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天骄
作者:沈不渡 | 分类:历史 | 字数:57.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四十一章 贼蜂起
“杨将军,起义军怕是败了。”
杨忠整理着甲胄,不甚在意地说道:“梁军又不蠢,怎么可能径直往口袋里钻。”
顿了顿,后半句话“既然埋伏失败,起义军自然也就败了”,他没说,因为觉得没必要。
这种事情当初黄四排斥他的部队参与埋伏时,便已经可以预料到了。
杨忠在南梁的军队里待过,南朝的军队数量虽然比北朝少,但双方的质量差距却并不大。
事实上,在晋朝衣冠南渡以后,刘宋、萧齐、萧梁这几朝,在战绩上一直是与北朝有来有回。
南朝既有淝水之战、钟离之战这等大胜,也有元嘉北伐的大败,双方互相奈何不得对方数百年,本来就已经证明了双方的军事实力是差距不大的。
南朝多私兵部曲,步卒锐旅之坚韧,不逊北地健儿,以杨忠看来,就凭这些农民军的装备和素质,根本不可能在正面对抗中打败梁军。
若是不能胜,撤军更是妄想,一旦撤军,必然会演变成大规模的溃败。
其中道理就不需要多说了,连正规军旅在撤退时,都很难保证断后部队交替掩护、依次后撤,农民军更是打仗全是一窝蜂战术,冲上去一窝蜂冲上去,退下来也是乱哄哄地一窝蜂退下来。
“走,跟本将去看看。”
整理好甲胄,杨忠挎着刀出了营垒,虽然只有二百人,但西魏精兵还是严格依照军律不折不扣地修建了一座有墙有沟的营盘。
山路难行,此来蜀地多是步卒,唯有杨忠的卫队有十余匹战马,杨忠就带着这十余人疾驰了四五里的地界,来到了山谷另一端的不远处。
栓好马登上一个小山的山顶,呈现在杨忠眼底的,是一副兵败如山倒的样子。
扒拉着繁密的树枝缝隙,杨忠眼看着不远处山谷下,大群绿色衣甲的农民军被身穿紫色甲胄的梁军前后夹击,堵进了山谷中动弹不得,真可称得上是“进退维谷”四个字。
接着不甚招展的旗帜,杨忠辨认出了前后的梁军主将,在靠近杨忠这一侧的,约摸七八百人,主将打“樊”字大旗,应该是樊文炽。
而前头堵着山谷口,驱赶着农民军的,远远望去实在是看不清旗帜的字样,不过按照排除法,定然是陈文绪了。
“两千兵,这边七八百,那边一千二三,这边还没弓手。”
观察了片刻战局,杨忠喃喃自语道。
只是须臾,杨忠便分析清楚,自己率领的二百步卒距离此地不到五里,全速行军两刻便可赶到。
战机稍纵即逝,虽然现在农民军被两面夹击狼狈不堪,但反过来想,被堵在山谷动弹不得的农民军,也没有什么再退缩的空间了,同时当面的樊文炽这八百兵也面临着难以掉头的问题。
按照正常的战争步骤,农民军还会再反抗一阵子,直到确认无法抵抗也没有援军,才会放下武器跪地请降。
现在自己要抓住的,就是这稍纵即逝的战机。
杨忠点了两名亲卫,把腰间金牌摘下来递给其中的伍长,决然道:“你俩回去调兵,其余人上马拖曳树枝,随本将鼓噪声势,山谷狭窄,敌军难以辨别,定然会放缓攻势。”
“喏!”
两名亲卫捶胸领命,也不多做言语,拿着金牌便前去调兵。
杨忠跟着下了山,剩下的十余名亲卫并未下马,而是在原地等着他,杨忠嘱咐道:“砍些树枝拴在马尾上,务必要鼓噪起声势来。”
亲卫会意,不多时,十余骑便在山间小路上奔驰了起来。
“将军,快看!”
梁军阵中,樊文炽本在持刀督战,身边的卫兵却忍不住提醒他道。
“嗯?”
樊文炽转身,却惊讶地发现,身后烟尘四起,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袭来。
整个山谷后的小路,都弥漫着飞扬起来的尘土,隐隐约约间让人不禁感到疑惑和恐惧。
“莫非是贼军的疑兵之计?”
此番招数,并不是什么没听说过的伎俩,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可这么大的动静,不仅是梁军看见了,就连被围在山谷里的农民军都看见了。
黄四脑子活络,顿时联想到可能是魏军援兵将至,顿时大喝道:“魏军攻来了!”
黄四的心腹在愣了愣神后,也齐刷刷地喊着:“魏军攻来了!”
这五个字在山谷中回荡不休,梁军顿时被夺了心神,魏军尚在汉中,如何过得来?莫非是神兵天降不成?
“无需惊慌!不过是贼军虚张声势罢了!”
就在樊文炽厉声大吼,试图稳定军心之时,打脸的一幕却出现了。
烟尘中十余骑突驰而出,身着红黑色魏军甲胄的为首一员大将喝道:“尔等已无退路,若不投降,待大军至,必死无葬身之地!”
说罢,摘下马弓,张弓搭箭直取樊文炽。
樊文炽狼狈扭身,钻进亲卫的保护圈中,方才避开了杨忠的冷箭,再一回首,哪还有魏军骑兵的影子。
烟尘并未散去,可在山谷另一侧的梁军心里不由得变得沉甸甸的,魏军后续部队有多少人他们并不清楚,可现在被山谷中的农民军阻隔,樊文炽部的梁军不能与友军汇合,难免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心神动摇的梁军,攻势变得不那么犀利了,而知道援军将至的农民军,却士气大振,甚至开始了反击。
反击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但一来一回,双方的士气截然不同。
随着杨忠所部的步卒从烟尘中出现,堵住了樊文炽部的退路,这场小规模的战斗彻底失去了悬念,樊文炽部梁军首尾难顾,又后退不得,被数倍于己的农民军蜂拥击溃。
樊文炽被杨忠所部士卒阵斩,陈文绪收拢自己的部队,结阵缓缓撤退,农民军也并未追击。
梁军对于农民军的第一次进剿彻底宣告失败,这也意味着,从正式战争中获得了锻炼和成长的农民军,将更加难以剿灭。
更不好的消息是,由于黄四的起义军没有被镇压下去,梁国的蜀地在不久以后,各郡叛乱蜂起如同烈火燎原一般再也无法遏制。
难以维持生计的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豪强,都加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叛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