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乡村药商

作者:京西湖畔 | 分类:其他 | 字数:27.6万

第82章 饮片厂

书名:乡村药商 作者:京西湖畔 字数:2283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1:43

天明的饮片厂开工建设了。

他想在一年内完工。

一边盖厂房,一边正常干种植和加工的业务,这些都不能停。

经过考察,天明最终确定了建设方案,计划投资三百万元,生产近百个品种的饮片。

前期各项工作推进的顺利,父亲和二叔两边干活,前几年就受了不少累,这一年累受的就更多了。他们知道建饮片厂能挣更多的钱,所以干得也都很起劲。

这是县里第一家饮片厂,除了选址的位置太偏僻,其他什么都挺好。天明这个时候学会低调了,各项工作都进行的悄无声息,他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以前经历的事情已经有教训了。

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老家的招商引资做得都挺好的,引入了好几个大的企业,有做罐头的,有养鸡的,做得都很大,投资都在五百万以上,天明看着很是羡慕。

三四月份的时候,收了一茬药材,天明又收入了六十多万,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十月一国庆节的时候,厂房开始收尾了。

工程质量天明很满意,前后建设费用花掉了一百多万,手里的基本上又要花空了,感觉钱太不禁花了。

还好秋季这茬药材卖了以后,又回笼资金二百多万,全年下来,赚了四百多万,这是天明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设备投入也是大头,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百八十万,都是不小的投入。

硬件条件都具备了,天明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配齐了相关软件的内容,忙活到十二月份,就等着验收了。

天明活干得细心,一次性通过的,就等着开工剪彩开始干了。

“哥,饮片厂通过验收了,过几天就能下来手续,咱们就可以生产了。”天明去县里办事,顺便打算去李老那看看,他也好久没去了。

“挺好的,总算又了了一块心病。这个市场跑得怎么样了?”天光还是担心饮片销路的问题。

“我跟好几个制药厂都联系了,供应他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生产余量,咱们再投几个标,估计销售还是不成问题的。”天明在药材初加工的时候,就一直留意跟药厂合作的事情,还是做了很多功课的。

天光感觉天明现在办事要比以前周全多了:“那就好,销路是最关键的。你打算雇佣多少职工?”

“我算了一下,至少得雇三十人。关于这件事我还愁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个月光工资就得小二十万,一年下来,人工成本就得小三百万。”

“这属实不少,尽量压缩一些,前期进展不一定那么顺利,这可都是成本,会吃掉不少利润的。”天光一直都是精打细算,他非常重视利润,这也是做生意的根本。

“既然已经做起来了,那就先干再说吧。”天明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厂房也盖了,设备也采购了,手续齐备,没有退路了。

“一定要控制好成本,否则又会是一个大坑。看着饮片厂利润高,这里面肯定也是有不少心酸的。如果推进的不顺利,要及时联系我,我好给你想办法。”天光作了最坏的打算,这个时候,必须是谨慎的。

天明笑着说:“怎么想得那么悲观呢,我这还没开始干,我怎么觉得像是要倒闭了似的。”

上午十点左右,天明到了李老家楼下。

他在来之前就给李老打了电话,约了具体的时间。

天明按了门铃,李老缓缓地给他开了门,回身就往屋里走了。天明感觉李老的起色不对,整个人的状态都是不好的。

“李老,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天明把从家里带来的水果蔬菜给放到厨房里,回头坐到了沙发上看着李老问。

“来就来呗,你还带这么多吃的干嘛,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李老有气无力给天明拿了一瓶矿泉水,也坐到沙发上,看着喘气都是费劲的。

“都是家里产的,我妈让我给您多带一些,这个没有农药,很有味道的。”这几年,天明种的水果和蔬菜越来越多,他都是按照天光的要求做得,钱都是天光出,“李老,您是不是生病了?”

“前几天检查,说我的胃出问题了,胃癌早期,需要手术。虽然我也是大夫,但是听到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能接受的。”天明看得出来,李老对手术挺排斥的。

“我姥爷当年得的也是胃癌,他那时候是晚期,手术后恢复的还挺好呢,您这肯定没问题的。”天明想着让李老宽心些,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把姥爷的事情说出来了,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合适,可已经不好收了。

“我是医生出身还能不知道,愿怎么样怎么样吧。”

天明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就起身告辞了,那种情况实在是太压抑,他能够体会到老爷子心中的不情愿,那种感觉很不好受的。

回家的路上,天明一直在想:李老的儿子听说是大官,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官当得再高有什么用,老爷子孤苦伶仃一个人,从来没有见到陪伴过,这样又怎么算是孝子呢。

天明同情李老,他从见第一面就没有断了联系,觉得老人家人很好,就是挺可怜的。

按理说,老人家吃穿不愁,生活条件不错,理应安享晚年,可现在却还是这样让人感觉心酸,太不容易了。

相比来说,天明父母都在身边,该尽的孝也算是尽到了。

父母被迫搬家的那几年,受天明拖累,生活过得是特别累的,这几年渐渐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得应该就是这种情况吧。

李老的情况让天明想到了三爷,李老一辈子在体制内,三爷当了一辈子农民,最终的人生结局却是一样的。

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天明特意到三爷家里站了一脚。

平时在天明家帮着干活,晚上回自己家住,这几年跟着天明赚了不少,每天好吃好喝生活舒服着呢。

“天明来啦,快进屋,咱爷俩喝两口。”三爷把天明往屋里拽。

“三爷,弄啥好吃的了?”天明看着炕桌上一盘烧鸡和一盘猪耳朵,笑着说:“您老人家这伙食可以啊,今天晚上我可不能走了,得蹭一顿。”

“看你说的,快拖鞋上炕,冷了吧,今天晚上就在我这待着吧。”

天明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在三爷这不回去了。两家也就二里多地,他在这父母不担心。

屋子里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爷俩喝出感觉了。

天明喜欢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