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药商
作者:京西湖畔 | 分类:其他 | 字数:27.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2章 集市
逛农村的集市,尤其是偏远山区的集市,还是挺有乐趣的。
东西基本上都是农户自产的,不像城里的集市靠小商小贩吆喝着吸引人,农村的集市,靠的是产品过硬的质量。
我很久没有逛过老家农村的集市了,在退休之前一般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的,弟弟也很少去逛,因为每天忙得就没有那个功夫,即便是有闲暇时间,也是用来打个盹,缓解一下每日干活的疲劳。
2020年做升麻生意的时候,在老家的街上认识了一个做物流生意的老哥,当时有不少货都是从他那里发的,今年做农产品生意,我们又联系上了,销声匿迹了十几个月,冷不丁出现,让对方很是意外,他还以为我们不干这个行业了呢。
“需要帮我们找货,就是咱们农村这边产的,品质要好,这样我们也好卖,你从中赚个辛苦费。”我跟对方说。
“好啊,反正我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做这些事情,也算是做个零花钱,我也是很希望你们能够做起来,这样你们吃肉,我也可以跟着喝点汤。”对方也很是实在的说。
“我们除了做中药材,今年又开始做农产品,不是做单一品种,而是大杂烩,虽然一次也进不了多少货,但是我们可以经常进货。”我跟对方解释我们的采购方式。
“这种方式倒是没有见到过,听着像是闹着玩儿似的,倒是可以试试看。”
在我们那边的农村,一般专收得比较多,收药材,收大茧,这样不仅好算账,而且好收,而我们这样的方式,在有的地方虽然算不上新鲜事物,但是在老家,很多人还是没有碰到过的。
我们想做的,其实就是优质农产品的搬运工,就像一则矿泉水广告宣称的那样。
但是,这谈何容易,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的。
“我看老家这边产香菇,这个还有空间吗?”我问对方。
“现在咱们这边的香菇收购几乎是被福建人和河南人垄断的,他们控制着行情,他们把鲜香菇好的直接拉到南方卖掉,不好的用烘干机烘干卖干品。”
我们的买卖不大,好调整,好调头,所以就不受这些外地人的影响,再说我们是坐地户,还是有着主场情节的,这方面的采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弟弟跟舅姥爷家的叔叔联系上,对方给我们介绍了种植香菇的农户,我们开始每隔一天拉一次货,每一次拉一二百斤,不算多,但是就像拉软枣子一样,架不住常拉,一个月也是可以销售掉差不多一吨货的,但是这些对于农户来说是九牛一毛。
其实我们更想做的农产品,是家乡的土特产,比如葫芦条,比如滑子蘑,比如小酸梨,这些都是弟弟所在的城市很少见到的,但是找这些货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
产品品质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选择上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只是卖那些大棚菜,那就没有必要每一次往返几百公里拉货,直接在当地市场批发赚个差价就行了,但这不是我们的初衷。
早市卖货,店里卖货,其实都只是我们的一个过渡,这个过程,短的需要一两年,长的需要三四年,其实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整个渠道做起来,这样不管是卖什么产品,只要有货就不愁卖,这才是最终目的。
乡村振兴,让所有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挣不少钱回农村,这就算是乡村振兴了吗?肯定不是的,最主要的还是能够让农户在土生土长的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上过上富裕的日子,这需要的其实不仅是土地,更多的是思想,只有思想提高了,才能够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深耕农业,乐趣多多。
做中药材和农产品是很累的。
没有入这行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这些人的风光,但是入了这行再回过头看,还是有很多艰辛的,虽然那个行业钱都不是好挣的,但是做农业还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
想要做好这行,还是需要有情怀的,也需要有胸怀,否则肯定做不好。
现在有很多人想着老了以后回农村,过田园生活,那真的是很惬意的事情,但这毕竟是享受,如果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收益,那就需要付出很多了。
软枣子的采购渠道早就谈好了,在果子成熟前差不多一个多月,我就给老家的一个农户打了电话。老家那边本来也就一个大的软枣子基地的,但是一直找不到联系的途径,到最后也就没有合作成。
软枣子快要成熟的时候,所联系的农户给我们打电话问是否要货,弟弟正好在老家,就过去看了看,然后开始拿货。对方也比较讲究,给我们按照大客户的价格,其实我们当时每天拉的货很少,一次也就一二百斤,但是比较畅销,每隔一天回去拉一次,到最后算下来,一个月也是可以采购一吨多货的,毕竟当时我们只有早市一个摊位一个渠道,况且我们也不是专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种。
我们当时做农产品的定位,就是做好产品,做多样性,后来我们也是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往下走的,因为这样做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保证有利润。
一边做农产品,一边做汽修,互不相干的两个行业出现在一个店里,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一边保养车辆,一边还可以顺便买一些农产品,不知道是什么感受,但却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其实也就是异业联盟的雏形,趁着年轻,还是可以好好折腾一下的。
有一次,汽修店的一个老客户想要一只老母鸡,我们犯愁了,去哪买?怎么运输?其实也简单,在老家买只鸡给她带回去就是了。弟弟正好见到卖软枣子的农户家有溜达的母鸡,就跟对方说买一只,对方还有些奇怪,因为我们在当地什么都买,样数很杂,跟其他到农村收货的人不同,但是也对我们的方式感兴趣,后来的合作也就越来越顺了,这一年,如果折算下来,我们在对方采购了差不多斤的软枣子,算是大户了,当然,还有一只鸡。
乡村振兴,靠的是农民自己,也靠着外部把新的理念带进去,这一点,并不是想得那么容易,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做什么事情,最怕跟风,尤其是没有带头人的跟风,这一点,在农村却是很常见的。尽管我们在农村可以看到很多的合作社,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有短板,那就是没有定价权,虽然产品是有了,质量也不错,但却是不一定能够卖上价钱。有些脑瓜灵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中途退出的,而有的会一直在坚持,甚至可以说苟延残喘,逐年走上坡路的不多,下坡路的比比皆是。
比如老家种蘑菇,就是一窝蜂,到处都是蘑菇棚,每年的产量很大,据说有几百万斤甚至更多,但市场大多被垄断,农户获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其实这就是商机,机关我们不能够像救世主一样给当地人带去更多收入,但是我们却可以让他们可以随时拿自己家各种各样的产品换钱。
能够集中这一切的,就是农村的早市,逛早市,还是很有乐趣的,尤其是偏远农村的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