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作者:子虚笑乌有 | 分类:历史 | 字数:205.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章 假戏真做,徐晃投效
刘擎明知故问道:“本初不是北渡而去了?何故言救?”
高干一脸懊丧,将前线战事粗略说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袁军之中,因为战斗连番失利,加上粮草将断的传言,弄得人心惶惶,已无战意。
对战樊稠与白波军,也就蒋奇所部杀得有来有回,不少营部都是直接溃败。
袁本初要谋士有谋士,要勇将有勇将,要兵有兵,要粮有粮,不说多么豪华的牌,但至少不烂,能打成这样,难道这就是袁本初的传统艺技?
令人唏嘘,入河内时,气势汹汹,剑指雒阳,如今却落得个一战即溃的下场。
“竟有此事!”刘擎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还请渤海王施以援手!”高干再劝道。
看着眼前一脸诚挚的高干,心中直摇头,该谈交易的时候,却在攀感情,看着他年长自己几岁,却好似还未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刘擎有仁德之名不假,广施恩惠也不假,但那是对大汉子民,对穷苦百姓的,给袁氏做慈善?不说别人,怕是刘宏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见刘擎不说话,高干连忙示意身后的长者开口。
刘擎还不知道他是谁呢。
“主公,此为冀州刺史贾琮。”郭嘉轻声在刘擎耳边一语。
哦!就是那个很会为自己打造人设的冀州刺史!
好似一整场河内之战,都没有他的声音,不过刘擎听厉温说过,厉温献策时,袁绍曾向他征求意见,他投了赞成票,说起来,算对刘擎之计有所助益。
如今又充当说客,刘擎很想听听他怎么说。
贾琮悠悠上前,对刘擎拱手一礼:“老朽见过渤海王。”
“贾使君,也是来做说客的?”刘擎抢占先机,直接将其意图说了出来。
贾琮放下双手,轻轻的在衣摆上拂过,有意无意的展露那悬在腰间的印绶。
“大王仁义之名,冀州之民无不知晓,大王既知晓本官来意,还望对袁盟主施以援手。”贾琮道。
说话倒是客客气气的,还有些不卑不亢,可是……大爷你是来求人的吧!
碰那印绶是怎么回事啊?铜纽印很了不起吗?我有个银质太守印,还有个金质王侯印,难道还要看你铜印的脸色吗?
其实这种社交风格在此时很典型,士人们都在玩圈子,认出身,认官印,但刘擎不喜如此。
最终,刘擎还是看向厉温,示意他来说。
厉温回了眼刘擎,又在刘擎身旁的张辽身上,停留了几息。
“大王,袁盟主战败落难,望大王施以援手,袁盟主愿以粮草相报。”
“多少?”
厉温望向高干,只见他在不停的使眼色。
“老规矩,二十万石。”
高干闻言紧紧闭上了眼睛,好似厉温的话刺痛了他的心,身为袁绍亲信,他此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减少一点支出,甚至跟刘擎打起了感情牌,没想到厉温开口便将最高价报了出来。
刘擎一笑:“成交!”
厉温拱拱手,再望了望众人,示意他们事已完成,可以走了。
“还望渤海王速速出兵。”临走前,厉温提醒道。
当着他的面,刘擎直接对典韦道:“典韦,禁卫集结!”
厉温放心的离去了,路上,贾琮不解的问:“厉府君,为何不徐徐增粮,而是一口气将许诺粮草提升至二十万石?”
厉温双手执马缰,牢牢的将之抓住,他目视前方,问也没回头,便道:“贾使君,袁盟主的命重要,还是粮草重要呢?”
贾琮与高干品了品这句话,不等他们开口,厉温再道:“盟主与渤海王已经有过一次交易,而这一次,盟主的处境更加危急,形式更为严峻,这一回的酬劳,又岂会比上一回低?渤海王不待价而沽,同意二十万石粮草,已显得他出事公义了!”
两人点点头,认可了厉温的话,此刻的刘擎,确实有待价而沽的筹码。
不等贾琮说点什么,后方突然传来密集而沉闷的马蹄声,三人同时回首,只见一彪兵马自李城快速疾出,很快,与其三人交错而过。
“兵贵神速,渤海王用兵,就是如此,难怪能无往不利!”厉温又夸了一句,好似在用这句话,堵两人的嘴。
看看渤海王,我们做说客的还没回去复命,渤海王已经完成救援了!
此时,袁绍带着颜良,领着一军往李城方向靠拢,其后,是紧追不舍的徐晃军,樊稠与杨奉,依然在和蒋奇文丑阵战,不过袁军已有落败迹象,坚持不了多久,这便是袁绍决定撤离与派厉温三人前去求援的原因。
张宁派徐晃追击,也另有深意,一是遂了渤海王的愿,二也是遂了渤海王的愿。
袁绍骑马四平八稳,还能探身往后看,他瞧见己方队伍之后,正追着一军,为首将领手持一柄开山大斧,那便是军中传得神乎其神的白波大斧将军。
“为何厉温还未回来!”袁绍急问。
“主公莫慌,万一追上,我自挡之!”颜良回道。
第四十章 假戏真做,徐晃投效
“各军已散,能否聚于李城,犹未可知,悔不听元图之言!”
逢纪听了这话,心中五味杂陈,他曾提出过一条更为激进干脆的撤退路线,就是直接自五社津渡河水,直接从后方夹击虎牢。
“事到如今,主公还是先想自保,待安然回到陈留,再作良图!”逢纪道。
“只好如此了!”袁绍无奈道。
“主公快看!前方有兵马来!”有人提醒道。
袁绍眯着眼睛一眺,果然如人所说,有兵马来,而且从旗帜上看,能看出渤海王与刘擎的旗帜。
厉温未归,渤海王却到了!
袁绍心头忽然有些动容:渤海王行事虽跋扈了些,目中无人了些,但行事如此干脆利落,真有往昔冠军侯风范。
“本初!”
远远的,刘擎便热情的呼唤,就像呼唤自己的绵羊。
很快,两军便碰头了。
“大王愿施以援手,绍感激不尽!”袁绍连胜道谢。
先别忙着说谢,粮草的事要先谈妥!
于是刘擎道:“不瞒本初,听闻白波军士气高涨,又有大将坐镇,我本不愿与之硬碰,无奈军中过于缺少粮草,如今又多了这么多黑山军要吃饭,本王实在是为粮草之事而发愁,恰巧袁盟主愿意慨康解囊,我便再铤而走险,助袁盟主一回!”
听着粮草二字,袁绍脸上的笑意退却了些,即便袁氏再豪横,拿出二十万石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但若是翻一倍四十万石,即便是袁绍,也要觉得肉疼了。
四十万石,已经足够打一场小规模战争了。
肉疼归肉疼,但这个时候还舍不得割肉,那就得要命了。
“大王放心,粮草定当如数奉上。”袁绍道。
刘擎一挥手,身后班明骑马走出,奉上一只木盒,来到袁绍跟前打开,是一封文书,还十分贴心的配上了笔砚。
“本初,老规矩。”刘擎笑道。
袁绍伸手执笔,在班明摊开的文书上留下署名,脸上的笑意,已全然被无奈取代。
班明收回文书,给刘擎过目,没有问题后,刘擎再命他收起。
赵云的枪术,恰好以连绵的攻击与精妙枪招见长。
刘擎当即行动,跑动起来,战马金戈似乎感受到刘擎的意图一般,快速的移动。
刘擎勐然出击,槊锋前刺,“呼呼”作响,徐晃见攻击袭来,随意一挥战斧,伴随一声轻鸣,将攻击泄去,正当他准备换手之计,刘擎的第二击,已至面前。
“好快的出击!”徐晃一惊,连忙双手持斧,欲行格挡。
然而,巨力使出,却挡了个空,徐晃心道不好,“是虚招!”
下一瞬息,刘擎的槊锋,已从一个几乎不可能格挡角度刺来,他的左后方,而徐晃的招式,依然停留在格挡。
原来,刘擎的战马,一直在攻击中运动,寻找防御死角,相比而言,徐晃的战马,如同一块木桩一般杵在原地。
再度回斧格挡已然不可能,徐晃一咬牙,右手一松,变为左手单持斧,勐的挥出,他固然不能防守,但依然可以进攻,他或许能受得住一击,但对方呢?
望着徐晃搏命式的攻击,刘擎始料未及,这家伙,入戏太深了吧!
对面徐晃搏命,刘擎却并非放弃攻击,同样的,他以左手持槊,腾出了右手……
战场之上再度响起一声清亮的金鸣,观战众人,皆只听其声,甚至不知道发生什么。
典韦与颜良,更是看得眼睛火热,只有他们这种善战之人,方能看清两人过招狠辣,又快又狠。
然而激烈的战斗戛然而止。
徐晃怔怔的望着落在地上的那半截斧头,留在自己手中的,竟然只剩一根铁杆。
而眼前的渤海王,正在他的侧翼,左手持槊,顶在他的腰间,徐晃丝毫不怀疑,近一尺长槊锋,能将他扎个贯穿,而渤海王的右手,此刻正拿着一柄赤红色的大宝剑。
刚刚要紧关头,渤海王正是执此剑,一剑削去了大斧前段。
徐晃此时心服口服,渤海王在他心中,既地位尊崇、气宇轩昂、威风凛凛之外,又多了一条武艺超群。
徐晃不由分说,一跃下马,直接当着三军之面,对刘擎行了跪拜之礼,以呼嚎之声,使旁观者都能听见的声音道:
“渤海王神威,徐晃心服口服,愿肝脑涂地,追随渤海王!”
徐晃的声音,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见了。
众人面上的表情,可谓五花八门,轻喜,错愕,震惊……等等。
袁绍似乎还未从刚才的惊险中回过神来,然后……徐晃怎么跪了?
……
(PS:求推荐票,月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