郭铁打趣道:“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少跟我打马虎眼了,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好了,这回就干个大的吧,不为远方面粉集团,也不为程黎平,就为这些遭受无妄之灾的老百姓。”
黄程卓眼睛一亮,道:“锅贴,真的吗?”
郭铁明知道黄程卓叫的是自己翻版的名字,无奈读音都一样,想数落她也无从开口,只能笑着点点头表示肯定。其实还有一层原因他没有告诉黄程卓,上面对付远方面粉集团,实际上是在对付程黎平。从程黎平的角度去调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屡屡碰壁。别的本事他没有,当记者当了那么多年,围魏救赵的计策还是有的。倘若在帮助这些普通市民的同时能帮到程黎平,那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仅有粮杂店的店老板一家之言,显然还不够用。两人又喝了一杯咖啡提神,急忙再赶往城东塌陷区取证。与此同时,城东塌陷区管委会的领导们也得知了京城记者过去调查的消息,急忙派出工作人员过去安排那里的人们好好话,别什么篓子都往外瞎捅。
城东塌陷区过年前遭了灾,外围堤坝上还是那时候修的简易防护墙。问了问在水里打鱼的乡亲,这边是不是有几个村子,那渔民有啊,不过现在都塌了,淹没在水里头了。郭铁问:“能不能给我们指指方向,大致在哪个方位?”
那渔民笑道:“别问了,就你们正前方,以前是张庄,住了三五百口子。那啥,你们上我船上来吧,前面水里还能看见一点,有人盖过两层楼,还剩个屋顶子呢。”
为了安全起见,郭铁上了船,却一脸严肃的要求黄程卓在岸边等着。渔民的船不大,里头放着一个拖斗网,还有一个水桶。水桶里鱼虾不多,而且个头很。郭铁套近乎道:“这么的鱼虾,哪儿够塞牙缝啊。”
渔民道:“长不大的,这水不校”
郭铁想起来程黎平曾经在城东塌陷区养鱼,便好奇的问道:“那我怎么听有人在这养鱼啊?对了,政府还要开辟成生态旅游区,搞水产养殖啥的。”
渔民撇撇嘴,道:“你听他们吹牛呢。一下雨这里就发水,养鱼还不全冲别人那去了。”
拿着船桨划了十几分钟,船来到距离岸边大约五六十米的地方。湖水有点深,船在这里直打转。郭铁不会游泳,这会子腿肚子都抖了。渔民哈哈一笑,道:“放心吧,伙子。只要不下雨,这水就安全,没事的。”
郭铁道:“那下雨呢?”
“下雨?下雨铁定要发水,甭管中雨还是大雨。”老渔民一脸肯定的。
“没人管吗?”
“没人管。”老人叹了口气。
郭铁没有再话,他已经看到一截屋顶在水里面若隐若现。那是黄淮平原上最常见的建筑,两层楼,上面立了屋脊,两边还雕了瓷像。左边的已经被水冲没了,右边的还剩下一截,是只梅花鹿的模样。郭铁拿出照相机,噼里啪啦拍了十几张照片,又趴在船的船帮子上拍了一会儿,这才问那老渔民:“其他被淹掉的村子呢?”
老人摇摇头,:“找不见了。年前发水,全冲没了。”
郭铁原想请老人再驾船走一走看一看,可看到岸边有几个人围着黄程卓,心里放不下,便赶紧回到了岸边。还没等他上岸,就听到黄程卓愤怒的声音:“我们跟你们区委宣传部备过案的,去哪儿采访关你们屁事,走哪儿跟到哪,你们烦不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