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中兴之主

作者:东风烟雨 | 分类:历史 | 字数:72.8万

第一百四十二章 由余的谋划

书名:春秋:中兴之主 作者:东风烟雨 字数:2377 更新时间:2024-11-16 18:56:40

第145章 由余的谋划

自从秦伯任好死后,谥号为穆,是为秦穆公。

新任秦伯罃是穆公的儿子,因是晋文公的外甥,对晋国也多有偏袒。

秦穆公将国家的大权在临死之前都交给了由余,他信任这个从戎地来的外卿,因为他在由余的眼中看到了纯粹。

那种纯粹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纯粹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决心。

这种纯粹是老秦人所不能有的,虽然他们有着为国效忠的忠心,可却没有那种意气,所以秦穆公选择了他。

由余也没有辜负秦穆公的信任,在这个国家施展他的才能,穆公在时不到几年内就把西戎都打了一遍,让他们都对秦国臣服。

不过由余还是觉得他对不起秦穆公的栽培,他才跟了不到几年穆公就离他而去。

穆公生前就以东进作为目标,由余也想为此而奋斗,以报穆公对他长久以来的信任。

秦国受地理因素的限制,东进战胜晋国是不太可能的。

虽说西戎也已经平定了,可内部矛盾还是存在,要是不看好的话又会生出动乱,要小心防范。

再加上南有楚国也在虎视眈眈,不能够从中脱离肆意扩张。

由余想要做大秦国,只是条件不允许。

可他并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

他另外还有谋划。

既然打不过,他何不从晋楚的内部着手?

要知道由余他也是被穆公离间才来到秦国的,离间之计可谓是屡试不爽。

由余:我秦国打不过你们还不能让你们自己起哄吗?

楚国有着暴虐的楚王商臣,只要散布谣言,再向楚国的大臣各自行贿,要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自己乱起来。

商臣是个有想法的人,只可惜这样的人没有智慧,做不了大事。他有着许多不足之处,只要将其挑起,就会引发楚人的不满。而楚国人心不齐,就算无法将其打败,也能够损耗他的国力。

至于晋国,穆公在时就收留了晋侯之弟公子雍,由余想要借此发挥。

晋文公死前,怕其他的儿子们窥觊国君之位而相互斗争,就先后将这些公子送去了他国。

晋文公有六个儿子。

大儿子和次子是季隗所生,没有能力且身份低贱(主要是母亲身后无势力,就算培养成国君也容易成为大臣的傀儡),所以不受宠爱,而后为了让这两人有安乐之地,文公将他们送到了狄国。

欢是第三个儿子,做了国君。

雍是四子,因为像他而对其宠爱,被送去了秦国。

乐是五子,送去了陈国。

黑臀是六子,和姬昱进行交换而送去了周室。

公子雍在秦国也为秦做事,只是不得重用,由余借着这个机会将他提拔作为秦国的大夫,赐予了美玉和秦女,尽心拉拢这个晋人。

由余作为一个合格的上卿,在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情报网,他在之前用重金从晋国太医的口信中得知了晋侯欢身体有恙,有着常年积累下的疾病。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可晋侯身体不好是一个事实。

所以任用了雍,并且斥重金向晋国传播他的德行。

他期望晋侯能够在近年来死去,这样雍就有着继位的希望。

欢不算年长,只有一个儿子,现在也才两岁,这样的幼子是不能继承国家的。而雍又有贤名,怎么看都是最好的人选。

若是晋国有变,那一直给雍提供帮助的秦国可在其中得利。

针对楚国,在于让他们国内生乱;针对晋国,在于向他们表示友好进行欺瞒,要是真有用得到公子雍的地方,那秦国也能从中套取利益,秦国给予了雍丰厚的待遇,套现几座城池应当不是问题。

想到就做,由余马上安排,让手下在楚国散布商臣无道的流言,顺便买通楚国的官吏,让楚国的老氏族和商臣闹出矛盾。

对于处理晋国的事务,由余还觉得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又想到了埋下一颗暗棋。

他的孙子由路年纪尚幼,虽懂得字义,可是不懂做人的道理。

而晋国有着一位以贤德着称的王孙昱。

如若请求姬昱作为由路的夫子,这不是正好用于探听晋国情况吗?

由余修书一封,差使人送于晋国。

“王孙,您是天子之孙,有着天生享有神灵庇护之权。我是由余,先祖也曾为周室,因先祖不臣流落戎地;我的血脉虽沾上了不洁,可心中对大周的神圣日益不能消退,不敢有重入周室之想,只愿身以侍奉周礼。

我听闻了您的美名,更是无时无刻都想要见到您,只可惜政务繁忙,无缘相见。我有一孙,名为由路,年纪小就对周礼有着无限的向往。我请求您能任作由路的夫子,传授周礼,以全我祖孙之心愿。”

姬昱是武王的十八世孙,而由路也是武王的十八世孙,虽说辈分相同,可由余相信姬昱不会拒绝他。

有着之前子车氏三子的试探,由余知道姬昱是一个实诚君子,也没有让送信者带一些珍宝,而是带了一些秦国的羊皮卷和一些记载神学的竹简。

对于读书人来说,书简的价值要远超钱财。

也并不是只有由余一人想要将自己的孙子送到晋国学习。

许多贵族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他们看姬昱不争权力,又以仁义着名,都想要将自家的子嗣送过去当做弟子,不光想要捞个名,更想因此交好。

赵盾就表示过:等我将来有了儿子,一定要拜王孙为夫子。

再加上姬昱此次印刷《寓言》没有限制,各国之间都有流传。

许多读书人都听闻了他的名声。

他们发现姬昱不招收门客,纷纷找寻能够留在姬昱身边的方法。

有人说,要是能够拜姬昱为夫子就好了。

有人反驳:“王孙昱的年龄比我们都要小,如果拜这样年纪小的人为夫子,那算是恪守人世运行的道理吗?

老师之所以叫老师,是因为能做老师的都是年老的,夫子更是对老师的尊称。

要是我们这样三十岁的人都对十三岁的人屈尊,虽说王孙有着尊贵的身份,可是周礼的年龄等级是不能违背的。”

他们不断的议论这个话题,可是没想到姬昱在不久之后就作《师说》。

其中有内容表明其观点。

“师者无先,生乎吾前;其闻道固为吾先,虽未有吾能者,吾从而师之。

师者无后,生乎吾后;其闻道先于吾者,吾亦从而师之。

师者无一,生乎自然;其道固在,不为物变。人之学于自然,明天地,万物为师。”

《师说》一出,就有一群信奉姬昱道理的读书人和士推脱了身边的大小事务,都想要去王孙昱所在的上河邑拜见他,一睹其貌。

更新每日必有两更,节假日三更。